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通道”可以休矣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我所在的深圳市,教育部门在招聘学校正编教师时通常是公开招考,由市相关部门组织类似公务员招考的教师考试,经笔试、面试、体检等环节层层选拔后,择优录取。除此之外,在S区还有一种招调教师的特殊渠道,就是绿色通道——不需要通过统一招考,直接由学校提交推荐名单,教育局审批、人事局审批并公示无异议后,被推荐者就可正式入编。笔者了解诸多情况后,认为这种招聘方式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是推荐谁?如今在S区的中、小学中,还存有大量的临聘教师。有的学校明明有空编,在市级的统一招考中,学校就是不报招考岗位,而把名额留给绿色通道。而推荐谁?这里玄机重重。以某校为例:先在教学组内评测,再由校领导班子选拔。看似很民主、公平,其实漏洞颇多。笔者朋友为某校正编英语教师,每年组内申报的时候,她也要参与投票选拔。而往往申报者多、名额少,推荐谁?常常令她十分苦恼。有的申报者为了争取选票,就会对同事有所表示,她曾经就面对过送来的红包。不收吧,申报者认为你不想投他的票,难堪!收了吧,为数斗米而折腰,更尴尬!而有的申报者如果“不识人情、不懂世故”一心只教圣贤书,往往第一轮就被淘汰了。普通正编教师尚且如此,那学校的中层干部呢?掌握更大权力的书记、校长们呢?往往是,投票的结果会公布,具体票数不会公布,更让推荐结果毫无公正性可言,却破坏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师的团结。
什么样的教师是优秀教师?申报材料是上级领导部门了解推荐教师的重要渠道。而在申报材料中有多少有分量的证书,也是能否申报成功的重要依据。在这些材料中,也大有文章可做。有的申报者为了使自己的材料更有分量,利用自己以前在内地教学的人脉,办理了“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教学能手”等“真实”证件。深圳市的有关部门不可能对每个证书都去查找来龙去脉,申报者往往蒙混过关。也有申报者花大钱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来撑门面。有的证书水分大,含金量不高。如有一位任教体育的申报者,拿了一堆市级和省级的舞龙、舞狮的证件、奖杯,看似光彩耀目,而这样的冷门体育项目,几乎是参赛就有奖,早就失去了竞赛的意义。而笔者认识的一位40多岁数学教师,从教20余载,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并担任数学组组长,但因缺乏各类证书而最终饮恨。谈及此事,老泪纵横:没有上级部门组织专家来听你的课,谁又能说你水平高呢?所以笔者认为:没有实际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倾听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心声,是找不到好老师的。
(文 / 深圳 金强) 可以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