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部志愿亲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团中央的“西部计划”项目已启动多年,我作为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在校团委的鼓励下,也背上行囊,来到了憧憬已久的热土。我被分到了拉萨市文明办,在这个单位服务了4个多月。刚开始,我们勤勤恳恳,包揽了办公室里所有的搞卫生、打印复印、搬抬物具等杂活,也时不时会打上百个电话,不厌其烦地通知相关单位,写简报、总结、通知等材料,时不时地深夜23点多甚至凌晨三四点踏着月色回家,从无完整的周末,依然无怨无悔。

转折发生在10月13日晚23点多,已躺在床上休息的一舍友突然接到办公室G主任的电话,让我们即刻“打的”赶回办公室加班,为迎接第二天下午的领导视察打扫卫生。办公室在拉萨市东郊,晚上八九点就不见人影,而那段时间女大学生“打的”出事的新闻多次曝光。我们再三斟酌,实在不敢拿生命冒险加班搞卫生。G主任在电话里头态度十分强硬,说我们必须回去,没有商量余地。但最终,理智战胜了恐惧,我们还是选择第二天提早回办公室搞卫生。两天后,G主任对我们大加斥责,并勒令我们写检讨,否则就提交到上级单位点名通报处分。无奈之下,我们双双写了检讨,但只是客观陈述,未做过多无厘头的反思和自责。

G主任看后勃然大怒,由此开始了这一个多月的心酸和恐惧的斗争。她每天都叫我去谈话,轻则斥责谩骂,重则凌辱恐吓。她毫无顾忌地表示,我们是在内地找不到工作,混不下去,没办法才来西藏,权当祈求一口饭吃。我心下骇然,才知道,原来我们的辛勤付出,在她眼中不过是这么一个动机。我打听了被分到其他单位的志愿者,虽也有被轻视被无故斥责的现象,但都不如我们这般严重。尊重和爱惜志愿者的单位也有不少,听了只让我们感到更加难过,叹为何自己运气如此糟糕。

后来我向团市委提交了调岗申请。一开始里头的老师安抚我们,说很同情我们的遭遇,对我们单位的种种做法也早有耳闻,会尽量给我们调岗位,我们当时满怀希望地回去,并去征求了单位上级领导的批准调岗意见。可不过一个星期,事情急转直下。我们被告知,团市委的书记坚决不允许我们调岗,理由不详。那以后,G主任时不时把我叫去,满脸笑容地对我说:你也知道了吧,想调岗,是不可能的,还往团市委交调岗申请?也不看看我是什么级别,你又是什么级别?我们单位倒是有绝对的权威,只要我写个申请把你辞退,你哭着求我都没用,只能滚回去。昨天在饭堂你也看到了,我跟你们团市委书记一起吃饭呢,我们很熟的,只要我不批准你调岗,即使上头的部长同意了也一样没用。我们在市里本来就是上头单位,只要我打个电话,没有任何一个单位会要你,我姐夫是人社厅厅长,只要我让他打声招呼,区级单位也没有一家会要你的。说罢,继续笑意盈盈地看着我。

如此赤裸裸的威胁,把我震惊得好久说不出话来。我只觉得羞愤难当,再也没有心思为这样一个单位做任何志愿服务。事后我多次打电话向团市委说明情况,请求调岗,却一而再再而三被压制下来。最后,不得已,我向团中央和自己的省项目办说明了情况。不久前,我看到了团市委和单位共同开具的辞退证明,以及一份篡改的考勤表,里面是一大堆捏造的旷工误工数据,以及如何玩忽职守、工作懈怠的抹黑。最讽刺的是团市委开的说明称,“多次谈话教育未果”。写出这些文字的人,他们还有心吗?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的能力实在太渺小。曾几何时,志愿者竟变成了一个弱势群体的代名词?3个月加班和呕心沥血的工作,不过因为一次稍有不从,便被扭曲事实、栽赃陷害至此。岁月精彩,爱恨都来。“中国梦”、“实干兴邦”,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引领青年未来的追求。

(文 / 黄泳翀) 团市委志愿西部亲历

上一篇: 好东西(816)
下一篇: 校长办起学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