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83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做空汉能
5月20日早盘在24分钟内,汉能薄膜发电股价从7.01港元暴跌至3.88港元,跌幅达47%,市值蒸发约1300亿港元。今年2月和3月,通过沪港通买入资金高达30亿港元。虽然希望做空者众多,但却基本无法借券,始终有一股神秘力量拉动着股价从去年3月的1港元多飙升至今年3月5日最高点9.07港元。汉能在3月份被纳入富时中国50指数时,释放了一部分融券做空指令,进而有机会建立少量空头。终于,一笔225万的卖单,1分钟内将股价打到了4.5港元,击破了重要心理支撑关口,引发投资者恐慌踩踏。
2万亿融资
5月20日两市融资余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距离上次突破万亿大关只用了100个交易日,杠杆资金成为推升股市的重要力量。若以去年底的证券业净资本计算,两融余额正在逼近券商净资本的理论极值,但随着近期券商融资补充资本金活动的增加,不排除两融余额再创历史新高的可能。按国泰君安的计算,参照与A股投资者结构相似的台北股市,两融/流通市值的比例最高可到5.5%,再考虑净资本和流动性监管约束,静态计算两融规模上限为2.3万亿元。如果考虑市值因素,两融需求的上限为3.6万亿元。
神秘买家
几个月内,欧洲小国比利时一跃成为继中国和日本后的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当然,比利时并不是用自己的账户来进行购买,而是有人使用驻比利时的欧洲清算系统托管服务来购买。神秘买家2月起购买了1410亿美元美国国债。2月,日本持有美国国债数额超过了中国,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国外持有国。外界一直猜测,这位神秘买家是中国,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有一点却可以猜测: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下跌,而中国财政部形式上减持美国国债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汇储备下降的影响。
内地香港基金互认
所谓基金互认,是指内地与香港的基金产品,只要获得一方监管部门的审核,就可以在另一方的市场销售。有消息称,筹备已久的内地香港两地基金互认政策即将公布,意味着内地逾6万亿元人民币公募基金有望“出海”分销到香港市场,为国际资金进一步开启中国投资大门。而香港证监会认可基金多达2000余家,其中有一半是股票基金,这些股票基金,除了港股,还投资于海外股市。霸菱、德盛安联、摩根资产等外资基金公司早推出香港注册基金。内地投资者终于有了投资海外绩优基金的机会。
借基入市
1月以来,公募基金份额分别每月递增1275.41万份、1944.06万份、1070.98万份、6947.62万份。资金借道公募基金入场的节奏直到4月才加速。新基金的规模也表明,资金的狂热盛宴还未真正开始。根据WIND统计,从本轮牛市出现第一只百亿基金开始,新成立的基金中,累计有31只基金规模超过50亿元,而过百亿元的基金仅有4只,其中还有一只是可以投资港股的沪港深基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06至2007年的牛市中,大约有33只新发基金规模过百亿元。 汉能商业经济金融基金理财投资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