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爱

作者:李东然

梅里爱0( 乔治·梅里爱 )

2012年的奥斯卡评奖季里,横扫11项提名、5尊奥斯卡小金人,以及金球奖最佳导演奖的《雨果》无疑是当年最热门的影片之一。《雨果》是69岁的马丁·西科塞斯所拍的“儿童影片”,放下《出租汽车司机》、《穷街陋巷》、《愤怒的公牛》、《纽约黑帮》那样的男性故事,西科塞斯解释《雨果》是自己试图从12岁女儿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所以改编自布莱恩·塞尔兹尼克(Brian Selznick)的绘本小说《造梦的雨果》(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2007)。故事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巴黎火车站钟楼里的失去双亲的小男孩孤独的冒险,而这场冒险的终点,正是火车站里看似恶狠狠的玩具店老板乔治和他神秘的电影生涯——一段几乎为世人所遗忘的绮丽的默片影史。

显然《雨果》在评论界收获的一边倒好评并不仅仅为其作为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雨果》的故事背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整个人类历史为火车、机械和时钟所更改的重要时刻。电影里处处可感的是导演对来自那个时代的经典默片的致敬〔《大都会》(弗里兹·朗,1927),《摩登时代》(卓别林,1936)〕,且不乏西科塞斯自己关于社会和电影的现代性思考。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热爱电影的观众而言,《雨果》犹如一封写给默片时代的情书,饱满着对于逝去光阴的情深意重。

尤其玩具糖果店老板乔治的故事线索,虽在童书故事的框架内颇有节外生枝之感,却完整记录了历史上导演乔治·梅里爱人生的最后一段传奇——上世纪20年代,结束了制片厂生意的梅里爱隐姓埋名在巴黎蒙帕纳斯车站经营一间卖糖果及玩具的小商店,他与相恋多年的女演员珍妮(Jeanne d'Alcy)和年幼的孙女玛德琳芮(Madeleine Malthête-Méliès)相守,在巴黎过着平淡的日子。直到20年代末期,巴黎的电影记者们开始注意到梅里爱早年的作品及他隐居的小店,于是再叙了往日的传奇,在普莱耶尔音乐厅(Salle Pleyel)为其电影生涯举办了展映活动,梅里爱自己也曾经在回忆录里写到普莱耶尔的作品展是“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之一”。也是从此,梅里爱和他的默片才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

乔治·梅里爱于1861年12月8日生于巴黎。其父名为让·路易斯·斯坦尼斯拉斯·梅里爱,其母约翰娜·凯瑟琳·舒润,荷兰人。学生时代的梅里爱便拥有强烈的艺术表达欲望。“当他的思绪徘徊于一篇法语美文抑或拉丁语诗句时,他手中的笔已然不自觉地勾勒出了他教授的肖像抑或同学的漫画。如若不是这般,那一定是有座绮丽的梦幻宫或者一处优美的原风光已然展现在剧院场景中了。”约翰·维克曼在《世界电影导演》中说。由于小梅里爱在他的笔记本和课本上乱涂乱画经常受到教师的处罚,10岁的他便开始用硬纸板做“傀儡剧院”。待到青少年时,梅里爱的手艺就已经进步到可以制作更加复杂的悬丝傀儡了。学生时代的乔治·梅里爱富有且贪玩,但他却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特别强调自己所受的正统教育,为的是反驳比如“文盲而已,和艺术毫无关联”这样一类从电影诞生起就与电影人密切相连的指控。

1888年,乔治·梅里爱买下了以舞台魔术表演而远近闻名的罗培·乌坦剧院(Robert Houdin Theatre),身兼剧院老板和舞台导演,沉浸在自己热爱的魔术表演艺术中。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首映时,梅里爱也花了1法郎走进“印度厅”,他马上就被这些“活动的画面”深深吸引,忍不住要拿出2万法郎购买“电影机”,但遭到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回绝。于是,34岁的梅里爱从伦敦的光学家那儿买来一台由罗勃特·W.保尔制作的摄影机,并亲自和两位工程师一起几经改进,造出了一台自己的摄影机,并于1896年申请了专利。

起初梅里爱模仿着《火车进站》和《水浇园丁》也拍出过80多部毫无新意的短片,但与卢米埃尔兄弟绝然不同的是,梅里爱对电影的爱毫无技术智识上的背景,他对电影的全部兴趣起点是剧场,奇幻视觉,因此梅里爱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动用了光学效果、美工、布景、特效、魔术、舞台机关设置、模型等各种手段,来丰富魔幻效果。1897年,他在自己美丽的庄园里建造了电影史上最早的摄影棚。虽然卢米埃尔兄弟作为电影的发明者而名满天下,但事实上乔治·梅里爱才是为法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所公认的第一位伟大的电影艺术家。

1898年再一次放映素材影片时,梅里爱惊诧地发觉银幕上的马车眼睁睁地变成了灵车,震撼之余,梅里爱很快为眼前的视觉奇观找到了合理解释,原来拍摄的时候胶片因故卡住,而再拍时灵车恰好接到了马车的位置上。梅里爱于是茅塞顿开,“停机再拍”电影语言从此诞生。在1899年拍摄的《灰姑娘》中,他反复运用停机再拍技术,创造出了南瓜变成马车,灰姑娘褴褛旧衣幻化成华丽礼服的奇幻情景。

以“停机再拍”为起点,并且在自己多年的舞台魔术表演经验之上,梅里爱很快钻研出“快动作”、“慢动作”、“叠印”、“淡出”、“淡入”等摄影特技,以及丰富的蒙太奇剪辑技巧,是当之无愧的现代电影语言奠基人。

然而和卢米埃尔兄弟截然不同的是,梅里爱的狂热电影热情并不集中在日常生活上,反而他对想象和奇幻未知世界的迷恋远远在现实之上。1902年,梅里爱根据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的两部小说拍摄了世界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正如西科塞斯的电影《雨果》里所描述的那样,梅里爱让一群身穿星相家服装的天文学家去月球旅行,他们坐在美丽女海员搬来的炮弹里,被发射到浩渺的太空,目睹了许多梅里爱自己想象中的奇异景象。这部全片长11分钟的电影,仅那枚射入月球之眼的炮弹一幕,便如一颗炮弹投入整个西方新兴的电影工业,也投入了全人类关于未来的幻想纬度,那是摄人心魄的一瞬。

事实上在1898年,在巴黎的一家叫作“义卖市场”的上层娱乐场所里,因为放映员不慎打翻了电影放映机用的酒精灯,引起火灾,致使200多位上流人士丧生火海,从此电影一度被视为“危险的娱乐”而遭遇重创。加之人们很快厌恶了如《火车进站》那样止于现实记录的活动影像,甚至连卢米埃尔兄弟都对电影的未来丧失了信心。而投资了1500金路易的《月球旅行记》被全世界的电影发行商视若珍宝,梅里爱将故事与电影技术结合,神奇地复活了刚刚诞生就面临危机的电影艺术。

才华和富有使得梅里爱很快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电影帝国。修建在巴黎蒙特路伊的摄影棚如美丽的水晶房子,顶部全是玻璃的,以便拍摄时能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并且利用幕布来调节光的强弱。梅里爱还亲自设计了整套复杂的机械装置,以便随时调度和拍摄那些复杂的场面背景。罗培·乌坦剧院全部用来放映影片,并且就在剧院的隔壁,梅里爱设立了洗印车间和售片场所,拷贝价格定在550法郎。梅里爱甚至非常卓有远见地创立了自己的制片厂体系“明星电影公司”,集制片和发行于一身,定期举办影片发行首映式,还召集发行商们观看,并且亲自设计电影海报,也算是电影宣发模式的初创。梅里爱一手创立了电影商业,也一夜间被自己所创立的电影商业打败。明星电影公司很快被以大资本为基础崛起的“百代”公司挤垮,梅里爱的神话于是陨落人间。那间车站闹市玩具店里,或者正像西科塞斯所解读的那样,梅里爱用自己的苛刻和坏脾气藏住自己对世事的失落之情,越发使人遗憾的是,身为影史上第一位电影艺术家,而他自己却并不知情。 梅里爱

上一篇: 兰波
下一篇: 德彪西与拉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