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儿的一错再错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歌儿是“90后”,我家在村东头,他家在村西头。在歌儿上初二时,他父亲就病逝了。一年后,母亲改嫁。这一晃就过去了好些年。上周末,我给家里打电话,聊起歌儿的近况,婶婶告诉我,歌儿因为盗窃被判刑3年,现在还在监狱里。我先是吃了一惊,但很快又觉得并不意外,因为歌儿成为孤儿后,人生路上没有了引导者,没有得到该有的“指点迷津”。他走上歧途,一方面是他不求上进自我放纵,另一方面与周围人的冷漠有着莫大的关系。

初中毕业后,歌儿就没有再上学,他跟随村里的大人一起到城市工地打工。3年后,他带着一笔钱和伤残的腰板回到村里,年纪轻轻就把身体累坏了,再也不能干重活了。这样一来,他很快坐吃山空,面对一贫如洗的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勤劳致富,而是偷鸡摸狗。歌儿多次把贼手伸向了邻村,但很快,他就被村民逮了个正着——那天晚上他趁着夜色,翻墙潜入一户人家院子里,看准了院里停放的摩托车,在打开院子木门时,声响吵醒了正在熟睡的主人。主人把歌儿捆住就是一顿毒打,歌儿跪地求饶也不肯停手。天快亮时,歌儿被赶来的警察押往派出所,行政拘留了5天。

经历了一番“苦难”后,歌儿决定金盆洗手。可是,没人再相信他。只要他在村里出现,大家都会远远地躲开。有一天中午,我特意到歌儿家里看他,他竟还没有起床。歌儿很沮丧地告诉我,他不打算努力了,干脆破罐子破摔。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劝他不要泄气,做好自己别管他人就是了。后来,听说歌儿曾在镇上找过两份工作,但都很快被炒了鱿鱼。第一份工作是在镇高中后勤部打杂,他上班后的第三天,后勤部领导不知从哪儿听说了他是个“不干净”的人,就不由分说把他轰走了。第二份工作是在镇政府收发室当收发员,歌儿一直干得好好的,可有一回他给办公楼派送报刊信件后,一间办公室的纸箱不翼而飞,据说里面全是值钱的物品,人家马上猜测是他干的,理由是他有前科。最终由于缺乏证据,他得以脱身,但也只好卷着凉席回家了。过了几天,真相大白,纸箱没有丢失,只是被另一间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搬了过去,没打招呼。我觉得歌儿蒙受的冤枉让他太憋屈了。

我刚参加工作时,还和歌儿保持着联系,不是打电话就是QQ聊天,歌儿常向我诉说苦闷的事,譬如村里人怎么排斥他、无论到哪里都有人戴着有色眼镜瞧他等,更让他伤心的是,他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坏形象”。后来,由于工作忙等原因,我和他渐渐联络少了,再后来,他换了手机号,我们就再也没有了往来。没想到,他竟然重操旧业,一错再错。

歌儿最后自暴自弃,或许更多的是“走投无路”吧?!

(文 / 北京  姜晓秋) 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