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拉里的艰难抉择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艰难抉择》 )
希拉里坚称她有幽默感,证据之一是,她上过三次大卫·莱特曼的节目。她还说:“在白宫战情室连续工作数小时的时候,拜登的热情和幽默非常受欢迎。”从她的新书《艰难抉择》来看,她确实有些幽默感。她说:“我考虑过许多书名,《华盛顿邮报》还邀请它的读者就书名提交建议。有人提议《倾全世界之力》,作为《倾全村之力》的续集。我最喜欢的是《发束纪事:访问了112个国家但他们仍只在意我的头发》。”《泰晤士报》的文章说,这个玩笑表明,希拉里觉得许多美国人仍不信任她的能力。
她的回忆录第四部分的标题叫“在希望和历史之间”。这也令人会心一笑:她曾出版过回忆录《亲历历史》,奥巴马出版过《无畏的希望》。
这本新书主要写她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的事迹。她说:“几十年间,我曾经以各种方式为国效力。但是,在担任国务卿期间,我对美国特殊的力量以及怎样在国内和国外竞争、发达的体会最多。”
除了通过“走钢丝”般的外交活动表现她的决断,她还表现了她的柔韧或者温情。她写道,上任前后,她跟美国多位前国务卿做过交谈:“沃伦·克里斯托弗给了我一个最实用的建议:不要计划在8月度假,因为这个月总会出点什么事。但乔治·舒尔茨送我的礼物最好:一个泰迪熊,捏它的爪子时它会唱《不要担心,要开心》。我把它留在了办公室,本来把它当作玩笑,但时而捏它听听那首歌真的很有帮助。”
她认为她的外交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外交政策专家经常把‘二战’后建立的体制、联盟和规范称为建筑。我们仍然需要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秩序,这样才能开展国家之间的互动、保护基本的自由、动员共同行动。但它需要比以前更加灵活、广泛。我把旧的建筑比作古希腊的帕台农神庙,有着清晰的线条和明确的规则。支撑它的柱子是一系列大的体制、联盟和条约,它们非常稳固。但现在新世界需要新的建筑,更符合弗兰克·盖瑞而不是希腊古典主义的精神。
( 希拉里·克林顿
)
“以前几个坚固的柱子就能支撑全世界的重量,现在需要材料、外形和结构的动态组合。几十年来,外交政策工具被分为军事的硬实力和外交、经济、人道主义、文化影响等软实力。我想打破这种过时的范式的束缚,除了传统的缔约谈判、出席外交会议之外,我们还要通过社交媒体吸引活动分子、帮助决定输油管的路线、限制碳排放等等。我接受了巧实力这一概念。它的意思是,要针对每一种情形选择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工具的恰当组合。”
剑桥大学学者大卫·朗西曼给《卫报》撰文说:“如果希拉里成为下一届美国总统,她将不仅是第一位美国女总统,还将是1857年詹姆斯·布坎南之后第一位成为总统的国务卿。在英国,外交或财政大臣成为首相是惯例,而美国的高级内阁职位并不被视为通往白宫的踏脚石。内阁官员是公职人员,其工作是了解世界。总统是政治家,其工作是领导世界。希拉里想在她的新书中证明,她既能做公职人员,也能当总统。
“希拉里的特征是坚持不懈。这是她的从政之道,不停地干,积累小的胜利,直到胜仗多过败仗。她不像奥巴马,仍相信政治是理性辩论;也不像乔治·布什,认为政治要靠想象,希拉里认为政治要化整为零。不把问题变小、变得可以处理,她就看不清问题。她说和平不一定要始于宏大的开场,有时坚持得够久的临时停火能带来和平。”
(文 / 小贝) 抉择政治艰难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