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印度

作者:徐菁菁

巨变印度0印度北部哈里亚纳邦卡尔纳尔县的农民在稻田里劳作

今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访问印度。在新德里,她预计印度2015至2016财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7.5%。美国高盛集团预测,“莫迪时代”的印度实际GDP增速将在2016年超过中国,成为经济增长方面新的“亚洲速度”。

自去年5月纳伦德拉·莫迪当选印度总理,蹒跚的“印度象”似乎重新抖擞了精神。德里潮湿闷热的空气里弥漫着变革的味道。“印度崛起”再度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印度的国家规模和战略地位决定:中国必须关注它正在发生的变化。我们的这个邻国拥有超过12亿人口。根据2014年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报告,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中印有着长达2000公里的边境线。双方拥有12.5万平方公里争议领土。从地缘上看,印度是印度洋沿岸最为核心的国家。印度半岛伸入印度洋1600多公里。印度南部海疆即为重要的国际航道,东部领土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控扼马六甲海峡的西大门。而印度洋作为国际物流中枢,承担着全球50%的集装箱货运及70%的石油产品运输。

毫无疑问,印度是亚洲乃至全球政治和经济中的重要角色。“冷战”结束后,印度采取“东望”政策进入东南亚。怀揣大国梦想的新德里参与或组建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东亚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印三边合作、海合会等亚洲地区合作机制;与非洲联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西非经济共同体和非洲发展国际会议等都建立了联系;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印度与其他新兴大国一道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并成为20国集团峰会和“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处理与印度的关系都是中国崛起不可绕过的课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一直积极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是在过去20多年里,新德里并没有获得与其规模相匹配的国际影响力。

经济是印度大国梦的最根本制约因素。2000年,兰德公司(RAND)在一份报告中将经济因素纳入到了对亚洲战略实力平衡的计算之中。该研究认为,如果印度在2000~2015年能够持续1992~1998年的经济增长表现,那么亚洲的力量均势就将大改写。事实是,2013年,印度经济增速创下10年来的新低,陷入卢比暴跌和股市震荡危机。外界普遍认为,1991年印度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发展潜力已经耗尽。根据IMF的数据,2014年,中国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美元,而印度同期经济产值只有2万亿美元。

纳伦德拉·莫迪正在试图重振人们对印度未来的信心。他将以何种方式实现印度的大国梦?他会成功吗?过去一年是我们观察的起点。 民生国际社会巨变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