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假货泛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以前,农村做饭是烧柴灶。但柴灶易产生柴灰,不卫生,夏天做饭又热上添热。所以,这些年老家村民们纷纷购买了燃气灶。然而,几天前我回家,父亲使用才买一个月的燃气灶做饭时,却怎么也打不着火。好不容易打着火了,火控又失灵,调大火变小火,调小火变大火,做完饭后又关不了火,只得关掉燃气总阀。父亲气愤说,还是名牌“老板”燃气灶呢,这么差。我仔细一看,好气又好笑,这确实是“老坂”燃气灶,不过,此“坂”非彼“板”。
事实上,不光是电器类物品,在老家农村,其他商品,也是假货泛滥。去年夏天,我回家忘了带洗浴用品,在镇上买了洗发露、沐浴露。然而洗浴时,洗发露在头发上形不成泡沫,还黏糊糊的很难受,洗不净头发。沐浴露也达不到洁身效果。我细看,“飘柔”洗发露成了“漂柔”,“玉兰油”沐浴露,成了“王兰油”。而经我了解后还发现,“康师傅”成了“康帅傅”,“娃哈哈”变成“娃恰恰”,“海飞丝”成为“梅飞丝”,不一而足。几乎可以说,老家农村的商品、饮料,只有啤酒是真品,日化品只有洗衣粉和香皂是真品,其他皆是“山寨货”,虽然价格确实比真品要便宜一些,然而口感、使用效果等,确实很不好。
我问父亲,既然在商店买到假货,那乡亲们为何不找店主维权换赔?父亲说,都是乡里乡亲,大家很难为几元十几元翻脸。何况,别的商店也都卖假货。再说,店家进货,似乎也只能走假货渠道。乡亲们呢,也贪图假货确实比真货要便宜些。而饮料等假货,即使口感差些,反正也喝不死人,就不怎么计较。而村里,即便有与“假货”较真的老何等村民,也只能是杜绝在老家镇街买商品。老何老两口,每月都会坐两小时公交车去县城,一次性买够一个月日用品。就这样,老两口还担忧:到时年纪越老了,走不得远路该咋办?
我心中慨叹,前些年城里房价飞涨,打工在外,在城里买不起房的我原本是打算回老家镇上买房子。可是,城里买不起房,老家又不能安居,何去何从?唉,真心希望,乡民们维权意识能提高些,政府管理部门也做好打击和监管工作,消除农村假货肆虐的土壤。而我,也才可能安然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
(文 / 重庆垫江 张玉宝) 泛滥农村农民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