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女的信徒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学生时代值得怀念的细节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在智商健全的情况下轻易相信陌生人。
上高中时迷上侦探小说,那时每看完一本就要上贴吧发一篇分析推理帖,以安放我那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和脑细胞。S是贴吧的吧主,作为吧主的她非常称职。她几乎帖帖必回,并且常在回复的自言自语中达到情绪的高潮,同样喜欢自言自语的我,很快和她打成一片。
当时出版市场并不发达,很多经典小说如《希腊棺材之谜》、《毒巧克力命案》都还得去网上淘半个世纪前的旧版本来看。那时我们都是和卖家互留联系方式,然后用邮局汇款的方式来完成交易。后来和S聊起过这件事,惊异地发现我们都有过相同的购书经历,而且庆幸的是,我们都未曾受骗过。即便现在偶尔想起这件事,依然觉得享有共同精神食粮的君子之交纯洁得好似石头上的清泉。那时的我们,除了欲求不满以外,还常常精神空虚并亟须证明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在一些网上的点名游戏里,将自己的本我自我超我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们会根据对方在点名游戏里给出的信息,无休止地推测和臆想,然后在心中为对方勾勒出肖像。从点名游戏中我知道,S最喜欢的女明星是D,她理想中自己的形象,就是有D那样的眼神、D那样的笑容和她那样坚守爱情的纯洁信念。
后来我上大学了,和她的友谊也发展到了线下,只是那时已经不太会去网上淘绝版书了,如果我们想看的书恰巧对方有,我们就邮寄给对方,看完后再邮回来。上了大学后的我已经意识到了钱的重要性,开始学会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即便如此,我还是会出于本能地为这个素未谋面的朋友支付自己原本就不宽裕的预算。她也从来没和我计较过,每次寄书过来的时候,还会夹一张自己做的卡片。
我们除了偶尔给对方寄书和明信片之外,也会在手机短信中诉衷肠,我们谈理想谈爱情谈人生。S在一个中部小镇的中学当历史老师,她会义愤填膺地告诉我,和她搭班的老师为了自己的教学业绩,在监考的时候给学生递小抄。教师是最神圣的职业,她恨恨地说。我也顿悟为何她会如此迷恋D纯洁的气质。
后来在一次闲聊中,因为一点很琐碎的事情,她把我拉黑,当时的我已经被考证书和奖学金占据了所有精力,无暇关心其他事情。她就这么风过无痕地消失在我的记忆中。直到前阵子女明星D爆出了出轨事件,大家在一片愕然中目睹着她和昔日爱侣互相口诛笔伐,甚至有D昔日的“粉丝”感慨,居然被这个女人的无辜表象骗了那么多年。我才在这时又重新想起了素未谋面的S。我们都败给了自己脑海中的幻象,无论是“粉丝”脑海中的D,还是我和S心中的彼此。
(文 / 阿之) 信徒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