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醉之罪

作者:袁越

宿醉之罪0

世界杯就要开始了,球迷们又有了一个聚众狂欢的理由。夏夜看球离不开啤酒助兴,稍不小心就容易喝多。有人说,自己平时不怎么喝酒,世界杯四年一次,放纵一下又有何妨?可是,新的研究显示,过量饮酒只需一次就能给身体带来永久性的伤害。

酗酒的害处已经被写得很多了,但除了酒后驾车容易出车祸,以及超量饮酒导致的酒精中毒之外,大多数关于酒精的危害似乎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显现,比如长期酗酒容易伤肝。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古永伊·查宝(Gyongyi Szabo)教授另辟蹊径,对那些不常喝酒的普通人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只要喝多一次,血液中的内毒素(Endotoxin)水平立刻就会上升,原因在于过量的酒精破坏了肠道壁,使得消化道中的细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这些细菌释放的内毒素诱发了炎症反应,这是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病菌感染的最佳武器,但这种武器也会攻击自身的健康组织,其结果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就是为什么即使酗酒一次也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的原因。

查宝博士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在今年5月14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期刊上,他认为这项研究表明酗酒的伤害比过去认为的要严重得多。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怎么强调酗酒对于健康的害处都是没用的,他们宁愿牺牲健康换来一夜欢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谁敢说自己从来没有放纵过几次呢?但有一点却让很多酗酒者望而却步,那就是宿醉(Hangover)。几乎每一个曾经喝醉过的人肯定都有过这种经历,酒醒后的第二天依然头昏脑胀,疲倦恶心,严重的甚至双手发抖,这就是宿醉,一种只有难受没有欢愉的感觉。

有意思的是,像宿醉这么常见的现象,居然很少有人系统地研究过,科学家们至今仍然无法准确地说清人为什么会宿醉,以及应当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宿醉的发生。直到大约10年前,几家相关领域的实验室联合起来成立了“酒精宿醉研究小组”(Alcohol Hangover Research Group,简称AHRG),试图整合各方资源,集体攻关,尽快找出宿醉的原因和治疗方案。

初步研究显示,民间关于宿醉的说法几乎都不正确。比如,不少人认为宿醉是酒精导致的脱水引起的,但研究人员测量了宿醉者血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发现和健康人没有区别,所以光靠多喝水是无法解酒的。

再比如,有人认为酒精代谢的产物之一乙醛是导致宿醉的罪魁祸首,这个说法曾经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因为乙醛本身确实有毒。但是,根据AHRG的研究,一个人宿醉症状最严重的时候其血液内的乙醛含量反而是最低的,所以乙醛不大可能是宿醉的真正原因。

那么,宿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篇来自韩国的论文提供了一条有趣的线索,韩国科学家发现宿醉者血液中的细胞因子(Cytokines)含量有所上升,推测酒精很可能诱发了人体的免疫反应。细胞因子是一种信号分子,负责在人体免疫系统之间传递信息。当有敌人入侵时,细胞因子的水平就会上升,相当于拉响了防空警报,免疫系统的各个部分被动员起来加入战斗。但是,免疫系统被激活后会产生很多副作用,比如头疼、头晕、恶心和拉肚子等等,和宿醉的表现非常像。研究人员曾经在志愿者身上人为地注射细胞因子,结果志愿者们均报告说自己有了宿醉的感觉。

目前该理论尚处于假说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正式结论出来之前,大家不妨试试用消炎药来缓解宿醉的感觉,比如常用的消炎药布洛芬(Ibuprofen)据说效果就不错。 科普之罪健康养生乙醛宿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