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概股中的“互联网+”
作者:邢海洋“互联网+”如火如荼。可大洋彼岸的中概股,那些占据中国互联网的优势地位的科技公司却遭遇了寒冬。“互联网+”,真如投资者所期望的,拥有无限的收获潜力?Web2.0中代表企业的挫折,或给出警示。
最新遭遇挫折的是网上视频门户的佼佼者优酷土豆。合并之初,排名第一第二的两家网站,真可谓强强联合,一家独大,网络视频占有率高达80%。这也意味着任何竞争对手,因为规模太小,并且失去了先机,几乎没有壮大的机会。可2014年的财报却显示,亏损继续扩大,净亏损达1.432亿美元,2013年则是亏损9360万美元。仅第四财季,这家企业净亏损就有513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仅亏损400万美元。
如此高的亏损规模,显然和“烧钱”有关,也就是在两家网站合并不久,视频行业却在加剧的竞争中开始了土豪式烧钱竞争,也就是独播战略。各家网站纷纷购进独播版权并且不分销,然而优酷土豆却一反常态在2013年第四季度大幅削减内容支出,不但热播影视剧版权未见入手,那些大红大紫的综艺内容也被其他各家包揽。仅一个季度下来,爱奇艺PPS便在用户规模以及浏览时长等核心指标上后来居上。爱奇艺是2010年才上线的网站,之所以将优酷土豆这个行业巨无霸追赶得毫无招架之力,就是因为敢于砸钱,其由BAT三巨头之一的百度创立,拥有充足后援,而优酷土豆虽贵为行业第一,可惜因为是后起互联网企业,资金储备和动员能力远远不足。
不计成本的混战下,网络应用领域甚至有整个行业沦陷,在线旅游就是例子之一。携程、去哪儿、途牛和艺龙,在线旅游领域中能分庭抗礼的几家大公司,除了携程盈利,其余悉数亏损,而携程也是惨胜,全年实现2.4亿元盈利,相比2013年下降了76%。去哪儿则巨亏18.5亿元,同比亏损增加了886%。这一切当然离不开激烈的竞争,在线旅游行业,价格战体现在对旅客订单的补贴上,补贴带来了更多的客流,给行业似乎带来了长远的增长前景,然而由于成本投入的加大,还是未能拉动盈利。上述四家中,还是百度背景的去哪儿发力最狠,也占据了行业第二的位置,曾经的榜眼艺龙,则因为缺钱而滑落。
移动互联的爆发式成长使互联网上的烧钱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如果钱烧在BAT自信能做大的小公司上,当然是创业者喜闻乐见的,若是创业者的企业已经占据了行业主导地位,钱就烧在了市场份额的争夺上。对于远在大洋彼岸的中概股,一年来如坐过山车,先是被移动互联前景极度催化,随后则不得不面对惨淡的盈利现实。“互联网+”中,能够实现双赢的,也只有当“A”遇到了“T”,当打车应用快滴与滴滴相遇,背后的阿里巴巴与腾讯在砸下数以亿计的资金补贴后,不得不宣布合并。即便如此,互联网分支子行业中一家独大的市场属性仍使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着不确定性。
对于以市场前景定价的企业,美股的估值理性无疑给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带来了马太效应:估值越低,越难获得对抗BAT的资金,前景则越发暗淡。正是这一背景,A股市场令人晃眼的高估值水平,如磁石一般吸引着那些挣扎中的中概股。以盛大游戏、巨人网络为代表的最早一批赴美上市的游戏行业龙头,近两年接二连三地谋求从美国退市,并有意转道登陆A股市场。也正因此,3月24日当暴风影音登录深交所创业板,成为第一只打破VIE结构的“互联网+A股”时,引来投资者浮想联翩。A股的高估值,或成为创业者对抗大资本碾压的最后一道屏障。
A股投资者是否会被一道碾压,抑或帮助失败者翻盘,只能拭目以待了。这方面乐视网或将提供最佳的观察案例。 经济金融互联网股中中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