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的消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我所在的湖北省,2010至2012年的两年间,自然村由15.51万个减至14.8256万个,差不多每天消失10个自然村。何止是湖北自然村消失的速度令人咋舌,民政部统计,2002至2012年,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锐减至270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万个,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消失速度如此惊人,乡愁何来可寄。乡愁是什么?有文章定义为:“是孩童时牵牛吃草的一脉青山,是夏日中供我们嬉闹的一方绿水,是夕阳里炊烟袅袅的一片屋瓦,是世代传承的共同记忆。”可谓说出了许多人共同的心声。不可否认,自然村落的消失有发展的必然,但附着其上的传统文化却不该简单地消失。

我的老家,原自然村落虽说全是砖瓦结构,但建得古朴,古香古色很有次序,一个村落四个巷子,巷子里约50户人家依巷而建,冬天各巷可关一门,夏天可打开,冬暖夏凉。据老人们说,巷子各门一关,还可防盗,真为前辈们的智慧折服。可如今的老家,已建得面目全非、错落无序,有的是在原地基上翻新的,有的是在院前屋后重建的,朝向各异、七零八落、乱七八糟。

传统村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的消失,不仅乡愁难寄,恐怕消失的还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此,知名作家冯骥才早就大声呼吁过:“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保护那些具有丰富传统文化的村落,迫在眉睫。“传统村落”消失速度如此惊人,主要缘于农村村落建房,由于没有统一“村落建设规划”下乡来,不是大拆大建,就是乱拆乱建。

就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所提“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勾画了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蓝图,立即引起无数网民热议,好评如潮。看来“记得住乡愁”不只是有诗意,更有天人合一、勾连古今的题中应有之意。当务之急,是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衰落、消失现象,让规划前行,确定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文化传承和利用。

(文 / 湖北麻城 万吉良) 消失传统村落农村村落传统文化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