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里缺什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江苏如皋 严阳

前不久,我跑了十多家我们这个县级市的乡镇一级福利院,结果发现,就物质层面来说,这些福利院能够提供的条件和服务还过得去,但如着眼于精神层面,那么存在的问题就很不小——在这些地方,我没有听到笑声,也没有看到笑容,只有木然与冷淡。

我跑过的这十多家镇一级敬老院,多为两人间,有专人照顾他们的餐饮、安全;敬老院里一般也比较宽敞、干净。但是,除去吃饭睡觉,这些老人总还有不少时间需要打发吧?他们或许文化水平有限,读报看书对他们来说有些奢侈,可电视总还是能够看懂的吧?然而,我没有在任何一家镇一级的敬老院看到电视机,即便是在市级的福利院也仅仅看到一台,这也是提供给他们的唯一一台电视。而这台电视的控制权在一位60多岁、看上去有些强势的老人手上。也就是说,只有他高兴的时候,他想看电视的时候,才会开电视。

曾经看到地方电视台播出过这样的新闻:在重阳节之类的节日,一些社会团体组织人员前往敬老院慰问演出。这样的活动,对于平时很少走出敬老院的老年人来说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不仅表明我们的社会没有忘记这个群体,同时也让他们枯燥和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些许阳光和温暖,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问题在于,能不能让他们在平时的日子里也享受到丰富的精神生活呢?

去年我到浙江参观一家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老年公寓,那里的物质条件比我们小城的所有敬老院都更好——当然,其商业化也可以说市场化运营的经营模式,也决定了一般百姓,尤其是“村民”无法享受到这样水平的服务,其起步价是每月3000元——但以我的观察,对住在这里的老年人的“精神护理”也是很不到位。在这里,我只看到了一两位老人在看报,而其他老人几乎全都傻坐着。服务人员哪里去了?为什么不能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哪怕是讲讲故事、说说笑话、一起看看电视也好呀!让老年人不只吃饱穿暖,而且能够有更多笑容、更多好心情,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去探索的。 读者来信敬老院老年人

上一篇: 特困救助
下一篇: 精神病患谁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