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故居的感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前不久,到天津旅游,参观了一批名人故居,所见所闻,颇令人感触。
我们先是来到民国军阀冯国璋故居,这是一幢端庄素雅的奥地利式小楼,曾在1917年担任过代理大总统的冯国璋下野后,就住在这里。该故居是冯氏于1913年购自奥地利工程师布吕纳的三所楼房,占地6.376亩,人称“冯家花园”。“冯家花园”设计非同一般。得原楼后,冯家认为这位奥国工程师在房屋设计及施工方面技术高超,因此又委托他在此楼前方再设计建造新的住宅楼,为砖木结构的三层楼,共四座,连同从前的三所小楼,共计110间,建筑面积达到4661.29平方米。与“冯家花园”仅一街之隔,还有一幢袁世凯故居,据说,两届民国大总统将住宅建得如此之近,且全国仅此一处,可能是方便二人议论国事。
冯氏故居环境幽静,四面采光。从清晨到黄昏,阳光自不同方位洒进来,从每一种角度体验,都有别具一格的美:清晨的东边客厅,全家人可迎着朝阳,享受温馨的早餐;正午的滨河阳台,迎着河风轻抚,可以充分感受城市气息;午后的四个西部厢房,则可品着下午茶,尽享闲的氛围,以及夜的蔓妙。工作人员介绍说,冯国璋的曾孙、著名相声演员冯巩,曾在西厢房里度过九载童年时光。而今的袁氏故居和冯氏故居,已被改成高档餐厅,袁氏故居极少向普通人开放,冯氏故居则开始接纳平民,让南来北往的客人领略一番总统之家的奢华。那一个秋后的正午,我与友人在一楼餐厅内,点了一盘红酒焙鱼及一份特色宫保鸡丁,菜的分量很少,价格却高得离谱。和我们一样,不少选在这儿就餐的外来客,只是为了体验一番贵族生活。也许,正是这不菲的收入,才让这些历经百年的故居,仍然可以开门迎客。
距冯、袁故居不远,还有一处梁启超故居,现已改造成纪念馆。较之冯、袁故居,无论是建筑档次还是参观人数,都要冷清许多。我们即将离开的时候,才看到一对青年夫妇在门前张望,面对10元一张的门票,脚步又有些停滞不前:“不就几间旧房子吗,还要掏钱,不看了。”见此情形,纪念馆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这儿是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梁先生在这里写出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青年夫妇有些尴尬地回答:“对不起,我们不清楚什么冰室,只是看到有这么一家纪念馆,有些好奇,所以⋯⋯”工作人员赶紧改口:“林徽因你们知道么?民国有名的美女、才女,就是梁启超先生的儿媳妇。”青年夫妇还是摇头。见工作人员一脸失望的模样,我于是上前帮着解释:“周迅你们知道吧?”青年夫妇眼睛一亮:“知道呀,她是著名演员。”“她和黄磊主演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你们看过吧?”“看过,周迅演的电影电视我们都喜欢看。”“林徽因,就是《人间四月天》里周迅演的那个主角啊。”听我这一介绍,青年夫妇恍然大悟,当即松松爽爽地买票进去参观了。
一方面,纪念馆要抓收入,另一方面,很多游客不熟悉历史,不愿意掏钱,对此,最尴尬的还是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我们虽然守的是梁启超纪念馆,可打得最多的却是他儿媳妇的牌。今天,您还让我们学了一招,有时还得靠影视明星来拉人气。”他们说。
(文 / 湖南永州 蒋平) 感触故居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