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了一回“刁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成都 文仕全
我平生很少与人红脸,但在退休后却与当官的发生了争执。2012年春,包括我在内的十多名职工从工厂退休,工厂将我们的人事档案等关系一并转到了街办及社区。社区每年的福利就是“两节”,即春节和老人节发放一点慰问金、慰问品。当年老人节社区发放的是价值40元的牛奶,我排队欲领取时,却被告知没有我的名字。问其原因,社区专干称:“按惯例,当年退休的没得。”心里不快,感到这惯例不太合理,但想到“退一步自然宽”,几盒牛奶,犯不着去较真。
到了第二年的春节,社区发放慰问金40元,我再去领,却被告知:“上面没有把你们的名字拿下来。”我对社区专干说,我们的关系已经转入社区快两年了,但你们还没有登记在册,这个事你们要尽快向上面反映反映哟。专干懒懒地说,我们再去问问吧。谁知这一问,就是半个月无消息。我急了,决定越级找街办。到了街办社计科,我向科长质询:我们这十多个人的名单卡在哪儿了,为啥社区名单上没有我们?科长见我语气很重,便说别急,我叫人查一下。一会儿工夫,一位女专干过来对我说,我们新来的一位同志疏忽,忘了将你们的名字转给社区。现在我们已经转下去了,这样,你明天上午就可以到社区去领了。
回来后,我分别通知了其他没领到钱的同事。事后有同事对我说,这年头,老实人老吃亏,幸亏老文当了一回“刁民”,不然,这福利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领到哟。我说,这也是被逼的,哪个想当“刁民”嘛,如果这些部门不改变服务作风,可能还会有人当“刁民”。没想到,一语成谶。我的同事老李,2013年6月退休,再度领略到我等的遭遇。更过分的是,与他同时段退休的8位职工当年没有领到社区的福利,第二年也没有领到,到了2015年的春节,仍然被告知:“上面没有把你们的名字拿下来。”老李对我说起这事,愤愤不平:钱虽不多,但性质不好,老子要找媒体给他们曝光,再不行就行政诉讼。我说,你先别急,还是去找街办,看他们咋说,头回我就是这样“刁”来的。听了我的劝告,老李找了两个人一起去街办。对方称:“可能是系统出了点问题。”见老李神色不对,对方又说:“我们查一下,你下星期再来一下吧。”几天后碰到老李,问起此事,老李说:“解决了,连同去年的都补了。只是创伤好了,也是个疤。还是你说得对,不‘刁’点,就触及不到这些政府部门的盲点。” 故事刁民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