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马荡的魅力还有多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一个人待在观云台,居室和阳台面对一片茂密的森林,每天6点左右在林中鸟儿的美妙晨曲中醒来,然后早餐。出门上清水湾自由市场买菜,一般来去一个小时足够。上午码字,下午看书,累了,也抬头看看天上的白云,它们变幻着各种有趣的形态,以吸引我这个书痴的关注和欣赏,好像在提醒我,别忘了这是观云台哦。偶尔也邀约几个朋友去爬山。晚上没有电视,也没开通网络,除了下楼与邻居摆摆龙门阵,或者打打小牌,多数时间就是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给在城里战高温的朋友打电话聊天。望着天上的星星和银河冥想,除了思考和调整明天的创作,常常想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西格德奥尔森《低吟的荒野》带引我懂得享受鸟语花香和大自然的清新优美,还有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

三年前我来这里考察,正是骄阳似火的伏天,万州城里正在连日发40摄氏度高温橙色预警,但是从车里出来,虽然没有山风,但我还是感受到苏马荡扑面而来的魅力——凉爽。在阳光下待着觉得冷飕飕的,还去车上拿了一件薄薄的针织开衫披上。三年后的今天第一次来居住,我发现苏马荡变化很大。那条“光灰”的土坯公路竟然铺上了沥青,这条独街常常堵车,有时能堵上两三个小时。然后是街道两旁原生的树木越来越少,人工绿化树和花草蔫趴趴地在哭泣。所谓高档建筑越来越多,大有见缝插针之态,一个接一个崇洋媚外的小区名称,让人觉得不伦不类,看上去视觉很疲劳。最大的变化是,穿上一条很薄的布裙子下车后依然觉得闷热,渴望的那种扑面而来的自然空调感觉消失了,只有在一早一晚还能感觉到这个地方叫苏马荡,是万州人、重庆人乃至武汉人梦寐以求的凉城夏都。

码字的空闲与朋友一起去爬山,发现山顶也在开发避暑山庄,沿途都是被砍伐的树木,还有人工修筑的水泥山道。去与观云台毗邻的山庄看到当地人正开着小三轮车砍伐了一满车的木材,说是种植食用菌卖给城里来歇凉的人,菌种需要木材燃烧高温消毒。去年有一大片本地梨树林,吃过的人都说汁多味美爽口,还有一个能垂钓的鱼塘,今年鱼塘却变成了污水排放的臭水塘,并被开发商用钞票给消灭了。据说整个苏马荡规划避暑人口要达到40万之巨,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万州城区人口。以后不用再去查这里的森林覆盖率,更不用去测量气温,只是心里不知为谁捏了一把汗。

虽说基础设施逐年完善,水管、天然气、蔬菜、猪肉、鸡蛋等目前都不成问题,但是人口增多,植被大量破坏,地表水缺乏,而当地又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土地涵养水分有限,焉知某一天不会因缺水而闹得人心惶惶,有记忆的人都不会忘记去年夏天的水荒。垃圾和污水怎么处置?公共体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通讯传媒设施规划不说超前,是否跟进?要知道美丽的九寨沟等旅游胜地在这方面是补缴了高昂学费的。

休闲时代发展休闲经济没错,关键是规划者和投资商的环保理念是否具备并身体力行。为什么不规划和要求开发商必须保留沿街1米至1.5米的天然林带?为什么不规划和要求每个小区要保留间隔2米至3米甚至更宽的原生林隔离带?上天赐予的这天然凉城夏都苏马荡的魅力还能存在多久?我无法预计,您能回答吗?

(文 / 重庆 易少宏) 苏马多久还有魅力

上一篇: 好东西(806)
下一篇: 老妈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