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油引擎”的未来想象
作者:李三“奥迪最早将涡轮增压柴油直喷发动机技术推向市场,它为奥迪带来了巨大的品牌提升作用。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倍感骄傲。”集团负责技术研发的董事乌尔里希·哈肯贝格(Ulrich Hackenberg)的评语,传递出一种特殊的期许。
奥迪董事长施泰德(Rupert Stad-tler)的表达就直接多了,他透露,在奥迪市场扩张的新阶段,将大力扩充新车型和柴油车型,在向2020目标挺进过程中,柴油发动机将被委以重任。据介绍,迄今为止奥迪已经生产了770万辆配备TDI发动机的汽车,如今每10辆奥迪A3就有4辆以柴油为动力。尽管目前在中国市场柴油车还未普及,但施泰德仍然抱有信心:“10年前的美国也是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奥迪的TDI产品在中国推广也需要一个过程。”
7月底,奥迪在丹麦哥本哈根举办柴油技术专题讲座,这座著名的北欧城市曾经是有着“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之称的世界气候大会举办地,哥本哈根几乎成了“减排”的代名词。在这里举办柴油技术讲座还有另外的象征意义,哥本哈根曾经拥有一个叫“柴油之屋”的世界上最大的柴油发电机组,在过去近百年中为当地居民提供电力,高达几十米的柴油发电机组与小到只有几百公斤的奥迪柴油发动机代表了两个不同时期的技术。
25年前,奥迪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展示了搭载全电控2.5升TDI发动机的奥迪100车型,如今,这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柴油车”已经被不断升级换代,并成为欧洲的主力家用轿车。TDI是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的英文缩写,实际上这三个字母已经成为奥迪和大众集团的注册商标,特指奥迪与大众集团旗下采用增压直喷技术的柴油发动机。
在哥本哈根,本刊记者试驾搭载了3.0L双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奥迪A7,内部也非常安静,跟普通的汽油发动轿车没有任何不同。
三联生活周刊:今年上半年,BMW和奔驰在中国市场高速增长,你认为奥迪在中国的领先优势还能保持多久?下半年奥迪计划采取哪些措施巩固在华领先地位?
施泰德:很多媒体表示,今年内梅赛德斯-奔驰在全球销量上可能会追上我们,但就目前看,我认为这种情况还没出现。和宝马相比,我们今年的全球销量差距会有所减小。
奥迪在中国的地位相当稳固,但也不能忽视竞争对手正在奋力追赶,其实大家都在努力向前走。目前,我们的奥迪A3车型已经在佛山工厂生产。相信国产奥迪A3投放市场后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总体而言,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奥迪在中国的表现会是十分稳定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在进一步拓展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网络,我认为奥迪今年内的销量还会进一步增长。在车型布局上,未来随着奥迪A3 e-tron以及奥迪A6L e-tron车型的上市,从技术和产品角度都很好地满足了中国市场的需求。
三联生活周刊:眼下中国汽车市场对柴油发动机的关注度不高。你对TDI产品在中国的预期如何保持乐观?
施泰德: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推广需要一个过程,并非一夜之间就可全面完成改变。就像在10年前的美国,人们不会相信柴油技术在今天会如此普及。如今,奥迪A3柴油版的市场份额已达到40%,奥迪Q7柴油版则达到30%。对于奥迪品牌而言,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坚定地推广TDI技术?首先,这项技术在扭矩输出、油耗表现以及续航里程上都有着强大的优势。不仅如此,奥迪的TDI车型还具有十分突出的运动性能,驾驶乐趣丰富。可以说,奥迪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柴油产品都有十分环保的特性,尽管目前在中国柴油车还未普及,但10年前的美国也是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奥迪的TDI产品在中国的推广也需要一个过程。
三联生活周刊:从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考虑,你对TDI技术如何判断?
施泰德:到目前为止,奥迪公司已经制造了约750万辆搭载TDI发动机的汽车,仅2013年产量就近60万辆。奥迪品牌目前拥有的156款TDI车型中,58款车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在85到120克/公里之间。也正是因为奥迪大力推广TDI车型,近年来在欧盟奥迪品牌的新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降低3%。同汽油发动机比,奥迪的TDI发动机可减少20%的燃油消耗。就整个汽车制造业而言,现在各品牌都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动,我们要通过应用不同技术来应对提高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的能效课题。目前,电动车由于高昂的购买成本并不能普及到千家万户,同时我们也要针对氢燃料电池车做进一步的研发,所以,TDI技术可以说是一个一揽子措施。
三联生活周刊:全球区域市场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不尽相同,奥迪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应对?
施泰德:至2020年,奥迪致力于将旗下车型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95克/公里。为实现这一目标,奥迪的研发人员不仅正在深入研究混合动力技术,也在传统内燃机技术领域加大投入,诸如关注增压和喷射的摩擦降低、热能管理和燃烧过程。汽车行业确实面临着一场十分重大的革命,而我们则需要在全球化进程中动作更快。技术领先是立足之本,奥迪会及时引入技术人才以确保大家在未来能像今天一般体验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近年来,奥迪的研发队伍进一步扩展,新增了2000名研发人员。当然,竞争对手的发展也值得我们关注。
三联生活周刊:消费者目前都非常关注车载娱乐系统、交互系统等电子应用,更倾向于由IT或科技企业配套的硬件与服务,奥迪对此有什么计划?
施泰德:我认为我们应该掌握这些电子应用的相关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奥迪在车载联网的课题上并没有闭门造车,而是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汽车联盟,并在其中处于领先地位。另外,奥迪还拥有一系列创新性公司,包括电器终端公司和电子解决方案公司等。也正是因为技术的领先和产品的优秀,奥迪用户都十分喜爱奥迪Connect系统,特别是用户家中的孩子们。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TDI车型,奥迪在Hybrid车型方面为什么进展相对较小?
施泰德:在奥迪第一轮新能源产品上市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怎样的新能源解决方案才能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由于全球各地的柴油品质差异,推广TDI技术产品有一些难度,因此我们在第一轮新能源产品推广中没有选择TDI发动机与e-tron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结合,而是选择了TFSI涡轮增压发动机与之结合。
奥迪A7 Sportback 3.0 TDI quattro
施泰德 奥迪tdi发动机tdi柴油发动机奥迪公司奥迪100德国汽车汽车奥迪美国大众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