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o:一日一画,一笑一忘

作者:石鸣

Tango:一日一画,一笑一忘0《到站了》

Tango画漫画其实是业余创作,今年3月11日至4月4日,他的个人画展办到了巴黎。展出地点在以时尚著称的玛黑区的一家名为“School”的小画廊,长长的一条走廊,墙上一幅紧挨一幅,满满挂着他的画作,365幅画,只挂得下260幅,还有100多幅干脆就靠在墙边或者搁在长凳上,Tango自己笑称:“简直就像细菌一样(蔓延)。”作品不是嵌在相框里,而是衬在鞋盒盖子的内面,有一种新奇的随意味道。画廊主页上对Tango的简介是这么写的:“中国插画家,上海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微博红人,以‘一日一画’著称,迄今4年。”

画展选作海报宣传的那张画,名为《卡尔变成贝多芬》,还没有正式开展便已经卖掉了,买家不是别人,据说正是执掌香奈儿的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本人。“是香奈儿的宣传总监给画廊打来的电话,说那张画留着,不要卖,他们会来买。具体是拉格菲尔德本人看到了想买,还是品牌想买下来送给拉格菲尔德,我就不清楚了。”Tango说。掀掉设计师的神秘墨镜一睹真容,这个创意正好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而把一个当代德国名人和一个历史德国名人相比,这样的玩笑想必也让卡尔本人颇为受用。

光看Tango的画作,你绝对猜不出他的年龄,还以为他是一个可以被冠以“新秀”之称的“80后”。他的画里,常常出现的是现代都市人生活中司空见惯之事物:汽车、机场、酒吧、办公室等等。二维码流行起来的时候,Tango画了一幅牧牛图,身上黑一块白一块的奶牛,在牧牛人的指挥下,排成一个方阵之后,竟然是一个二维码。如今大家都碰上出门找Wi-Fi的问题,Tango便在自己的画里面发明了一种“Wi-Fi比萨”。他的许多作品可以被归入一个大主题,“当人们不在的时候它们在干什么”——厨房里的蔬菜水果们开始玩飞镖游戏,超市里的零食开始百米赛跑,咖啡馆的椅子们开始谈恋爱……比起画人,Tango更多的时候是在画动物,最经常出现在笔下的是猫,因为他养了一只猫,还常常从猫咪身上汲取灵感,而他画的熊猫则表面端庄,背里邪恶。“熊猫在中国的形象太正面了,我就总想逆反一下。”在他的作品中,错位、反转等各种手法的应用,也不一定全都符合逻辑。“其实就是让你拧一下,觉得挺好笑的,反正我以好笑为原则。我的东西其实都没有意义的,你单个看,没有任何意义,我也不想讲什么意义,我也不喜欢太有意义的东西。”

Tango:一日一画,一笑一忘1事实上,Tango出生于1966年,跟“文化大革命”是同一年。他的画作里有一种童趣,他称之为对童年太少童真的一种“补偿”。“那个年代是很压抑的,看不到什么东西,好看的只有旧时法租界的树影。”他从小喜欢看跟画画有关的书,那个时候,上海外文书店楼上有一家专门翻印国外书的盗版书店,他在那里接受了绘画的启蒙教育,有一本法国画册让他印象深刻,画的就是阳光透过树枝照在墙上的影子,他觉得和自己住的原法租界的风景很像,很美。还有一本那个年代的人都听说过的《英语九百句》,他买来不是为了学英语,是因为“里面的插画特别好看”。

他从小学开始在少年宫学习雕塑和国画,一直学到中学。高中毕业进了上海交大的数学系。“我的美术老师希望我考浙江美院的雕塑系,说你决定了的话我就好好辅导你,他觉得我能考进,我当时想了好半天。我们那个年代嘛,家长都希望你学数理化,不要去学没有把握的东西,吃不到饭,尤其是男生,所以后来还是去考理工科。”选了数学系,是因为这是理工科中唯一可以不用进实验室或者车间劳动的专业,他说:“我喜欢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解决问题。”本科毕业,他还是不甘心,去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念了工业设计专业,并且在毕业后辗转做上了自己喜爱的创意工作——广告业。1995年入行,迄今已经20年。直至今日,他的主业仍旧是广告,画画只是业余爱好。

Tango:一日一画,一笑一忘2《卡尔变成贝多芬》

他的走红要归功于微博。新浪微博2009年诞生,从2010年开始,他在微博上“一日一画”,4年来,画了一千三四百张。“前三年基本上没有断过,2014年开始出差,去国外,要倒时差,可能画不了,我就停一两天。”这种坚持令他的微博积累了43万“粉丝”。他的“一日一画”的缘起如今已经快成为一种固定叙述:他和朋友打了一个赌,赌的内容就是看他能不能坚持在微博上每日一画,结果他真的天天画。“一开始都是圈子里的人看,后来不知道怎么就传出去了,微博的传播力很强大。”

Tango把这些“一日一画”的创意归结为广告人的“职业病”。“我就是爱想创意,不想就难受。做广告的人都是这样,比如客户说,明天给我三个创意,他要选一个,那你就想吧,明天就得交。别说是想一个,要想出来三个、四个。”他的画风线条圆润,造型简洁,颜色素净,少阴影,少色块,只在白纸上用黑笔勾勒。“先稍微用铅笔打一下草稿,然后用马克笔勾,再用橡皮把铅笔擦掉。其实这种方式是工业设计当中效果图的画法,因为在工业设计里面,你画一个设计前,要把效果图画出来,画的都是结构素描,不上色。我以前老画这种设计图。”

Tango:一日一画,一笑一忘3《如何教老外上中式厕所》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他画了一幅《日本加油!》,画中两只猫相拥而立,一只是日本,一只是中国。这幅画被日本雅虎转载了十几万次,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也来采访他。“画日本很难介入,因为很敏感。那个时候‘猫叔’正好在日本流行,我觉得日本人喜欢猫,中国人也喜欢猫,不要画人,就画猫,可能就友善了。”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恰好那一年唱《江南style》的“鸟叔”红遍全球,他把二者组合起来画了一张《亚洲style》,上了凤凰卫视。

常看Tango“一日一画”的“粉丝”发现,他特别偏好画厕所。他自己的解释是,“厕所本身就很好玩嘛”。他画过一幅《如何教老外上中式厕所》,不少人看过都惊叹“脑洞大开”,实际上也是来自他日常生活中的现实经历。“我们叫中式厕所,其实是日本式的,和式厕所,老外不会上这种厕所。之前老是有人问我应该朝向哪一面蹲,我就很烦,因为我也搞不清楚。后来有一次搞清楚了,然后在酒吧里有一个老外问我,我就给他画了一个这样的图,他马上就理解了,姿势啊方向感啊都知道了。”

Tango:一日一画,一笑一忘4Tango的漫画作品:《望月狼嗥是因为狼比我们看到更多的星星》

这些小画一开始是信笔画来,没有白纸,就画在随身带着的有格子或条纹的练习册上,直到后来才逐渐统一画在A4大小的白纸上。他一开始甚至并不注意保留原稿,画完拍下来,导到电脑里,再稍微处理下对比度,擦掉脏的东西,发到网上时,为了方便上传还尽量把文件压缩到最小,“网友们能够看清楚就可以了”。以至于当他画了两年半以后,出版社要给他出书的时候,竟然找不到够用的原稿,只好把网上的图片扒下来,尽量放到最大,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睡不着》一书的开本如此之小的原因。

这次《卡尔变成贝多芬》一画在巴黎卖了950欧元,他才意识到,原来原稿是可以拿来卖的。画展开了两周,画作卖得很好。“很多人来买,各种奇怪的理由。有的人喜欢猫,有一个人的儿子沉迷钢铁侠,他就买了我画的嘲笑钢铁侠的漫画送给儿子。”

Tango:一日一画,一笑一忘5《钢铁侠的洗手间》

那是一张题为《钢铁侠的洗手间》的画,除了这位买家,当地还有许多钢铁侠的“粉丝”都对这幅作品趋之若鹜,Tango本人却并不感冒。“画的时候,正在放钢铁侠的电影嘛,就是嘲笑一下电影而已。单纯的嘲笑其实没有什么意思,我喜欢无意的智慧,启迪、双重意义,有点聪明在里面,意义我也不一定画得出来。经常是偶然的时刻,两个概念就重叠到一起了,并不是我刻意的结果。大家以为我的创作是运筹帷幄,根本就不是。”

三联生活周刊:这次在巴黎办画展,有没有当地媒体来采访你?

Tango:媒体没有,不过有个法国大学的哲学教授来找我,说他平时讲课的时候经常用我的画。其实是他的学生向他推荐了我,说Tumblr上有个Tango的画,和他平时讲的理论很像,真相与表象的关系等等。他就上去看,看了之后就知道我。这次看到我在巴黎有展览,就过来跟我说,问我能不能下次来的时候去跟他的学生交流一下。我说我不会说法语,他说给我找个翻译。这个教授是个德国人,研究视觉和哲学的关系,他就一直问我这个那个画怎么画,为什么想到这个,我就告诉他。他还想把我和学生的对话拍一个录像,做研究,我说我也没有意义的。你看出来有哲学,我画的时候没有,我也不知道到时候怎么应付他,总之很奇怪也很好玩。

三联生活周刊:你这些“一日一画”真的是每天一画吗?会不会有灵感时多画几幅,存起来慢慢发?

Tango:不会,我觉得这样不好,不新鲜嘛,存着的是最不好的。一般哪有时间存啊,想好一个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画完了我就忘了,赶紧把这件事丢开,像个负担一样,明天的到明天再想,先享受做完这件事的轻松。

三联生活周刊:你画一张要多久?

Tango:画很快,二三十分钟,但是想的过程会比较难。以前不难,前三年我觉得没有什么难的,一想就行了,后来因为看的人也多了,有一点点压力,你又想超越以前的。以前随便画一个就可以了,好玩一点就好,现在要想想,还要更好玩一点。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如何坚持每天画一张的?

Tango:其实我也没想到我会画那么多,如果现在让我返回去看,我也不大相信。为什么我的画法这么简单?这样我就能坚持,如果我画得再复杂一点,一两个小时画一张,我就坚持不了了,就断掉了。现在正好可以把我一天里面多余的这一点时间用掉。这已经变成我发泄的一种方法,比如说你下了班,睡觉前,你干吗呢?和朋友吃饭,去酒吧,去看戏聊天看电影,你需要做一件事情,可能我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在做画画这件事。(创意)想出来了,很有成就感,得到很多收获,想不出来嘛,就想不出来,但是从时间累计上,你想出来的时间比较多嘛,感觉好像积累了一大堆思维的过程,放在一起就很有力量。每件作品,我一看就知道,哦,那天我画的时候,心情、想法、情境,马上想起来。

三联生活周刊:什么东西影响你的审美多一点?

Tango:我喜欢的风格就是从广告而来的。我以前特别爱看国外的广告,他们都是用一些幽默,很简单地告诉你,从内心来触动你。我毕业后不久,进了4A广告公司,是扬罗必凯和日本电通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叫电通扬雅,那个时候我们的创意总监都是外国人,给我们看的案例、教我们做的东西,都是有一种西方的价值观,怎样去让人本身得到愉悦,降低他的敌意。最好的方式就是幽默,幽默最好的方式就是简单。我喜欢的广告都是很简单的。我们的创意总监给我们贴一张标语在办公室:“能更简单一点吗?”永远鼓励我们做最简单、最聪明的广告,所以我就被培训成这样。我也喜欢这样。

三联生活周刊:你有不少画都挺重口味的。

Tango:其实我特别想开设一个“午夜Tango”,画点情色的,因为我觉得情色很有意思,画得聪明的话,你画一点点,人们就会联想很多,就很好玩。如果是优美的情色,是很激励人的,也能够安抚人的。

三联生活周刊:比如戒烟的那个吗?

Tango:不不,我现在画的都不算,我还有别的画法,大家都没有看到过,我不敢拿出来,我想等我老了以后(再说)。

三联生活周刊:将来还会把这些漫画发展一下,变成连环画吗?

Tango:想啊,但是时间不允许,因为我白天还要工作嘛。我特别想画一个神秘、悬念的那种连环画,因为我很喜欢希区柯克,我觉得所有的悬念的东西其实视觉化的记忆是最强的,也许你就记住一个人拿着刀子映在浴帘上面的影子,故事已经忘掉了,但是这个画面你还记得住,很恐怖,我觉得这都跟视觉有关。

三联生活周刊:你为什么叫Tango?是你喜欢跳探戈吗,还是你爱吃汤圆?你在微博上解释过一次,“tang+o=汤+圆=汤圆”。

Tango:不是不是,我不会跳探戈,我很想学。Tango是我大学时候的英文名字,英文老师说你们每个人起个英文名,我正好有个朋友养了很多狗,他妈妈叫狗都是叫Tony、David、Johnny,我觉得普通英文名不少也用来为狗起名,所以我就选一个不大叫的。那个时候正好有一部电影,叫Tango and Cash(《怒虎狂龙》),史泰龙主演的,我觉得里面开飞机的时候叫Tango很好听,我就决定叫Tango了。微博上那个解释是调侃,我喜欢什么东西都推理一下嘛,看看有没有巧合。因为人容易相信巧合。我们以前学过设计心理学嘛,人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东西给他,他才会有满足感,所以你要给他一个悬念,然后跟电影一样,推理出来这个悬念,然后才会带来快乐。 Tango艺术创作画画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