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波会”难破俄乌僵局
作者:邹珊( 8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右一)在会晤前相互致意 )
8月26日,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成员国元首、欧盟代表以及乌克兰总统在白俄罗斯首都举行三方会谈。会后,备受瞩目的俄、乌元首会面如期举行。
尽管各方均以“积极”二字评价这场历时两小时的会谈,但普京和波罗申科关于缓解乌克兰危机的讨论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最直接的分歧来自此次会晤的首要焦点——乌克兰东部战局。近日,随着当地战事进入胶着状态,俄乌之间龃龉不断。8月25日,乌军方称有数十辆装甲车和坦克从俄罗斯方向驶来,进入亚速海附近的乌克兰境内,乌方随即对其拦截,并引发了激烈交火。但俄外长则表示对此并不知情。而就在“普波会”举行前数小时,基辅表示在乌境内俘获了执行“特别任务”的10名俄罗斯伞兵,这也是乌方首次宣布在境内俘获俄罗斯正规军士兵。但俄方回应称,被俘士兵虽然的确参加了俄乌边界的巡逻,但误入乌境是由于当地未设标识。此外,前往乌克兰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俄罗斯车队也遭遇了重重阻力。在车队进入乌境内,并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地卸货返俄后,乌方将此举定义为“直接入侵”,西方国家也对此定性为“强行入境”,并表达了谴责。乌方认为,是俄向乌东部分离主义武装分子输送武器的行为煽动了这场战事,而俄方则坚称这是基辅与分离分子之间的问题,自己并未参与。
此次会晤并未软化双方的立场,也未能达成任何原则性协议。“此次会面,最积极的意义恐怕仅限于波罗申科和普京二人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德国外交智库“SSC欧洲”的CEO舍费尔(Sebastian Schaffer)向本刊评价道,“虽然分离主义分子的缺席使得会谈难有突破,但地面战事,以及从中延伸而来的敌对状态也绝不利于乌克兰东部重归平静。”
而在艰难的谈判背后,贯穿整场乌克兰危机的俄乌根本分歧也在持续扩大。两个月前,乌克兰完成了与欧盟的《联系国协定》签署程序。这一“向西转”举动不仅粉碎了俄罗斯希望吸纳乌克兰进入“欧亚联盟”来恢复自己强国梦的计划,若今后欧洲商品经由乌克兰到达俄罗斯市场,还可能给俄经济带来约1000亿卢布(28亿美元)的损失。此次会谈中,普京表示,若这样的事情果真发生,俄罗斯将再度采取贸易手段来应对。“如今,乌克兰领导人与西方国家联系更为紧密了。”哈佛大学政府学客座教授布劳恩(Aurel Braun)对本刊说,“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已向议会提交了一项议案,内容是结束该国政府的‘不结盟’政策,并‘重启申请加入北约的进程’。这项议案一旦通过,乌克兰将被禁止加入任何妨碍其向欧盟靠拢的政治或军事组织。虽然普京的目标是让乌克兰远离西方,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俄罗斯等于将乌克兰推入了欧盟,也许还有北约的怀抱。”
8月25日,波罗申科宣布提前终止第七届议会行使权力,并将在10月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在波罗申科眼中,其中许多议员“即使不是分离主义武装分子的直接赞助者和同谋,也是支持者”。所以,评论普遍认为,他解散议会是为了清除其中的亲俄派势力,增强与俄罗斯抗衡的力量,尽快稳定东部局势。“也许,乌克兰的议会大选有助于缓和局势,但我仍然怀疑,是否真的存在能够迅速终止双方敌对状态的外交解决方案。”舍费尔说,“在短期内,这场已持续数月的危机恐怕仍将无解。” 僵局难破乌克兰东部时政外交普波会俄罗斯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