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机会正在走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彭旭 )
彭旭有20多年投行、证券和基金从业经验,曾任港澳证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银华基金基金助理、华夏证券投资部总经理、中邮基金投资总监。14点58分,距离股市休市还有两分钟,我拨通彭旭手机预约采访时间的时候,他匆忙说正在交易时间,等他开完分析会回电话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9点多了。
他说他痴迷于证券投资,无论牛市熊市,一开盘,他就很兴奋。他曾以“高仓位高周转”的剽悍风格成为基金界的传奇人物,管理的中邮系基金一度创造了单只基金募集突破600亿元规模的神话,也屡次登顶业绩排行的榜首。
三联生活周刊:一段时间,“高仓位”甚至成了你和你管理的中邮系基金(中邮核心成长、中邮核心优选)的代名词,从公募基金转向私募后,操作风格有什么变化,能透露一下现在的操作吗?
彭旭:我仍然是高仓位,我管理的所有产品,从发行后一个星期,就基本上是满仓,而且是长期保持满仓状态。我们所有的产品现在都是在九成五以上的仓位,没有低于过九成五,我们2012年6月份发行了第一个产品,我是2300点满仓的,上证指数一度跌破了2000点,现在2200点,一直到今天我都是满仓的状态。截至今天(8月21日),这个产品是70%的回报率,这是扣掉了我们的管理费和业绩提成后的客户净收益。今年3月份发行的产品到现在5个多月,指数基本上没有变化,我们的平均回报率大概在11%左右。
三联生活周刊:控制仓位一向是被广泛普及的投资策略之一,而你坚定地执行高仓位,这是对股市的信心还是操作的技巧?
彭旭:其实,高仓位并不是问题,如果大趋势不好,那我们就别投资了。但是如果大趋势是好的,我何必在意这种小的择时收益?在美国,九成左右仓位是共同基金一致的做法。基金经理负责选股,而投资者通过择时判断是否应该买入或者赎回基金。对于机构资金而言,根据自己专业的投资分析保持稳定仓位不只是投资理念的问题,还是一种稳定市场的责任,频繁调整仓位那不是也成了一种投机炒作吗?
股市只要不存在国家出现变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依靠仓位战胜市场,我认为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中国依靠仓位取胜市场的只有两个机会,一个是2006到2007年,上证指数一路跑到6000多点,满仓谁也跑不过你,所有的股票都翻了好几倍。一个是2008年,指数从6000点一猛子扎到1600点,一点机会都不会有,你从头到尾空仓,没有人能跑赢你。
三联生活周刊:按照你的说法,大趋势是好的,但是,假如从2007年10月的高点6124算起来,A股市场经历了漫长而惨痛的下跌,而出现经济困局的欧美市场却走势向好。我们怎么认识这样的背离?
彭旭:从人文文化的角度考虑,我们似乎总对自己缺乏信心。其实进入2000年之后中国经济就一直向好,但股市一直在跌,很多上市公司50%甚至100%的增长,市盈率三四倍、四五倍都没人看,都还觉得不行,到2005、2006年,大家恍然大悟,股市从998点一路上涨到了6100多点。
现在面临的问题还是没信心,我们肯定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从目前的改革和发展看,至少是在奔着我们希望解决问题的方向走。我是一个乐观派,我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我去美国、欧洲也转了许多地方,放眼全球,全世界除了美国以外,还有哪一个经济体像中国这样具有活力?这么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么好的基础建设的配套,看传统的金砖四国,有哪个国家能超过中国?印度卫生条件、交通条件,和中国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未来,在全球经济大的运行格局里,有几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能承接全球这么大的制造业、承接这么大的消费?只有中国。
另外,就是过往的10年,房地产吸纳了太多的资本。缺乏长期投资者,大家都愿意买不动产,把房子作为投资工具。但股市,好的公司的股票投资回报率其实不比房子差,但由于我们职业教育不够,大家都认为股市有风险,不愿意进入。这也是因为原来专业机构不多,但现在,专业化投资机构慢慢多起来了,专业化投资管理团队越来越强,研究体系越来越完备,已经具备了一个整个理财市场的专业团队,这种背景下,老百姓开始逐步放心,这个市场就会恢复。
三联生活周刊:从目前的市场看,能判断牛市来临了吗?
彭旭:什么是大牛市,经济高增长,流动性也非常充裕。2005到2007年那个大牛市就是比较典型的,大量的优质企业利润非常好,社会的闲置资本很多,经济又处于飞速增长阶段,GDP都是两位数增长。现在的市场,从我们的角度说,大牛市的条件肯定不具备。股市是由几个简单的元素构成的,流动性和经济增长两块是股市动力的核心。现在的经济还处在探底的周期,GDP增速还是逐步往下找底的过程,要等到探底周期出现明显的稳定,环比开始拐头,那时候才能判断牛市来临与否。
我们说牛市总是在看指数,传统的蓝筹行业银行、石油、钢铁、地产、有色、煤炭、券商、保险等在指数权重中占有绝对的地位,这次200多点的拉升,我认为核心的支撑是10月将要开通的沪港通。
你看银行股跟港股相比较,我们不细分,大概有20%到30%的折价,开通沪港通,国际投资者是可以两边来买股票的,折价率这么高,比如一只股票港股60元而A股只有40元,我一定会沽出港股而买入A股,两边的折价率就要缩小。
国外的资金主要是投资港股,他们投资是有两个条件的,第一就是流动性,没有流动性的股票市盈率是给得很低的。第二个条件就是估值,它对市盈率的条件要求很高。这样筛选后,它基本买的都是我们市场上所称的蓝筹股,沪港通后,两边接轨,如果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那么A股就是要贴近的,如果反过来,那么A股也将会随之下跌。
这次A股底部抬高,我更认为是沪港通带来的蓝筹股股价贴近的过程,到9月底,沪港通开通前,如果银行保险这些蓝筹折价率还有20%,指数还会涨,这跟基本面跟宏观要素分析都没有关系。
三联生活周刊:你既看好大趋势,但又判断牛市还没有来临,听起来有点矛盾。
彭旭:由传统行业决定的指数的牛市没有来临,但并不代表新兴产业没有局部的牛市。创业板中小板走的已经是牛市,创业板从2012年底的585点上涨到今年初的1571点,在全球股市中也是涨幅惊人的。沪深大盘指数虽然没涨,但这两三年很多股票价格翻了好几倍。这是因为中国已经进入到第二个经济周期,传统产业周期已经结束了。
创业板、中小板的行情中有两个结构,是符合双重牛市的条件的。第一,这些股票所在的行业是往上增长的,这些行业都是未来的朝阳产业,都是未来能抗周期的。第二,从流动性的角度讲,扣掉传统行业所占有的60%到70%以上的权重份额,流动到股票的资金对于剩下的行业来说,流动性就是充足的,再加上股票发行节奏放缓,你供给不足就带来股价上涨,市盈率不断提高。然而也必须要谨防的是,明年创业板、中小板供给提速带来的估值水平的整体下移。
三联生活周刊:说说最为你所看好的行业吧。
彭旭:做股票你就提炼最简单的元素,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你就要具备世界核心竞争力。中国的传统行业市值是强,但不具备世界竞争力。我们要选对行业,首先是要寻找将来有可能具有世界级的竞争力的行业。第二,盯着内需,看政府下一步要投什么,再就是消费升级,看老百姓新的消费增量在哪里。
你看美国的今天,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会比照美国来。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也已经在走向结束,你可以分析经济的第二周期美国领先世界是哪些行业,医疗服务业,美国的几大医药公司利润是有目共睹的。高端装备制造,欧洲经济危机时候,德国股市最强,因为它的制造业全世界领先,具有世界核心竞争力。还有就是文化传媒产业,一部《阿凡达》,全世界赚钱,我们现在的电影就是在国内,走不出去。这些都是轻资产,但凝聚了很多高科技的元素。第四个就是高科技产业,微软是第一波,苹果是第二波,特斯拉是第三波,它永远有科技创新,并且一旦创新,就能把全世界干趴下。第五就是服务业,美国的服务业,沃尔玛、麦当劳、肯德基都是全世界的市场,中国是纯内需市场,中国的服务业也要提升,你只有追赶到一定水准之后,才能够走出去。
未来20年的经济周期,我认为就是内部不断提升、贴近世界高端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它代表了一轮新经济周期增长的要素,未来的牛股就在这里。你现在就要找未来能从几十亿增长到上千亿市值的公司,每一轮牛市蓝筹的市值一定会超过上一轮牛市,我相信在未来A股市场上,这些未来中国需要大幅度提升的产业,一定会出现两三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再过10年,A股权重指数类的上市公司也许就变了,不再是银行这些传统行业,因为新经济的上市公司市值已经超过传统行业了,那它们涨就会带动股市上涨。
三联生活周刊:A股市场一直有九成投资者赔钱,只有一成挣钱的说法。作为一般投资者,你觉得我们该不该参与证券市场?
彭旭:从投资的角度看,过往十几年,我们老百姓最喜欢的投资是房子,实际进入2000年之后,中国消费升级的周期进入到了汽车、房子这类耐用消费品,这个特征很明显,尤其是房子,中国的老百姓把它当作投资。过去这十几年,房子的投资收益率什么样,你现在看北京的居民,你问问,几套房子一算,好几千万。过去10年是房子刚性需求增长最快的10年,第二,10年前,你在北京买一套房子,首付两三成,银行给你七八成的按揭,这就意味着,你相当于做了个杠杆,拿30万能买100万的东西,房价涨了5倍,加上你的杠杆,你能不发财吗?这相当于是两轮周期的重合。
过往10年作为老百姓的投资工具而言,房地产是最好的,但我们要看到的是,中国的中产阶层,该有房子的首套都有了,刚性需求已经放缓,现在第二套第三套就已经没有按揭了,意味着你已经没有杠杆了。这种情况之下,房价即使10年再涨一倍,也就相当于你一年只有5%左右的回报,当年房地产有银行给你融资,让你去投资,现在没有了,这个要素是大家很少关注到的。
同时我们要看到的是,券商融资融券、结构化产品等各种衍生品都出来了,你买100万的蓝筹股票,拿到券商去,券商就可以给你放杠杆,你如果是大户,券商就可能给你发个1:2或1:3的结构化产品,相当于券商给了你杠杆。
房市的杠杆没了,股市的杠杆出来了,相当于你拿1000万元就可以做3000万元的生意了,有风险,但房子你当初能预判它这样凶猛地上涨吗?
如果宏观经济见底,股市走出低谷,逐步往上走,未来10年,加上杠杆,我们不用怀疑,股市的投资回报率会远远超过房市。中国人都喜欢投资,都喜欢以小博大,现在是没有信心,一旦大家觉得股市开始赚钱了,这种信心一来,谁不愿意放杠杆,增量的资金就会从券商、银行汹涌涌入。
三联生活周刊:虽然诱人,但股市的风险却是不容忽视的,由炒股而破产的例子太多了。
彭旭:确实,过往的20年,90%以上的投资者是赔钱的,看图形、听消息,今年你赚百分之几十,感觉很牛,但10年再看,你还是赔钱。
金融服务业是一个高端服务业,是高端中的高端,你看美国的华尔街,会聚的是每年最优秀的毕业生。说明这里技术难度是很大的,你要想把金融驾驭好,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配套的。这是凝聚高端人才的行业,你用简单劳动的手法去做,一定阶段可能会盈利,但长远看,你一定是亏钱的。调研上市公司、系统性地研究宏观经济、研究财报、追踪行业动态的变化、追踪公司动态变化等等,个人投资者,你怎么可能实现。
国外的投资者经过了无数次的洗礼后,认识到这一点,最后选择了专业理财,促进了整个的资产管理业务的大发展,中国也会一样,现在散户慢慢在减少,理财产品买的多了,先从固定无风险收益品种做起,但无风险收益的利率是在下行,无风险收益无法达到保值增值目标的时候,你只能去做新的理财,股市是个选择,但你应该选择最适合的投资管理人去帮你管理资产,这是个必然的大趋势。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能作为投资依据)
(文 / 庄山) 机会走来经济股票基金仓位投资彭旭正在中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