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地图
作者:曾焱一般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起始于佛罗伦萨。尽管现代学术界里对这一说法出现了争议,不过15世纪的佛罗伦萨确实占有特别的优势:1453年,随着拜占庭帝国的彻底瓦解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大批希腊语学者被迫流亡意大利,同时将他们的希腊语手稿和古希腊语文学造诣带到了此地。佛罗伦萨的富庶以及美第奇家族的人文追求使佛罗伦萨很早便成为“乱世”期间最有希望再现古希腊学园景象的城邦。不过,威尼斯与米兰等地很快也显示出各具自主特色的人文情怀,这些城邦的统治者自身的个性与修养使他们如同艺术家一样、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地图上极具影响力的一员。
罗马(Roma)
大约从1500到1525年是佛罗伦萨-罗马艺术中古典风格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教皇国庇护下庄重尊贵的罗马风格替代了佛罗伦萨那种托斯卡纳式的优雅清丽,引领文艺复兴盛期。这一时期执政的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Julius II)组建了著名的“瑞士卫队”,更成就了“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都将艺术盛期最伟大的作品留在了这里。为教皇的“瑞士卫队”设计队服的米开朗琪罗成了半个罗马人,拉斐尔则完全成了罗马人。
米兰(Milano)
莱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从根本上说是一件佛罗伦萨的作品,而它却留在了米兰公国的圣玛丽亚慈悲修道院(The Monastery of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的墙壁上。统治米兰的是以穷兵黩武著称的斯福尔扎家族(Sforza),达·芬奇曾以“军事工程师”身份自荐、最后作为画家在米兰停留十余年,这一事实本身显示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理念的未必能被现代人理解的一面。
威尼斯(Venezia)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半岛各城邦中威尼斯以富庶与独立自主著称。这也是当时半岛上唯一一个可以不经教皇认可、自行任命主教的城邦。以提香、韦罗内塞、丁托列托和卡巴乔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延续了威尼斯人的独立精神,将15世纪的意大利绘画革命推向深入。
佛罗伦萨(Firenze)
这座在著名的美第奇家族( Medici)庇护下的城市于13世纪诞生了乔托、15世纪成为早期文艺复兴的萌发之地。作为中部托斯卡纳地区(Tuscany)的中心,它是14~16世纪意大利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也几乎是所有伟大画家的出处:波提切利、韦罗基奥、莱昂纳多、米开朗琪罗……这就是“佛罗伦萨血缘”。
帕尔马(Parma)
这个北部小镇因为拥有科雷乔(Correggio,1489~1534)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占据重要一席。科雷乔是和提香同时期的画家,他处理明暗的高超技巧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画派,帕尔马主教堂里的湿壁画《圣母升天》为其不朽之作。
锡耶纳(Siena)
托斯卡纳的另一古老城市,其共和政府通常在政治上与主要的对手佛罗伦萨相对抗,并于13世纪时支持吉伯林派(Ghibellines)与佛罗伦萨的归尔甫派(Guelphs)相抗衡(这些冲突的细节曾在但丁的《神曲》中暗示),此地产生过和乔托同时代的名画家杜乔(Duccio)。
帕多瓦(Padua)
政治上隶属威尼斯,自13世纪起就是意大利北部的文化中心。在15世纪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帕多瓦画派的最杰出代表是安德烈亚·曼泰尼亚(Andrea Mantegna),他最伟大的湿壁画《圣詹姆斯在赴刑场的路上》不幸毁于“二战”轰炸。乔托最著名的湿壁画《哀悼基督》(约1305)也画在帕多瓦的一个小教堂(Chapella dell’Arena)里面。
翁布里亚(Umbria)
意大利唯一不临海也不与外国接壤的大区。这里是意大利半岛最早的定居点之一,源自古地中海东部文明的儒雅风范造就了此地的“翁布利亚画派”,该画派的文艺复兴画家们以乌尔宾诺、佩鲁斯和罗马为主要活动地以擅长构图和描绘诗意自然而独具风格。拉斐尔和他的老师佩鲁吉奥(Pietro Perugino)都出生于此。 意大利艺术名人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