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骑士》情结

作者:朱伟

《乡村骑士》情结0( 歌剧《乡村骑士》剧照 )

每次到国家大剧院听歌剧,总会由衷感叹大剧院开院以来的成就。一个国家级艺术殿堂,安德鲁只赋予了它美丽的外表,是陈平与他的团队为它赋予了令我们都感到骄傲的内容——仅用了6年,不仅使它成为全世界各大乐团、著名歌唱家与演奏家亚洲巡演越来越重要的落脚地,而且极具眼光地走出了一条坚实的、自己的歌剧院发展道路。在高雅艺术类型中,歌剧可谓是艺术殿堂的支柱,它涉及导演、舞美、服装、灯光、乐团、合唱团、独唱演员等多重要求,因此呈现一部歌剧之完美比任何演出都难。每一个文化大国都有自己一流水准的歌剧院:柏林有德国歌剧院,米兰有斯卡拉歌剧院,纽约有大都会歌剧院,伦敦有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巴黎有巴黎歌剧院……现在,我们的大剧院也有了自己的乐团与合唱团,能在请来世界一流的导演、舞美设计、服装与灯光设计、一流演唱家的同时,慢慢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越来越多的中国歌唱家也正通过海外深造而令人看到希望。在这个前提下,国家大剧院已经拥有了自己一部又一部成熟的歌剧,这真的令人兴奋。

8月,我在国家大剧院听了三部意大利歌剧:威尔第的《弄臣》、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与莱昂卡瓦洛的《丑角》。《乡村骑士》与《丑角》是并列为意大利写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我喜欢《乡村骑士》远胜于《丑角》。我是个《乡村骑士》迷,因此而崇拜马斯卡尼——他靠这部篇幅仅一小时多一点的独幕歌剧,就可跻身伟大作曲家系列。姜文在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以这部歌剧的间奏曲作为叙述的基调,也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这首宁静的间奏曲响起的时候,每每都会令我热泪盈眶。

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1863年出生于意大利的里沃鲁诺,1945年病逝于罗马。他先进入凯鲁比尼音乐学校学习,后进米兰音乐学院深造,是蓬基耶利(Amilcare Ponchielli,1834~1886)的学生。他一生其实创作了十几部歌剧,但盛演不衰的却只有这一部,其他十几部因为听不到录音,也就无从了解。这部歌剧改编自意大利作家韦尔加(Giovanni Verga,1840~1921)的同名小说,马斯卡尼作曲时只有25岁,他当时只是一个乡村音乐教师。他因这部歌剧成名,之后却再没能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最后的命运则是悲剧性的:他在托斯卡尼尼之后,1929年成为斯卡拉剧院的音乐总监,“二战”期间却追随墨索里尼,成为法西斯,在战后审判中,财产被全部没收,最后孤独地病死于罗马一家小旅店中。

一部好的歌剧,要有优美的序曲/前奏曲,感人的合唱,男女主角激动人心的咏叹调,以及以此为基础发展出的重唱,这些因素《乡村骑士》在短小的篇幅中都具备了:它的前奏曲与最后悲剧发生前的间奏曲是一种在宁静梦幻的西西里舞曲中慢慢流淌的感伤,它给了这个悲剧一个温柔的叙述氛围。因为剧中悲剧发生之日是复活节,合唱《天上的女王,快乐吧》是庄严的,也是温暖的,在此背景上,女主角桑杜扎的咏叹调《正如妈妈所知道的》所倾诉的悲愤效果就特别强烈。就剧情而言,《乡村骑士》其实并不脱俗:桑杜扎的丈夫图里杜始终爱着昔日情人洛拉(女中音),这一天趁着洛拉丈夫——车夫阿尔菲奥(男中音)外出两人私通,桑杜扎知道真相后痛心疾首,向图里杜的母亲倾诉,最后因图里杜的抛弃忍无可忍,将真情告诉了阿尔菲奥。阿尔菲奥得知真相后决定与图里杜决斗,最后杀死了图里杜。剧中支柱性的三个唱段,《正如妈妈所知道的》之后是桑杜扎、图里杜、洛拉的三重唱及桑杜扎苦苦哀求的《图里杜请留下》,然后就是图里杜去赴死前唱给他妈妈的深情的咏叹调《妈妈,这些酒好烈》。

在我的理解中,这部歌剧的第一角色是女高音桑杜扎,她有大容量的真挚悲情倾诉,有愤怒的、悲痛欲绝的爆发力,需要宽厚的音域。其后才是男高音图里杜,他的高亢亮丽必须有极美的音色,两个角色的难度都很大。我喜欢的这部歌剧的名演唱,首先是苔巴尔迪(Renata Tebaldi,1922~ )1958年与比约林(Jussi Bjorling,1907~1960)的录音,此时正是两人声音的黄金期。苔巴尔迪的悲情感人至深,有感情暴风雨骤然而降的震撼力,而比约林那种华美中傲人的力量感也是无人能及,这个搭配在我看至今无人超越。其二就是科索托(FiorenzaCossotto,1935~ )与贝尔贡齐(Carlo Bergunzi,1924~2014)1965年的录音了,科索托本是女中音,但她也有汹涌的高音,卡拉扬突出了她悲情的细腻。贝尔贡齐的音色也是无与伦比。在这个卡拉扬指挥的名版后,奥布拉兹索娃(Elena Obraztsova,1939~ )与多明戈合作拍成的歌剧电影,则让我听到了俄罗斯女高音演唱这个角色的魅力,多明戈那时还年轻,声音明显要弱。从奥布拉兹索娃起,似乎用唱瓦格纳歌剧的大号女高音唱这个角色就成趋势了,之前唱这个角色的,如科索托与西苗纳托(Giulietta Simionato,1910~2010),都是著名的女中音。因为好奇大号女高音演唱这个角色的可能性,我还专门买过美国女高音诺曼(Jessye Norman,1945~ )与杰亚科米尼(Giuseppe Giacomini,1940~ )合作的版本,诺曼宽厚的倾述,被图里杜激怒后咆哮般的爆发确实过瘾,但杰亚科米尼没法与她般配。

这次听国家大剧院的《乡村骑士》,导演是意大利著名男高音莫纳科(Mario de Monaco,1915~1982)的儿子,他父亲就是图里杜最好的诠释者之一,尽管我自己不太喜欢莫纳科那种持续激昂的超高音,但他与西苗纳托1960年那版录音仍然是经典,所以小莫纳科会说,无人比他更理解这部歌剧。而舞美、服装、灯光,这个意大利一流团队本是世界各大歌剧院的常客,国家大剧院邀请他们,也就融入了那个最核心的歌剧版图,成为了这个版图的一部分,当今最优秀的演唱者自然而然也就被邀请到了这里——唱桑图扎的乌玛娜(Violeta Urmana)与唱图里杜的德莱昂(Jorge de Leon)都是当今唱这个角色的优秀人选。乌玛娜出生于立陶宛,目前正处于当红期,正是唱瓦格纳歌剧齐格琳德、伊索尔德等角色的那种音域宽厚的女高音,我对比她与奥布拉兹索娃、诺曼的演唱,因年龄差异,其音域资源及爆发力度,真感觉她潜力无穷。而莱昂的演唱正是承袭了我所喜爱的贝尔贡齐的风格。导演、舞美、服装、灯光、合唱团与主唱都与米兰、伦敦、巴黎、纽约走到了一条起跑线上;北京可是已经培养了一批别的歌剧院可能都不能比的,全世界最年轻、最有热情的观众,差的就是一流指挥对乐团台阶的提高了。这时,就需要考虑与环球这样的大唱片公司合作,有勇气拿出中国国家大剧院自己的版本,去和帕尔玛版、科文特花园版,甚至米兰斯卡拉版、纽约大都会版竞争的问题了。

我们经常讨论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其实,反过来,吸纳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化财富,将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家都吸引进来,得到全世界最著名的品牌如梅赛德斯-奔驰的资助,从中诞生中国出品的高雅艺术比如歌剧,可能是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 丑角情结骑士艺术音乐歌剧乡村乡村骑士

上一篇: 增长之患
下一篇: 被误解的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