

养老金入市
作者:谢九中国的养老金体系目前主要面对两大难题:一是养老金缺口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扣除财政补贴,2015年的养老金缺口可能会超过3000亿元;二是养老金的收益率过低,过去10年的收益率低于2%,基本上跑输通胀,使得巨额的养老金处于长期贬值状态。对于养老金的缺口压力,目前一些省市主要试点通过国有资本划转等方式来予以弥补,而养老金收益过低的问题,则考虑通过养老金入市来予以解决,某种意义上来看,如果养老金能够实现不错的收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养老金的缺口压力。
如果不考虑商业保险,我国的养老金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基本养老保险、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养老金体系的重中之重,后两者可以视为有益补充。出于安全的考虑,基本养老保险金只能购买银行存款和国债,因此收益率极低,而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比较宽广,收益率远高于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社保基金从成立以来的年均收益达到8.38%,企业年金的年均收益达到7.87%,而基本养老金的收益率不足2%。
在我国养老金缺口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如果存量养老金还持续贬值,我国的养老金体系无疑面临双重打击,尤其是目前中国经济处于降息周期,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1.75%,如果养老金继续以银行存款的方式存在,收益率将会更加微薄。因此,增加养老金的投资渠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养老金的收益率已是当务之急,如果养老金投资运作得当,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解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的结余为3.5万亿元,扣除当期支付以及支付准备金等之外,能够投资的额度大概为2万亿元,如果能够实现8%的年化收益,意味着1600亿元的收益,而2015年我国的养老金缺口大概为3000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养老金的投资收益能够解决一半的缺口。
养老金入市的初衷虽好,但实际执行起来也面临很多障碍。首先是地方政府有没有积极性将养老金上交。目前我国养老金没有实行全国统筹,基本养老金结余主要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有的在省一级,有的在市县一级,而国务院发布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养老金投资要“委托给国务院授权的机构进行投资运营”,目前基本确定是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来操盘。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可能并不愿意放弃养老金这样一块肥肉,因为养老金在地方政府手中收益虽低,但是可以有很多其他用途,按照以往的社保资金审计报告,地方政府挪用养老金屡屡发生,或是在财政吃紧时用养老金暂时垫付,或是干脆挪用作为政府部门经费。如果将养老金交给中央统一管理,意味着地方政府少了一大块可以支配的资金。地方政府如何心甘情愿上交养老金,可能是养老金入市的第一个挑战。从这个角度来看,养老金入市虽然在政策层面已经获批,但是并不意味着大规模的养老金就会马上进入股市,从地方政府逐渐归集到最终真正入市,预计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
不过,由于每个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和养老金结余等各有不同,对于养老金入市的态度也不会完全相同,有些地方政府可能不会太积极,但也有些地方政府会勇于尝试,比如养老金结余较多的广东省,就将部分养老金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按照社保基金理事会去年年报披露的数据,广东委托资金1000亿元,累计投资收益173.36亿元,扣除按合同约定返还首个委托期应得收益117.78亿元后,首个委托期满至2014年末的投资收益55.58亿元。
养老金入市的最大挑战,还在于如何平衡安全和收益。作为民众的养命钱,养老金的安全性绝对是第一位,在最大化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获取适度收益,使得养老金保值增值,是养老金入市的基本目标。但是,风险和收益永远是相伴相随,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就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所以,养老金在入市寻求更高回报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在市场的风险之中。
也正是出于安全考虑,养老金的投资比例高度多元化,而且大部分还是投资于安全资产,风险资产被限制在一定的比例之下,所以,此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虽然被外界简化为养老金入市,但事实上养老金并不会全部进入股市,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重不超过30%。《办法》中规定:“养老金投资的基本原则是按照投资品种的风险程度匹配不同的投资比例,投资银行活期存款,一年期以内(含一年)的定期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剩余期限在一年期以内(含一年)的国债,债券回购,货币型养老金产品,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合计不得低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5%;投资一年期以上的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同业存单,剩余期限在一年期以上的国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债券,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地方政府债券,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固定收益型养老金产品,混合型养老金产品,债券基金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135%;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投资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股权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20%;养老基金资产参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交易,只能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另外,基本养老基金仅限于境内投资,这和目前的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略有不同,后者约有9%是境外投资资产。
养老金入市一度被视为股市的重大利好,但当8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之后,市场并未将该消息视为利好,如果按照2万亿元的养老金规模来看,其中不超过30%投资股市,其实也就不过6000亿元的资金量。证金公司超过万亿元的资金规模,也无法挽救股市的下滑,养老金显然更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拯救A股市场。
真正对养老金安全构成挑战的,可能还在于A股市场暴涨暴跌的特性。应该承认,A股市场尽管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但还是一个并不成熟的市场,无论从监管者还是市场参与者,都还处于成长学习阶段,尤其是6月份以来的股灾,将A股市场的不成熟暴露无遗,这种不成熟可能会对养老金的安全构成威胁。从监管者的角度来看,在股灾爆发后以非常规手段强力干预市场,随着近期股市迎来第二轮暴跌,救市已经变得骑虎难下。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中国股市也多以投机者居多,注定了市场必然暴涨暴跌,难以为养老金入市提供一个安全的投资环境。
此次养老金入市,如果按照理想化的模式,将会逐渐提高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的比例,进而提高中国股市的稳定性,就比如美国股市以养老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市场的稳定性。但事实上,这种理想化的模式在A股市场可能难以复制,因为中国股市即使机构投资比例再高,对于股市的稳定性也无半点益处,从投资风格来看,中国的机构投资者比散户更具投机性,在创业板上的集体抱团、对于题材股的热衷、甚至在本次救市中对于垃圾股的追捧,中国很多机构投资者的表现比散户更加散户。养老金入市的大门虽然已经打开,但是投资的脚步还不宜迈得太大。 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养老金经济增加养老金股市投资社保基金养老金入市广东养老金入市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