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来需要我的双腿”

作者:张斌

“我未来需要我的双腿”0( 1914年,迪克·威廉姆斯(左二)和卡尔·贝尔(左三)等在参加戴维斯杯赛前合影 )

整整100年前,1914年的秋天,美国全国网球锦标赛在罗德岛举行,这项赛事在一年后就迁移至纽约城中举行,直到1968年进入“公开赛时代”,转身成为如今美国网球公开赛。人们记住1914年的美国网球,不是作别罗德岛,而是迪克威廉姆斯击败志在卫冕的麦克洛林赢得男单冠军。时至今日,美国依然认定迪克威廉姆斯是体育历史上最伟大的复出者,恰逢今年美网开赛,讲讲百年前的一段传奇再合适不过。

在公开资料中,迪克威廉姆斯是不折不扣的美国网球选手。1891年,生在日内瓦,父母是费城人,与国父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实在亲戚。在父亲的熏陶下,迪克12岁开始打网球,20岁夺得瑞士冠军。一年后,迪克揣着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随着父亲准备回美国,先参加全国锦标赛,再去哈佛报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麻疹,让迪克与父亲不得不推迟行程,当时他们曾经觉得因病得福,有幸可以赶上“泰坦尼克号”的首航,迪克的特等舱船票编号是PC 17597,票价76英镑。

1912年4月14日深夜,威廉姆斯父子被巨大的声响和晃动惊醒,船体缓慢倾斜导致舱门无法正常打开,迪克拼尽全力撞开舱门,救出一位在船舱中惊恐万状的乘客,没想到当即遭到了船上管家的申斥,威胁要控告他毁坏财物。就在那一刻,人们还不知道一场巨大的灾难已经从天而降,这一细节也被卡梅隆导演呈现于《泰坦尼克号》中。

作为700多位生还者中的一位,迪克几十年间并不愿意将劫后余生的经历讲给家人听,因为他亲眼目睹了父亲和其他一些乘客就在自己身边被垮塌的烟囱重重砸死,冲击波将他幸运地推向了船舷一侧,落入海中。冰冷海水刺骨异常,迪克游了一会儿奋力将鞋脱掉,并脱下了身上的皮大衣,爬上了一艘涌入了不少海水的救生艇,在冰冷的海水中跪了几个小时。就像电影所演,寒冷夺走了很多在海水中漂浮的生命,迪克所乘的救生艇上30多人只活下了11个人。看着“泰坦尼克号”在不远处沉没,感受着身边人身体的僵硬,迪克在地狱中走了一回。日后在写给1958年版《冰海沉船》编剧的信中,迪克写道:“船头迅速下沉,船尾高高扬起,三个巨大的螺旋桨和舵在夜空的映衬下清晰可见。巨船沉入海底的一瞬间,没有任何声响,也没有掀起风浪,就这样什么也没有了。”

上得岸来,死中得活,迪克察觉自己双腿冻伤严重,医生冷冷地建议,要想活命,就截肢吧。迪克想了想,答复说:“我未来需要我的双腿。”经过3个月的隐忍,迪克终于可以起身艰难地挪动脚步,双腿算是保住了。

1914年,迪克如愿参加了全国锦标赛,第四轮比赛的对手名叫贝尔,年长他5岁,当年居然还是日内瓦赛艇学校的校友,但彼此并不认识。更具传奇色彩的是,贝尔也是“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两人直到这一次交锋才知道都是从地狱走过一遭的人。贝尔成名更早,当年踏上“泰坦尼克号”是为了追求一位可爱的姑娘,在同一艘救生艇中侥幸逃生之后一年,两人成婚。关于贝尔的逃生还曾引起长时间的非议,指责他没有男子汉气概,不该在妇女儿童前登上救生艇,但在当时确实不少人确信有足够的救生艇可以拯救所有人。

战胜贝尔后,迪克最终顺利夺冠,1916年第二次捧杯。1920年,迪克还曾得过奥运会金牌和温网混双冠军。在日后的戴维斯杯赛,迪克与贝尔这一对幸存者合作参赛。当年的网球时代还是纯业余性质的,两人在打球之余不约而同选择了投资者的职业角色。1946年,贝尔辞世。22年后,迪克作别。一生无憾。 双腿未来网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