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城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深圳  付涵

听说又要开始“创城”了,婷婷心情变得异常沉重。所谓“创城”是指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城市,创上了自然是城市光荣、领导欢喜。至于城市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文明,怎么个文明,如何才能变得文明,这当然没必要关心。为什么呢?简单,根据她毕业三年的经验总结,凡事想不明白了就往钱上想,往政绩上想。

婷婷是S市的社区工作者,算是基层中的基层,从开始创城迎检到现在已经两个月没有消停了,所有周末全部取消。早上7点就要戴上“文明引导员”、“志愿者”的红绶带在主要街路站岗,迎接巡视员不定时的检查。发现有乞讨人员、流浪老人就上报指挥中心,立刻“肃清”。到了8点上班的时间,匆忙吃一口早饭,回到社区开始制作创城档案。上边的要求很严格,社区必须要有包括“秧歌队”、“象棋队”、“扑克队”、“志愿者小组”、“居家服务小组”、“卫生委员会”大大小小近67个活动小组,不是开玩笑,真的就是这个数字,而且每个季度每个小组都要至少活动三次,大概计算一下一年要搞近千次活动,平均每天社区就要组织两次以上的大型活动,这还只是她一个人需要做的档案,社区一共17名工作人员,除去平时有上级领导罩着的不上班的“事业编”、“公益岗”,剩下的人仅仅档案就做了三“箱”,什么叫节约用纸,什么叫低碳办公,不好意思没听说过。

这个注定繁忙的上午结束后,匆匆吃过午饭,大家接着行动起来,挨家挨户宣传S市创城的宣传手册、创城标语,婷婷都觉得自己扰民。居民们需要知晓的信息量是非常庞大的,一般的老人根本记不住,怎么办?就要记录下来老人家的住址,等老人的子女回来后再入户去宣讲,那干劲比卖保险还高。至于那些上访户等更是重点盯防的对象,其中因果自然无需细言,大家都懂的。在这个战斗的季节,什么日常工作,什么为民服务,不好意思忘记了。

到了下班的时间,当然也不能回家,12月的东北飞雪纷纷,上级领导要求沿街路面不许有雪,平安夜那天老天也好似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大雪下到很晚,婷婷和其他社区工作者们一直扫雪到24点,那心情简直……拖着疲惫的身体,自费打车回家,感觉自己越发清瘦许多,看着男友送来的苹果和巧克力,心中才有了一些温度。

这就是S市“创城”中最平凡的一幕,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中央创城检查组,检查组“暗访”人员后边跟着全市各部门的车辆。“哼,像婚礼车队。”婷婷想着。经过一番彻头彻尾的“检查”,好消息是:城终于创上了;坏消息是:中央检查组一走,又回到了老样子。 精神文明城市读者来信

上一篇: 极限与自由
下一篇: 生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