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住宅

作者:黑麦

“消失”的住宅0(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 )

隈研吾所著的《负建筑》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设计出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和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伏贴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经历了过日本泡沫经济的冲击后,隈研吾曾经的强建筑观发生了转变,他认为“消失的房子”或许更经得起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失去安全感的现代人感受到传统建筑的温情和柔性之美。那时,他开始从关注大建筑转向小建筑,特别是住宅的研究和实践。他反对安藤忠雄。当隈研吾还是建筑系学生的时候,他的前辈安藤就已经凭借自己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扬名了。推崇的热忱背后,还有一双批判的眼。在隈研吾看来,混凝土这个封闭的形式让人觉得“呼吸不畅、身体拘束”,因此,他主张使用,“和纸”、竹子、木材、玻璃、泥砖等,自然材质。他认为这些材料才能打造让人的身体真正舒展的建筑,“材料的使用已经远非解决功能,也是在构建一种情感”。

对于隈研吾来说,居所会反映出个人的生活态度。他至今仍旧住在位于东京的神乐坂,这个地方依然保留着日本东京100年前街道的风貌,隈研吾觉得这里充满情感,因为他用大量的自然材质修缮了顶楼花园与屋内空间。然而,他并未对房子的外观做出修改,面对一切“耀眼”的装饰,隈研吾似乎早就学会了做减法,他觉得“真正的居所要把外界赋予的精美包装纸一层层卸掉”。因此,不张扬,不卑不亢;关照生活的初衷,从建筑本位和单体层面都回归生活;造就以人以生活,而不是以建筑为中心的场景,成为隈研吾创建住宅项目时的“情感原则”。

“水樱桃”(Water Cherry)住宅是隈研吾两年前完成的住宅项目,它坐落在一座自然公园的悬崖顶端,站在住宅的阳台上,即可以俯瞰整个东海岸的美景。选址似乎至关重要,由于建筑本身对于环境具有侵占性,隈研吾总会对具有较好风景线的项目反复考量,它认为这些建筑需要有特别“友好”的外观和功能,才能符合“负建筑”的基本需求。

“水樱桃”由一系列坡屋顶体量组成,这些空间由一条室外步道连接,在建筑与自然水景间建立了强有力的关联。极其纤细的金属框架和步道以及没有主体建筑的分散式空间布局创造了一种轻盈漂浮的感觉,立面装饰有宽敞的透明玻璃,反射了天空和周围树木,让建筑好似消失在水平面上。屋顶飞檐底部和户外平台装饰了一层轻薄的木板,木平台被单独的榻榻米和室打断;在房屋内部设有纸拉门和花纹天花板。这些设计让居住者无论在户外还是室内都可以毫无顾忌地观看风景。隈研吾特别强调:建筑物体量小并非就是负建筑,有些别墅虽然体量小,但是外形张扬高调,依然给人以压迫感,也仅仅属于强建筑一类了;负建筑不应该只在视觉上符合外界环境,它的功能性亦不能过于“人为”,当居住者穿过建筑时,他的观感应与外界一致,这能够说明建筑的“融合性”。“负建筑”的根本意义是“适宜的建筑”,他希望设计出的建筑并不突出,设计建筑即消除建筑。他总是用“龟老山展望台”举例,他认为那是自己的“隐形建筑”代表作,龟老山展望台本身是一个切口,隈研吾将山顶切开,重新将它推回到原始的山地状态,将这个切口埋入地下,从山顶看起来,展望台就是山谷中的一道裂缝,也可以从中看到濑户内海的全景,从山下看,瞭望台彻底消失,加上植被,游客也只能看到山本身。隈研吾《自然建筑》一书中写道:“展望台属因地制宜,那样的地理环境也会对建筑的成品造成影响。”

“消失”的住宅1( 隈研吾设计的“水樱桃”住宅 )

隈研吾似乎喜好依山水建房屋,在湖边住宅、莲屋等作品中,他都将自然景观变成屋内窗景的主要构成。周围的水汽,恰好让这些住宅处于“仙境”之中,为了捕捉住宅的这一特色美感,隈研吾用倾斜的墙壁穿插中央,将住宅与湖水、植物融合,将房屋的开口慢慢导入到住宅之中。隈研吾认为,建筑最终要成为一个不断变化的现象,随着气候、季节、地点不断变化。我所探究的是一种不可以追求的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的需要,不刻意追求占有欲的前提下产生的建筑模式——即伏贴于地面,在承受外力时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

“消失”的住宅2“水樱桃”住宅由一系列坡屋顶体量组成

“消失”的住宅3木平台被单独的榻榻米和室打断 

“消失”的住宅4立面装饰有宽敞的透明玻璃

“消失”的住宅5极其纤细的金属框架和步道创造了一种漂浮感

“消失”的住宅6

“水樱桃”在建筑和水景区建立了强有力的关联 住宅消失建筑设计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