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回“真公益”有多难?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上个月的一个周末下午,医院领导突然发话:要我跟着他去河北廊坊的一家孤儿院,拉一车水果送给孤儿们。很快,我们三个人从北京出发,也就一小时到了廊坊牧羊地儿童村,这是美国人出资兴建的孤儿院,许多志愿者都是外国人。我们去时,孤儿们集体过生日会,一帮外国的志愿者给孩子们喂蛋糕,很是投入。孩子们听闻我们送来了水果,个个很高兴。

我也是很高兴。可我不只是看到孤儿们高兴才高兴,而是亲眼所见医院终于做了一回“真公益”。我们是民营的植发类医院,不止我们一家,就是整个行业,家家都在喊“公益”。有的自称为某个人做了免费手术,但只是文字表述,没图没视频,让人对真实性怀疑;有的晒出了给具体的某个人免费手术的图片和视频,相对来说真实些。一直以来,差不多整个行业的人,都认为只要是沾上“免费”的手术,就一定是公益。

但我越琢磨越不对劲。植发业中的民营医院所称的“免费手术”,均是这样的两个来源:一是医院举行患者见面会,从众多人或现场预订手术的人中抽出一人,给予免费手术;一是给某人做了免费手术,但事先与他签署协议,要求出让肖像权。这就暴露出“伪公益”的本能,只要是抽奖产生的免费手术一定是商业行为,并且存在商业交换的也不是真公益。我到这个行业有5年了,其间换过三家民营医院,也曾一度将“免费手术”当公益宣传,偶尔也认识到这是“伪公益”,但整个医院整个行业又找不到真公益,就装个糊涂,把“伪公益”当“真公益”用。

我一直期待同行中有一家民营医院来个零的突破,堂堂正正做一回真公益。前年,一家民营医院的同行前往大兴区的打工子弟学校捐款,无关商业交换,算是真公益。让人纠结的是,全国100多家做植发的民营医院,竟没有一个及时跟上,从“伪公益”的迷途中走出来。现在我所在的医院给廊坊孤儿院送水果,也是一次真正的公益,恰恰是因为公益的“真”才让我高兴。就此来说,我们这行业有了第二家做真公益的民营医院。接着这个月开头,另一家民营医院的同行前往北京的一敬老院捐助,这才让整个行业的真公益接二连三。

“接二连三”是实指,仅仅代表三家民营医院,对于十余年的国内植发史来说,对于全国上百家做植发的民营医院来说,可谓微乎其微。其实,每个民营医院都可以做一回真公益,但就是迟迟做不起来,难就难在概念的厘不清,还有功利心太重,总想着从“公益”中获得商业价值。

(文 / 李成义) 公益一回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