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沉香的树种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特级高棉紫棋楠
)
橄榄科与樟科沉香类
美洲和欧洲的沉香木或沉香油,都是由橄榄科和樟科植物所生成。橄榄科和樟科植物能结沉香,可能是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最先发现和使用的。在公元1000年左右玛雅文明走向衰败之后,接着兴起的是托尔特克文明,这个王国仅维持了200多年历史。接着14世纪初叶,从墨西哥北方南下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在提斯可可湖畔建立了特诺提特兰神殿文明,成为中美洲新霸主,直到16世纪初叶西班牙人来到,并毁灭它为止。
阿兹特克人在宗教、艺术、天文、历法各方面,都完全承继了玛雅文化。由于该族的神话传说预言将会有白皮肤的神来统治他们,这个倒霉的神话,导致西班牙人哥斯德在1519年领军到达特诺奇蒂特兰城时,最后的国王莫克提斯马,竟为了宿命的理由,将这一帮凶迎入首都,不但住进国王的宫殿,还被奉为高贵的神。
进入首都后的第五天,哥斯德一行人前往神殿和市区参观,根据当时跟随哥斯德进入主神殿的戴亚斯德尔卡斯提约在事后记述说:在一一四步台阶上的神殿前庭中,有一座四面沾满血渍的活人献祭石台,而在神殿中的香炉中,三个活人牺牲的心脏,正在香木堆中燃烧。这应当是西方人对美洲沉香木使用的最早正式记载,不过目前并不清楚,戴亚斯一行当时所见到的沉香木,究竟是产自橄榄科还是樟木科的树木。
美洲沉香树从植物学的分类来看,分别属于墨西哥原生的橄榄科(Protium Altissimum, March),以及南美洲北部原生的樟科(Ocotea Caudata,Mez.)这两种植物。后来西班牙人将会结沉香的橄榄科植物提炼出沉香油,运销欧洲,因此橄榄科沉香在西方世界,目前又俗称为“西班牙沉香”。墨西哥当地人在4月间,先选40至60年树龄的树木在上面钻些深口,使木质部分充满汁液,到次年5月,等受伤钻口因病理上的转变而生成香脂后,就可采挖到沉香了。经分析蒸馏萃取的此种沉香油后,发现其中含有76%的沉香醇(Linalol),以及香叶草醇、帖品醇和甲基庚烯醇等物质。经提炼出的沉香醇,是一种具有柔和香甜气味的淡黄色液体。
( 莞香树上结香处 )
樟科植物所生产的沉香木,又称“开云沉香”(Cayenne Linaloe),它主要出产于圭亚那和巴西的巴拉州(Para)与亚马孙州(Amazonas)的北部。当地人将前一年钻孔处理过的树干伐下后,先把木材切片,将白色没有香味的部分去除,只留黄褐色含有沉香的部分。然后把黄色碎木在热水中浸软加以蒸馏,就得到沉香油了。西方人又将这种沉香油俗称为“霸杜玫瑰油”(Bois de Rose Femelle)。质量高的霸杜玫瑰油,除了含有高达90%的沉香醇之外,还有6%的对锰烯醇、2%的香叶草醇,以及微量的橙花醇、桉醚和甲基庚烯醇。
瑞香科沉香类
( 海南岛的莞香树 )
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生长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因地区不同而有三个亚种。从北而南有:中国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岛的莞香树(Aquilaria sinensis Lour.),老挝、高棉(柬埔寨)、越南的蜜香树(Aquilaria agallocha Roxb.),以及产于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鹰木香树(Aquilaria crassna Pierre.)这三类,以下分别简述。
中国莞香树沉香
( 海南极品黄棋楠
)
中国大陆所产的沉香,在中国医药学中记载颇多,如:《本草纲目》引《日华子本草》中说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冷风麻痹、骨节不任,风湿皮肤痒,气痢”等等好处。《本草纲目》引《别录》则说有“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的功用。
不过现代的中医学则认为它在“行气止痛,降逆调中,温肾纳气”上较有功效,并没有上述古代文献上说得那么神奇。目前有行气止痛药方“沉香四磨汤”一帖,即与乌药、木香、槟榔配伍十分有效,沉香粉每次用量1到1.5克,磨粉冲服,但因沉香辛温助热,所以阴虚火旺者不可用。此外,治喘促、月经不调、小腹痛时,以1钱沉香粉配甘草、砂仁、香附为散剂,称为“沉香坠气散”,用姜汤送下。若治胸中积年痰热,则以1钱沉香粉配木香、半夏、黄连、甘草泛为丸,淡姜汤送下,称为“沉香化痰丸”。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沉香药方,沉香均用细粉,入汤剂多冲服,用水煎则损失效力。所以坊间流行用沉香块煮茶汤,若量少,恐只有芳香健胃的作用,若量多常饮则有去痰、治喘促、镇呕等作用,但当有肝肾疾病或体虚火旺时,就成了火上加油,切记不可胡乱服用。
( 老挝甲级生香
)
莞香树原生于海南岛全境,广东茂名、化县,广西陆川、博白、北流等县,此外云南、贵州山区宋代之前产量很大,目前则以海南岛出产最多,当地称为“土沉香”。此种沉香产品分为三级:最差的三级香木,是只有香脂线纹,而没有结香的原木,这种乳白色疏松木质俗称“白木香”,木心及树皮有极淡的清香气,且因质轻又防虫蚁有清香,是很好的床板与柜子的内隔板材料。虽不能入药,但因没有杂味,碎木打粉后,是极好的香品助燃添加物。
市面上莞香树沉香中等的“二级香”,多为人工结香。种植香树的工人,以往在春天树木出芽时,选30年以上壮年树,在树干上每隔30多厘米,砍上五六刀来引香,这种方法在次年伐木取香时,对香树的破坏性太大。现在的做法是,保留主干不动,而用电钻在约手臂粗的枝干上打孔,要深入木质部,但不能穿透树干,钻孔后,并在伤口上涂满泥浆,使钻口感染霉菌,这就叫“开香门”引香。到次年夏天,工人砍伐树枝后,将未结香的白木削去,就可在钻孔四周切出变质的棕黑色花纹沉香了。此外,伐木留下的切口,到次年夏天时,切口下面也会结出一片香来。这种香都是二级香,很少能沉水的,主要用来配药,若要结得好香,至少要3到5年才有可能。产地种香人卖香的价钱,是按结香时间长短来开的,通常“一年香”1公斤仅数百元人民币,二年、三年香的价格,就乘2、乘3以此类推。“五年香”以上就是“一级香”了,色深沉水者亦可入品,香气清新雅致,但多有生青气味。一般打粉多用一年、二年沉香,因油少烟稀,焖香时气味十分甜凉,也不必添加其他杂粉来助燃,可说相当好用。此外,这种生香粉亦可与其他任何一种香粉配伍,均可降低粉中油脂、增加清香气,并有助燃的功用。
( 老挝糖结棋楠
)
莞香沉的上品都是雨林中的野生香,但这并不是说野生香都是上品,年份不够的成色自然不好,不过多年结“生香”通常都能入品,而“熟香”的品质更高。笔者曾于2002年春天,亲往海南岛儋州市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及“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参访沉香相关科技。据主持该项科研的王祝年副研究员告知,因莞香树的汁液导管要30年以上才能发育完全,而若要结出上等沉香,又要一二十年,沉香从植栽到取香,要花费两代人的时光,在产量和质量均无法保证下,中国政府已经将之排除于“国家经济作物”之外,今天大陆沉香的产销,仅属于个体经营。
又据当地老人谈及,往年祖家分产时,除了要分神位炉中香火外,并有将大院中祖先立厝时种植的香树伐下分香的习俗。而到外乡外县立新厝时,也要在院落中另植香树视为“祖”,待数十年或几代人后,再行祭祖分香,是以有规模的海南大家中,常有绝妙好香。只不过如今好香价数倍于黄金,而且又有特殊的意义,一问都是天价,其实就是不卖的意思。
( 陈放10年的最高级沉香油(左)和刚刚蒸馏出来的沉香油
)
莞香沉的上品,依其外观色泽分为绿棋、黄棋、白棋三种,其中绿棋比较多,黄棋次之,白棋最少,而黑棋则极为罕见。绿棋为灰绿色,通体有香脂射腺细丝,初香清越,本香甜凉,尾香时转为乳香味。黄棋土黄色,有深棕色香脂射腺,初香甚短有浓郁香味,本香甜淡,尾香亦转为乳香。白棋则白黄如牛油色,中有黄褐色香脂射腺细丝,初香如悠远花草之香,极其优美,本香亦甜凉浓郁,尾香乳味迷人而持久。莞香树亦产紫棋,但质量不如越南蜜香树的好。此外,云贵山区所产沉香,早在隋代就已大量使用于皇家宫中与贵族豪宅,1500多年下来,人迹所到之处恐怕已难以寻香了,不过仍偶有黑棋佳品出现,初香清凉,本香浓烈有一种苦涩雅致的药香味,尾香亦有乳香气,十分耐人寻味。黑棋以中国南方山林中所产最佳,极品用指甲压下都会出油,老挝和高棉亦产,但尚未见到高于中国南方的品级。
莞香沉的佳品,早年多为大庙、豪门所藏。笔者早年在台北“故宫”器物处服务时,曾经清理过清宫乾隆皇帝旧藏之雕沉香“香山九老”、沉香瓶,以及金丝棋楠觥形杯,其他服饰类之绿棋十八子手串、黑棋腰牌、沉香别子、斋戒牌等等皇家用品。民间此类藏品可就更多了。1949年之后,大陆地区一度因推行破旧立新运动,此等旧社会文物,不再受人重视。笔者多年来在各地寺庙及骨董店常能找到质量甚佳的旧棋楠手串、扳指、佛像、笔筒、山子、人物等雕刻品,最可惜的是,不少收旧货的,竟将名贵棋楠当成一般奇木摆件,加以近来古旧家具买卖盛行,店家常在木雕品外表涂上一层洋干漆,结果将化学气味吸入木质中,香木就成了一文不值,真能活活把人气死。
( 高棉生香
)
中南半岛蜜香树沉香
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南部和印度半岛,以往也生产沉香木,但质量佳的早已采伐殆尽。目前只有老挝、高棉、越南尚产沉香木。它们都是瑞香科的蜜香树所生成,其中老挝、高棉的沉香,为蜜香树和鹰木不同程度的混种,其产品80%运往泰国曼谷及新加坡,转销中东市场。其他20%以越南中部惠安为集中地,而后再运往河内和胡志明市贩卖,所以有时俗称中南半岛沉香为越南沉香,但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 特级高棉壳子香
)
中南半岛沉香树所产的生香,许多都具有甜美的香味,相当讨人喜欢。这种生香有大块者俗称“光香”,一则可以成为家中摆设,平时在室温25摄氏度以上时,或在日照下,也都能散发出宜人的清香气。由于它的树脂相当重,虽然拿在手上闻起来还不错,但多数不能入品,愈能沉水者,其遇热挥发时的气味愈恐怖。这种香最大的用途,就是碰到那种赶不走的客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可在恶客上风处烧烤它一小片,此人肯定逆风而逃,所以可称之谓“赶人香”。以下就将各地香树所产沉香,分别陈述如后。由于高棉和老挝以西直到印度的广大地区,目前虽有生产沉香油,但沉香木极其稀少,所以本节中就只介绍市场上常见的各种沉香。
1.老挝沉香
( 马来西亚鹰木红棋楠
)
可能是由于土地相连的关系,从外观上看,泰国南部、老挝和高棉的沉香木极像是越南蜜香树和南洋鹰木香树的混种。老挝所产生香,品级也很多。最高级的两端外表看来似麻雀的背一样,宋人丁谓于《天香传》中曾记述在海南岛见到时,用建阳斗茶碗比喻其为“鹧鸪斑”,不过真正的鹧鸪斑应该是黑底上有白点才对,以它来形容并不恰当。这种香是在棕黄色地子上,有黑咖啡色雨点状斑纹(黄地黑斑),两种花色所占的比例约略相等,油脂甚多,颇沉手、能出油。在室温下闻来不甚香,有时全无香味。纵切面可见到黑咖啡色的条状香脂腺。生香中只有这一级可以入品,但若选炉用火的段数不高,也出不得好香。
生香中的第二级,表面也是带花斑的。不过比例上黑色多于棕黄色纹路,比重也比较大。虽然和第一级外观上有点像,但在常温下闻起来比第一级要香,可惜品起来有种酸闷味,反而不香。它只有切成小块用文火来烤,则能出不错的甜凉香味,还算是好香。
( 印尼鹰木沉香大件
)
上面所说的这种生香,一旦入土经过若干年的转化后,就成为等级不同的熟沉香了。就笔者亲自去老挝访查的结果,此地所产的沉香都是属于这一类的“雀斑香”,其中可以分为五级。
第一级是非常珍贵的“蜜棋”,蜜棋呈棕黑色十分硬而易碎,粗大者极少见,能有接近手腕般粗细的,就算是大材了,切开的纵断面上,可以清楚看到沉香脂的点状闪亮结晶,横断面则有棕色年轮,色泽外深内浅。这种糖结蜜棋的初香气味香甜怡人,清香如糖果味,本香浓烈,如能醉人的葡萄酒,尾香可以出烟,气甚冷冽,凉意十足,可以列入极品,近已少见。
( 台湾特级熟香
)
第二级“糖结”,则多为断枝老蜂巢蛀洞窝底腐朽化成,窝洞内有时可见遗蜜结块,这类“糖结”亦甚甜凉,但气味沉浊,不若蜜棋清越醇厚,尾香亦有凉味,它的体型有可能比“蜜棋”结得更大。这两级香由于量少质精,市场上无固定行情。
从第三级香以下的熟香,和前面提到的当地生香外观上很像,在黑木中就出现黄条斑纹了(黑地黄斑),和生香不同的是熟香是由土中所出,除了结香的部分外,其他木质都已腐烂中空,主要是呈条片状出土,湿气泥味甚重,大块黑、黄相杂的有时俗称“虎斑香”,小点相杂的也称为“雀斑香”。基本上,老挝的香铺,并不懂什么品香之道,香的级别只问油的多寡,而不论气味的浓淡、好坏,有些香木虽然油多沉水,但闻起来可以把你一头闷昏,所以买香时一定要十分小心,不但要分辨品位的高低,还要能分辨你眼前的是不能入品的生香呢,还是可以入品的熟香?因为生香和熟香的价格可差得远。
事实上第三、四、五级的熟香,在当地是以外观和比重来区分的,原产地价格相比起香市场要便宜。一旦运到胡志明市,或是曼谷的沉香市场上,价钱就要翻好几倍了。不过特别要说明的是,在永珍、金边和龙坡邦的市场上,只有领有执照的许可商才准买卖沉香开发票,没有发票在机场一旦被当地海关抓到,就会以走私罪论处,没有特殊关系的一般游客,千万不要以身试法。
老挝沉香除了少数质量好的可以用来品评香气外,一般的香木,主要用来生产沉香油外销中东市场。据笔者实地访查所见,提炼香油业者先把从林中伐运来的蜜香树,从中取出生香结,再把其他无香结的枝、干,用机器打成木屑粉,将木粉在大水池中用水泡15天,然后再加一倍水,盛入50加仑的塑料大桶中继续浸泡30天,此时原本淡黄色的木粉已充分腐化为黑色木浆。然后业者才把木浆放入蒸馏锅中用小火慢慢蒸馏,沉香油会浮在蒸馏水的表面,将之分离取出即可。最后,业者再将蒸馏过的木浆晒干,卖给制线香的工厂制作一般拜神用香。从这点来看可以说全无浪费,香树在那里可真算得上是一种高经济作物了。
据当地香油业者告知,50桶木浆可以蒸馏出3公斤的沉香油。通常,在产地用375毫升的扁玻璃酒瓶,每公斤可分装三瓶半。沉香油的质量是决定价格的基本条件,色泽愈浓、流动性愈低的愈贵;中等的色泽较淡,也很浓稠;黑褐色如水般流动的,则为稀释过的低等油。产地市场的新榨高级沉香油,因为其中含水分较多,定价还不够高。
另外,沉香油除了是配制香水的重要原料外,也是制作香丸、香饼的必需品。
2.高棉沉香
高棉沉香在中东市场上最受欢迎,在香木市场上,阿拉伯人使用沉香的量是最大的,称为GAHARU。贵族和有钱人,习惯以焚烧香木待客,一般人家,则以烧烤用香木渣子配成的香丸来待客,其情形就如同我们给客人上茶一样。大型的庆典上,有钱人更用半人高、带有四轮的大香炉,在人群中巡行焚香,一天下来竟能烧去好几公斤沉香,虽然用的是下等沉香,实在相当浪费。所以,目前中亚、印度和缅甸、泰国,这些在历史上产香的地方,质量好的沉香木已经找不到了。印度和缅甸的香木因为质量差,则只能用来榨沉香油,且数量不多,价格也还不到高棉沉香油的三分之一。
由于沉香味能逐一切臭味,这对于习惯不常洗澡、洗头的民族来说就非常有用了。此外沙漠和干燥的高原地区,一般的香水挥发太快,可以说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浓烈且渗透力极强的沉香油,则可以完全弥补这些西方香水的缺点。所以在中东地区,在颈后或耳下擦一点沉香油,可以说是见客时的一种高尚礼节。据说,如果不刻意清洗,可以维持四天的香味。笔者使用的经验是,开始时有些刺鼻,但四小时后,香味就十分美好了,如果用肥皂洗,也不容易消失,难怪再贵也有人抢着买。
在阿拉伯市场上,最受重视的是高棉沉香,其次是老挝沉香,再其次为印度尼西亚和马来沉香。
典型的高棉沉香,在外观上和印度尼西亚的“鹰木”香有点像,它也像老鹰翅羽一样,表面有棕黑色丝状细纹。但它和鹰木不同的是,切开的横剖面内部,高棉沉香是黄白色的,看得出蜜香树的质地来,而南洋鹰木则里外纹路一样。
高棉沉香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生结。高棉的生结外观和老挝生香也有点像,但高棉生香结的“麻雀斑”更大而明显。好的生香结香味十分浓郁,甜中带一点花香气,油脂多而沉水,是各地生香中最好也是最贵的,所以假的也最多。通常骗外行的做法是,把生香小心劈开后,放在水中慢慢煮,将沉香油脂煮出来,拿去提炼沉香油,然后再把抽过香油的生香依照原先劈开的地方,一片一片小心地用瞬间胶粘好,因为有木纹掩饰,所以很难看得出来。不过抽过油的香木,颜色会比较淡,所以会在表面涂一层黑褐色,最后再在表面擦上稀释过的香油,闻起来很香,但两三个月后就没味道了。有更恶劣的,还会在粘合时于木心中加铅块,因为香都是称重量论美金计价的,一旦被骗都很严重,不过有些观光客被骗了一辈子也不知道。所以外表油油黏黏,上手会脱色的,都要特别小心,尤其在价格上贪不得便宜。
生结中第二种高棉沉香,市场上称为“壳子香”,这是采香人经年累月在香树上采香,于是香树的伤口上就会结出一层硬硬的皮壳香来,从较厚的地方断面上,可以见到和表面垂直的香脂纹。这类“壳子香”的品级差别很大,至少可以分为三级。最好的香味也很不错,带有浓郁花香,可以入品。次等的有些辛酸刺鼻香味,中东市场上这种就算上等的焚香货了。下等的熟壳子香虽然味淡,若是大把烧起来,还是很伤人的。这种下等的壳子香虽然本身的气味不怎么样,但因胶汁多,打粉后是配香以及做香丸、香饼很好的高级原料。
高棉的熟香气味中东人最爱,这应该是长久使用下来,世世代代形成的一种嗅觉上的偏好,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气息”,说不上什么道理。高棉熟香依其香味的浓淡和优雅,也可分为三级:最高级的特级香在润厚中带有玫瑰香气;其次的两级香,则有类似梅子蜜饯般的酸甜香气,往往一出山就马上卖光;也有大到好几公斤的巨香,不过气味好而特别的极品香,多是手掌大小,而且也不多见。
第三类是高棉的棋楠香,高棉棋楠极为罕见。这么多年来,笔者只在曼谷阿拉伯区买过一次。高棉棋楠所见都是小枝,如小指粗细。皮极薄,下刀入肉绵密黏刃,香肉油润呈棕褐色,花香气浓烈,凉味十足,是不可多得的上等“紫棋”。
此外,高棉和老挝的生香结,都是不能入品的,在本节的前面已经说过,当地通常俗称为“黑木头”。生香主要用来提炼“沉香油”,沉香油是重要的中药原料、宗教用品和化妆品用料,日本、韩国、伊斯兰教和西方国家都有大量需求,由于僧多粥少的原因,所以中南半岛诸国都有沉香油的“专卖制度”。
3.越南沉香
越南本地的蜜香树,都产在中部山区,就是明史中所称的“占城”国一带。由于在古代越南香木都在集散地惠安交易,所以越南沉香又俗称“惠安沉”。若就气味而言,甜、凉两味以越南沉香最佳。
越南虽然也在中南半岛,但越南香木不像老挝、高棉的香,看起来花花的。越南不管是生香还是熟香,通体都只有一色,和老挝、高棉两国的香,很好分辨。
越南蜜香树的木质部也是黄白色的相当松软,不过皮脂腺有淡淡的甜香味,采香人在树林中找到香树后,为了确认,常常先伐下一片树皮闻一闻,有甜甜的香味就对了,所以才称为蜜香树。经过产品比较后,越南蜜香树所生成的沉香和紫棋楠,无疑是非常讨人喜欢的。
蜜香树因为甜味很大,在林中很容易引起虫蚁的啮咬及霉菌的攻击,所以沉香的产量也最多。几乎不需人工刻意处理,多数都能结香。虽然越南是管制沉香出口的国家,但“山老鼠”进山盗采沉香,似乎并没有限制的样子。
每年雨季来临时,采香人就结伴入山,一方面气候稍凉,工作时不会太过炎热,而大量雨水也可冲化山坡坚硬的土壤,洗去香片上的泥土,这对寻找深埋土中的熟香,也确实很有帮助。
一般采香人在林中找到蜜香树后,就先把树砍倒,然后在树干上去找树洞或树瘤,或者是树干上有外伤而表面凸起的地方。这些部位的树干中都会结香,只是大小的问题。采香人在现场把香结挖出后带到营地去集中存放,有空时再用勾香用的凹槽雕刀,慢慢将外表的黄色软木部分刮削掉,就可拿出山卖了。通常采香人上山,少则五六人,多时十来人一群,在山上营地,一住就是十天半月,要采到足够的香才下山。
越南所产生香的外观很好辨认,就是一般所见的黄皮黑沉。处理好的黄皮黑沉,表面有一层孔隙粗糙的奶油黄色木膜,木膜下就是十分坚硬的黑褐色沉香。由于它的香脂已经结死,闻起来香气颇浓,热天放在室内十分清香怡人,但不能用来品评,除非用比烤蚊香还低的温度慢慢去煨,还能出些香味,否则一旦上火出油,那不但不香,还有一种酸汗味。
越南的熟香以“黄土沉”、“黑土沉”和“红土沉”最为著名。这是因为它们分别出土于不同地区的土壤中,而有这些不同的名字,事实上,它们确实在气味上也有很明显的不同。黄土沉出土于黄色土壤山区,以香甜气取胜,其本身的色泽也为土黄色,肉多而少皮,芯骨稍软。可以分为三级,最差的一级为“黄土片”,就是古人所称的“黄熟香”或“速香”,都是黄土沉的熟香碎渣,或是含油脂多的未腐树皮。最大块的约有拇指大小,其中杂质甚多,不能入品,但打粉后用来制各式线香或是焖香,气味甚甜,有烤蔗糖的味道,如果不用焖香法直接烧烤,往往会有阴沟水或是霉臭的棉被味。第二级的黄土沉香,呈大块腐木状,这种大材小的如拳、如手,大的也会超过10公斤以上。通常这类黄土沉只是以造型和重量取胜,上面的香味不一定好,而且大材往往一身数味,且相当松软,完全干燥后一拿就碎为粉末,买这种黄土大件,气味、密度和重量,都和价格有关。
最高级的黄土沉又称为“越南黄油”,它不但油脂多甜味也好、密度也高,这种都是从二级大材中选出来的,可以入品,价格当然较高。
“黑土沉”顾名思义出于阴湿的腐质黑色沙土中,香皮表面颜色愈黑愈凉,黑土沉的味道以清凉气取胜,是沉香中凉意最好的一种,清烟远嗅尤佳。黑土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含油脂多的未腐树皮,又称“黑土皮子”,这种皮子若皮厚脂多的,也可以入品,但为数不多。一般的薄皮子,通常都是用来打粉,黑土皮子粉的烟气十分怡人,很像切开的香瓜或西瓜,清凉中带一股淡淡的甜意,玩家戏称之为“西瓜皮”和“香瓜皮”。这种皮子粉,也是配香、焖香极好的材料。至于成块的黑土沉,市面并不多见,近来更是稀少。一般的大小如指、如掌,色黄易脆者不佳,应挑选色黑质坚者,勾选完毕,将心材另行存放,品香前泡水一夜擦干备用,则清凉怡人能去阴沟水味。黑土沉如果有大如手臂的,就是个中极品了,而香气则以连皮带肉者最好。不过黑土沉香不宜久品,其凉气易使人昏闷,但在隔换香品时,则是极佳的间隔香料。
红土沉则出于红土区山林中,香材为红褐色,去除外面腐肉后,木心为紫褐色,甚难下刀。红土沉的香气浓烈,甜中带点辛辣,又有些杏仁气味,嗅感十分丰富。红土沉最大材的不过手臂粗细,小山羊角大小的就已相当珍贵,就是理香削下的外表腐肉,其香味也很足。通常材体愈大,品级就愈高,小片的价钱当然是论斤两,但大块单件的价格,就不一定只按斤两来计了。在越南沉香中,红土沉的价格最贵。以往能品到红土沉香,就算是很难得的了。
越南除了上述三种熟沉香外,紫棋楠也是特产之一。越南紫棋楠肉质红褐色,口感则麻涩有苦味。油脂高而均匀者为上品,从外观上可分为两种:一种肉质灰紫色呈板片状;一种肉质红紫色,呈丝条扭曲状。
灰紫色的板片紫棋极为少见,可称为紫棋中之绝品,其初香气味淡雅有花香,五六分钟后转为令人难忘的浓烈甜凉本香味,尾香则有杏仁乳味。而红紫色扭丝状紫棋楠,初香也淡雅有花香气,本香温厚香醇有杏仁香但无凉味,尾香味有明显的乳香。这两种棋楠都很美好,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灰紫色的板状棋楠,这也是棋楠中的一霸,其身价绝对可以与海南的极品绿棋楠争锋,而红紫色棋楠则较多见。由于这种棋楠在出土时的湿度很大,使它在外观上和尚未干透的软红土沉有些类似,而香味又都带有杏仁味,所以非常容易使人混淆。总之,棋楠香味前后会转变且有乳香,红土沉则不会,应特别仔细分辨,否则不但亏钱还会闹笑话的。由于越南的胡志明市是一个香木的集散地,所以市面上所卖的,除了本国的越香外,老挝、高棉的香木,在此地也不少,买香时应有所分辨。
星州鹰木沉香
星(新)州香是东南亚华人圈,对在星(新)加坡集散香木的统称。新加坡早先为马来联邦之一州,所以华人习称之谓“星州”,它也是南洋最重要的商埠。这里的香木,以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所产的“鹰木”为主,也有少量的高棉“壳子香”,主要为伊斯兰教地区和日本香道所用。
植物学上对此地沉香木的称谓是鹰木(Aquilaria crassna Pierre.),它结的沉香,外表看来在灰褐色木肉中有一丝丝的黑线,很像老鹰的翅羽色,所以称为鹰木。这种生长在赤道地区的瑞香科植物,因为气候的关系,其木质部分树脂腺的演化,和中南半岛的有所不同,最大的差别在树干肉质的颜色比较深,树脂腺也更为明显粗大,因此一旦结香时,往往结得很大块,所以香木的量大而气味稳定。此外,由于赤道地区的日照长而雨量充足,季节变化不大且树木生长快速,所以香结得不会太密太硬,不像其他地区生产的沉香,往往硬如铁石很难再加工处理,或者质量气味变化太大,不容易在气味上给予固定的名称。所以星州沉香的这种香味稳定、木质松脆容易劈成小片以及产量又大的特性,就非常适合中药界和日本香道的需求,日本香道中,除了“罗国”、“真南贺”是高棉香之外,其他的“佐曾罗”、“真南蛮”、“寸门多罗”和“伽罗”都是鹰木香类。因此星州香不但是日本香道沉香最重要的来源,同时也是海外各地中药铺中最常见到的药用沉香。
由于产量大而稳定,所以星州的鹰木香,在沉香市场上的价格也最便宜。但一般而言,鹰木的香气不像中国和中南半岛所产沉香那样清香甜凉,而属于沉郁厚重的路子,香味好坏的差别极大。一些品级不高的香,气味浅淡还算好的,只有在用来煮沉香水时,汤水气味还有些沉香味。有些恶劣的则带有恐怖的腥膻味,有时不幸闻到,真恨不得把鼻子挖掉。
星州鹰木香的种类,除了日本香道中的各种不同名称外,也出产很好的红棋楠和金丝棋楠。金丝棋楠(佐曾罗)是鹰木沉香中色泽最浅的,黄褐色中带有褐色丝纹,所以美其名为金丝,它的气味在鹰木中最为清雅。而红棋楠 (伽罗)则油脂腺十分细密,香结得也很硬实,最好是锉成细末来品评,则别有一种南国风情。
大戟科台湾沉香
大戟科和瑞香科一样,也是一种木质十分松软色白的亚热带植物。台湾大戟科植物可以结出沉香,是早在15世纪就知道的事。在18到19世纪时,台湾是很重要的香木出口区,除了沉香木外,还有台湾原生樟科植物:香楠树和红楠树的树皮所打成的“楠仔粉”,都是当时向海外出口的重要制香原料。后来一方面由于香木大量砍伐而日渐稀少,一方面大陆移民对田地的需求殷切,不但海岸湿地成了鱼池,连山坡地都开发殆尽,台湾原生香木几乎无处生长险些绝灭,采香业也为之停止。加以清末由福建移入台湾的制香业者,其所用制香原料习惯由越南和南洋进口,而不用台湾本地的沉香,否则今天肯定已经见不到台湾的原生沉香了。
大戟科植物目前所知有30多种变种,而沉香属树木,在小小的台湾地区就有四个不同的亚种,分布在不同地区。
第一种:原生于600米以下的中南部山坡地,学名为“台湾沉香”(Excoecaria formosana Hayata.),是在1913年被日本人早田文藏登录上植物学的。它通常呈小灌木群生长于山坡上或山脚下,叶子为长椭圆披针形,两端尖,波状或粗锯齿缘,近对生,叶薄,长7~10厘米、宽2.5~3.5厘米。
第二种:生长于台湾平地,俗称“红背桂花”,园艺用名称为“青紫木”(Excoecaria bicolor Hassk.),越南为其原生地,在1912年被登录。它为叶对生的小灌木,叶端尖如小尾,长4~8厘米、宽1~2.5厘米,叶面绿色、叶背为紫色,叶缘为齿状。
第三种:生长于海岸湿地,与红树林共生的常绿小乔木,俗称“水贼”,又名“台湾土沉香”(Excoecaria agallocha L.)。西方植物学家早在1451年就登录了这种植物,而在台湾则是1763年被发现的。叶为椭圆形、互生,长5~10厘米,全缘或波状缘。花单性同株,蒴果球形三室。早年记录在基隆及淡水河口均有生长,但目前只见于嘉义以南的海岸红树林中。
第四种:称为“川上沉香”(Excoecaria Kawakamii Hay),为兰屿和绿岛的特有种,是1913年由日本人川上泷弥所登录的。笔者所见均为岩石间的长绿小乔木,不知若在生长条件良好处,会长成多大?它叶子丛生于树枝顶端,倒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2.5~3厘米,叶基尖小、边略反卷,在外观上和它在台湾岛上的堂兄弟,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样子。
大戟科沉香树的英文名Excoe-caria,源自拉丁文的“瞎”(Excoecares)字,这表示古代西方早已知其树汁会导致眼盲,这是在台湾采沉香时必须特别小心的一点。和其他地方的沉香树一样,台湾野生的大戟科沉香树结香的原理,也是树干外伤受霉菌感染的结果。依笔者在台湾南部实地采香的经验,“台湾沉香”和被称为“台湾土沉香”的“水贼”树体最大,沉香结得也较多。
台湾大戟科植物所结出的沉香,可分为四类,其中一类为生香,熟香则可分为三类。生香采于活体树枝断裂伤口处,新伤不会有香,一定要伤口愈合完全的,才会结香,香为红咖啡色,在黄白色木质中,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台湾熟沉香都是发现于枯死数年的枝干中,这种枝干在采掘到以后,于干上有伤、节的部分,先去除腐皮和白肉,只要呈土黄色或棕色的木质,都是有结香的现象,这种变色的部分就是三级香。若能在其中找到一种呈片状的绛红色香,就是二级香了,这种香通常香油结得很硬,非常难以下刀;而一级香则都是在腐树干中结成块状的香,呈深褐色。在表面上可以见到清楚的一丝丝香脂腺,下刀松软油脂很高。
台湾沉香气味受环境影响很大,这使我想到越南不同地区所产沉香气味的变化,也是如此。因为这些香树的木质都很松软,往往很容易吸附环境中空气、土壤和水质的气味,这些气味会成为树干中的本味,就算是变为沉香,木质的本味仍在其中永远不会消失,这应该是同一种树木,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会结出不同气味沉香的原因吧。譬如在台南的四草和屏东的东港,那些在渔船油污严重沟渠中采的沉香,就全是臭油味,令人十分扫兴。
没有污染的台湾沉香,一般的生香和熟香气味都十分清新柔美,略带一点甜味,和海南、两广莞香树生香的香气类似。也可能是笔者所收集到的台湾沉香,还不够全面的缘故,气味特别好的台湾沉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过。台湾地区有不少香木玩家,其实可以花一点心力在台湾沉香树的保育工作上。就笔者这些年在台湾访查的结果发现,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植物园中,虽然种植了香树样本,但不仅植株太小、太少,而且把几种香树的品种也搞得不清不楚,所以可以研究探讨的空间还很大。其次,在台湾中南部山区、丘陵地600米以下的原生林中,应该还可以找得到老沉香树,尤其是屏东山区的希望最大。至于海岸地区的“水贼”沉香,凡有渔船进出停泊的河口,所产沉香多不可用,只有鱼塭和湿地的老树上,所结的香,没有杂味方可品评。
美越战争期间,台湾地区和南越政府有深入的来往,其间南越政府曾将相当数量的“国宝”蜜香树苗赠予台湾,后来辗转交给彰化县政府处理,如今已在台湾中部山坡地有大量种植,只是台湾种植的越南蜜香树,最多不过30多年的树龄。笔者虽然目前尚未见到成功结香的例子,不过这些越南蜜香树,既然已在台湾落地生根,总有一天,也会成为台湾沉香的一种,则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在此先带上一笔,有待后人再予补述。
(本文图片来源于刘良佑著作《香学会典》)
(文 / 文 刘良佑) 越南民族沉香树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