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簿的命运
作者:泡泡唐6岁的一年级小学生是个精力充沛的“手工爱好者”,一不留神就会做出一个自以为美不胜收实际上相当粗劣的东西。比如各种纸盒、小笔记本。特别是小笔记本,除非对“毛边本”有癖好的人,谁也不会觉得那是一个本。
关键是,这位小学生有的时候也不觉得那是一个本,而是一部书。他已经在那些毛边本上写了很多故事,比如《三根水管的故事》、《四个人的故事》、《数字227的故事》等等(他再三再四地强调,他最喜欢的课是数学课)。基本上的状况是,每页多则能写四五十字,少则写二三十字,有的时候还会配上图进行说明,那样的话,一页也许只有10个字。最长的目前为止也只能写11页,最短的,也不过两三页而已。是的,所有的故事都没有写完。
这与小东西达尼埃尔·爱赛特的哥哥雅克多么相像啊。只不过雅克用的是红色封面的练习簿,他要写的不是故事而是一首名为《宗教!宗教!》的12节诗歌。可怜的雅克,为了写这首诗,相当爱哭的他甚至都不哭了。可是就算不哭,他也只写了四行,就再写不出来了。于是这个本子传给了达尼埃尔。多年以后,达尼埃尔还很感慨地说:“啊!红练习簿,它也有它的命运。”
这位6岁的一年级小学生如果有一个弟弟,他的那些本子也许会有同样的命运。但不管怎么说,他本人倒是很想有一个弟弟,他常常说:“如果我有一个弟弟,我们家会乱100倍。”通常情况下,都是爸爸妈妈批评他把家里搞得太乱的时候,他才说这句话的。爸爸总是想劝他,把一个故事写下去,为此还多次讲了挖井的寓言故事:集中精力挖一口,那样才能挖出水来。他第一次听的时候还挺喜欢,后来简直烦死他了,最后他胡搅蛮缠地撒泼:挖出来水干什么,淹我自己!再说我怎么上来?
春节前,奶奶从老家来团圆。6岁的小学生成了7岁的小学生,整天围着奶奶显示自己厉害。奶奶也会烦呀,打击他说:“你爸小时候还学过武术呢,你会吗?”于是他就缠着爸爸要学打拳。爸爸大洪拳小洪拳的名头倒是还记得一些,起势也会一点,但跟着起势的就是收势。于是说:“算了,练拳不练功,到了一场空。哪天给你搞个沙袋,你打沙袋吧,没事扎扎马步也行啊。你要是能打破三五个沙袋,不用学拳也是高手。”不错,不错,我就是那个爸爸。儿子那天问我:“你原来打破过几个沙袋?”
我当然一个沙袋也没有打破过,手倒是打破过几回(也许只有一回)。我问我妈:“我怎么一点都想不起来那个沙袋原来是挂在哪里的?”我妈说是挂在杨叔家院子里的。我还是没有印象,自然也记不得那只沙袋后来的命运。我也没有弟弟,如果我有弟弟,也许他会没事再捅它两拳。 故事生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