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是什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辽宁凤城  邹金红

前段日子,父母在农村租了块地。耕种虽然辛苦,却也是其乐无穷。最近我时常去地里帮忙,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些问题。

门前的河沟里都是垃圾,除非上面水库放水,不然垃圾会在河边堆积到蝇虫满天。可一旦上头放水,又会带来上游的垃圾。据我观察大多是生活垃圾,塑料包装占多数。这些垃圾沉积在河底,渐渐堵塞了河道。即便是农人自行清理也只是将垃圾翻出来,顺着水流到下游去。地头也是如此,一到喷洒农药,或是除草剂的时候,便有很多农户将稀释瓶随处乱丢,路过的猫狗若是舔舐至死,没人掩埋,更没有地方处理。不是丢在山上,就是扔进河沟。这样循环往复,实在让人忧心。

一位农民大爷跟我说,并不是我们不懂环保。农民是靠地吃饭的,当然知道土地有多重要。河水那么脏,我们连洗菜都不敢呢。可哪有垃圾箱?人吃喝拉撒每天都有垃圾,不让我们往河里扔,难道让我们再把垃圾吃回去不成?我这才恍然大悟。想要环境好,要有垃圾处理的场所啊。可小村子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硬件设施。我又问了一个在城里做官的亲戚,他一本正经地说,垃圾处理要交卫生费,你不交钱,谁给你弄?城里人交各种费用,才能有那样的生活环境,农民一分钱不交,还白得国家的粮食补贴,当然不可能给他们处理垃圾。我又问,那惠农政策呢,难道没有这一项吗?这亲戚的回答是,惠农政策指的是粮食补贴,跟环保没关系。再说,这都是村里的事,村里有钱就能回收垃圾。

我回来查了下资料,发现其中有关于环保和垃圾处理的规定,但并不详细。看下来,也只是个大概,没有具体措施。或许真像我那位亲戚说的,要依据各村自己的条件来处理了。有钱就能解决问题的观念似乎大家都赞同,在一切向钱看的今天,貌似也是正常的。在任何地方,衡量一个人应得到多少服务的标准,便是依据这个人花了多少钱。但让我觉得心忧的是,农民群体受教育程度相对低,对自己应得利益的审视和监督也没有意识,往往很多事情,都是政策明摆着,却没人知道,更没人争取。

惠农政策最为著名的是粮食补贴和免收农业税。可在老百姓看来,这两项规定是为了平衡粮价,让城里人吃得起饭。说到底,并不是“惠”而只是“安抚”。若是只贯彻这两项,那么惠农究竟“惠”了谁?有关惠农政策和垃圾处理问题到底是否有关系,我实在是搞不清楚。我只是个普通教师,可若是我的学生追问我,我又该如何解释?到底什么是惠农政策,难道真的就只是粮食补贴吗?有关新农村建设是否该有垃圾处理和水道维护方面的投资?若什么都要农民自己掏钱,那“惠农”的意义又在哪里? 民生读者来信农村惠农

上一篇: 病患之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