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准航母”谁说了算?

作者:宋晓军

是不是“准航母”谁说了算?03月25日,日本军舰“出云号”在横滨市矶子船厂举行交接仪式

6月25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二战”后吨位最大的军舰——“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开始服役。随后,我接受了包括CCTV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在采访中,有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就是被日本冠以直升机驱逐舰(DDH)的“出云号”到底算不算准航母?其中有一个答案由于解释起来要花太长的时间,因此我没有说。这就是:“出云号”算不算“准航母”,美国说了算。

2013年8月,满载排水量的“出云号”下水时,“准航母”的称呼就开始在媒体上流行。原因很简单,就是其直通甲板的布局,以及大于很多国家轻型航母的排水量,理论上可以搭载美国下一代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机——F-35B“闪电”(经改装后搭载效果更好)。那么既然是只有美国可以向日本提供“出云号”合适的舰载机,是不是只有美国才有资格说“出云号”是“准航母”呢?这么说未免有些简单。于是我想到了三天前《红星照耀太平洋——中国崛起与美国海上战略》一书作者卡普兰(Robert D.Kaplan)的一篇文章——《美国海军真正的敌人:数学》。

卡普兰文章的大意是,美国海军总会在一些重要的战区遇上强悍的对手,这时要战胜强悍的对手需要多少作战舰艇才算是个标准呢?他认为海军平时计算舰艇数量的标准过于简单,他根据目前美国海军舰艇总数和能够维持前沿部署的舰艇数量之比,提出了一个美国海军“部署乘数”(station-keeping multipliers)的概念。比如根据2015年3月20日美国海军公布的资料显示,海军目前有275艘舰艇,可有效进行海外部署的为95艘。目前长期在海外驻扎的有32艘。如果用275艘减去32艘剩余的舰艇应为243艘。再用243艘除以4约为61艘(32加61为93艘,近似95艘)。那么这个“4”,就意味着在美国本土的243艘舰艇由于维修、培训等原因,理论上每4艘舰艇只有1艘能维持在海外部署。如果路途较远,还要减去在航行中的舰艇。比如截至2015年3月20日,就有39艘舰艇在前往部署海域的航行途中(其中包括2艘航母和5艘大型两栖作战舰艇)。这就是美国海军“部署乘数”的内容。

随后卡普兰以“部署乘数”概念为例,说到了中国海军和美国“海军之父”马汉在《海权论》中提出的海战“双倍交战原则”(在可能交战的海域舰艇数量是对手两倍才能维持制海权)。他认为随着中国海军新型舰艇下水数量的增加,以及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增强,今后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将受到来自中国海军的挑战。他认为,2015年的美国海军很像1900年的英国皇家海军一样,是一个在四面八方都要部署舰艇的“疲惫的巨人”。而中国海军很像一个世纪前的美国海军,正试图谋求地区的制海权。为此,卡普兰得出结论:面对中国海军的挑战,美国海军的舰艇数量是不够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卡普兰,包括很多军方官员和专家也认为海军的舰艇数量应该所有增加。但现在的问题是,一旦美国国会无法推翻2011年制定的“预算控制法案”,国会预算办公室(CBO)认为,美国海军未来只能维持208~251艘舰艇。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出现,能与美国海军舰艇进行互操作的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会不会在美国的认可下,填补美国海军的舰艇缺口呢?今年4月29日安倍晋三将前往美国访问,其间两国外长和防长还会举行“2+2”会议,最终敲定新版的“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据日本媒体报道,“两军”还会探讨装备技术合作的事宜。那么届时美国军方会让“出云号”未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呢? 中美航母海军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