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30周年:凝结成长印记的玩具艺术

作者:王珑锟

变形金刚30周年:凝结成长印记的玩具艺术0变形金刚30周年:凝结成长印记的玩具艺术1变形金刚30周年:凝结成长印记的玩具艺术2变形金刚玩具(上至下):擎天柱、杯子、大黄蜂

变形金刚30周年:凝结成长印记的玩具艺术3电影《变形金刚4》海报

诞生

变形金刚作为家喻户晓的玩具,源自1984年的美国。美国玩具公司孩之宝的初始产品包含了18名汽车人和10名霸天虎。当年多家报纸报道,在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郡,因为被上百名抢购变形金刚玩具的消费者包围,一名妇女扭伤了脚动弹不得。此后30年,变形金刚成就了动漫史上的不败神话。

这群来自塞伯坦星球的超机械生命体分为两派:正义的一方汽车人,又称为博派;由威震天率领的反派霸天虎,又称狂派。霸天虎践踏和平,引起了汽车人的反抗。汽车人乘坐“方舟号”撤离塞伯坦,却遭袭击。缠斗中,双方坠毁于地球。400万年后,双方苏醒,战争继续。

《变形金刚机密档案》一书的中文译者关中阿福介绍说,“变形金刚”的诞生并不如“哆啦A梦”、“灌篮高手”等经典动漫形象那样简单。擎天柱与威震天的雏形先由日本玩具商特佳丽制造。汽车人的前身来自戴亚克隆系列玩具,其设定是交通工具变形的巨大人形战斗装甲。而霸天虎的前身则来自微星变形系列,源自玩具手枪、微型磁带等日常用品。最终,孩之宝将两个系列合并。位于纽约的芬贝克尔广告公司创造了“变形金刚”(Transfromers)这个产品名。

变形金刚故事起源于漫画。根据美国人巴勃罗·海德尔格所写的《变形金刚终极揭秘》,孩之宝找到漫威漫画公司,由鲍勃·布甸斯基为人物赋予了不同的名字、绰号、性格和职业。例如:“大黄蜂”个子小,擅长侦察;“淤泥”动作迟缓,打仗时连自己造成的破坏都躲不开;“千斤顶”是个工程师,一位疯狂科学家;“爵士”变成赛车后可以使用全光谱灯和喇叭噪音迷惑敌人,他是特别行动小组的老大;“救护车”风趣幽默,“红蜘蛛”则傲慢愚蠢。

1984年9月17日星期一,动画片《变形金刚》在美国播出。第一季16集,由日本公司东映动画制作,播出后反响惊人。片头曲的旋律脍炙人口,歌词“汽车人为粉碎霸天虎的邪恶势力而战斗”让一代人念念不忘。

今年36岁的李宏波是国内藏品圈的“大神”,他收藏了3000多件变形金刚玩具。他说:“博派和狂派的标志设计得太棒了,博派的原型是虎头,威风凛凛,狂派则是狐狸头,狡猾凶狠。”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师孙世前是一位变形金刚DIY(自己制作)爱好者,他说:“这是一代经典的艺术品,代表了上世纪80年代的工业设计水平,人们对科技的认知观,以及审美倾向,可以说当时的变形金刚达到了一个玩具生产的新巅峰。”

热潮

1988年夏天,动画片《变形金刚》开始在广州、上海首播,全国掀起“变形金刚热”。每天傍晚18点半,男孩们焦急守候在电视机前。他们嘟囔着“其卡库卡”的变形声音,掰着手指说出“横炮”、“杯子”、“飞毛腿”这些名字,高喊着令人热血沸腾的口号:“汽车人,变形出发!”

李宏波记得,当时反派角色“声波”的配音最有趣:“在美国版动画片里,声波的声音是那种电子机器模拟发声的,咱们国内技术有限,就用唱歌的方式配词。”声波的配音演员林栋甫为此做过解释:“那时候为了省钱,想简单点配,我说我就唱吧,这种唱也没调儿,后来他们说,我唱得有点咏叹调的意思。”

关中阿福第一次看变形金刚动画片是在1989年7月:“我是陕西人,老家在上海的小朋友放完假期回来,告诉我有一部动画片可好看了,可我们当地还没播出,只好看了一些画刊画报解馋。后来‘云贵台’播了才看到。不仅看一遍,星期天早上有重播,也不睡懒觉了,起大早也得看。”

播出热潮给一代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李宏波和关中阿福都提到,圈内有个山东朋友,网名‘星辰’,能把95集动画片里的台词一句不拉地背下来,比如别人说第23集,他就开始背,而且还会分角色模仿。

动漫为玩具预热,这是变形金刚的成功之道。其产品线丰富,包括第一代、第二代变形金刚(简称G1、G2系列),还有之后的超能勇士、猛兽侠、变形金刚联合舰队等等。直到去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还播出了最新动画《领袖之证》。自诞生以来,其设计者也不断创新,开创了机器恐龙、合体机器人诸多先河。例如,“钢锁”可以变成雷克斯暴龙,“大力神”是由6个挖地虎成员组合而成的超级机器人,包括推土机、吊钩、拖斗、搅拌机、清扫机和铲土机。“70后”窦晨回忆:“当时很多男孩喜欢大力神,虽然他是霸天虎,但工程车合体太有吸引力了,他的配色是绿色和紫色,我一直记着。”

最强大、最睿智的博派战士擎天柱是所有男孩梦寐以求的玩具。他掌握着领导模块,传说中塞伯坦人的创造者元始天尊的能量之渠。擎天柱身材魁梧,使用一把激光枪,上红下蓝的配色,口罩嘴,胸前有两大块车窗玻璃,可以变形成集装箱卡车。只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擎天柱玩具要100多元,对工薪阶层来说,这可能超过一位家长一个月的工资。

童年

李宏波是北京人,家在和平里自由市场旁边。“当时那条街少说800米长,一个摊挨着一个摊,全是卖变形金刚的。我跟俩仨小朋友一放学就趴在柜台前面看,看得眼都花了。那时候下午4点放学,恨不得6点也不回家,就趴在那儿想,这个玩具太神奇了,我要是都有该多好啊。”他得到第一个变形金刚是在小学四年级。妈妈去上海出差,赶上变形金刚首卖,排了大长队,给他买了两个,机器恐龙淤泥和大力神成员小可。

“我妈到家后都晚上9点了,她从包里一掏出来,我马上就拆开包装。但是太晚了,没让玩。第二天一放学,我爸就帮着我弄。机器恐龙那个双拳,变形的时候要扣进去,我手劲小,掰不动。还有博派标志和色块的贴纸,贴在腿和胳膊上。玩具上还有一个热感区,一搓就变颜色,我总搓,玩得特高兴。”

从此,亲友都知道了这个男孩对变形金刚的痴迷。“我爸也算溺爱我,看我想凑齐大力神,就说,得了,干脆再给你买四个吧。为什么不买最后一个呢?因为我爸兜里只有四个的钱。记得特深,当时就没买搅拌机,是大力神的左腿。组合完缺条腿,我就找块石头,支着玩。”

李宏波说,他上了初中,动画片播到了“头领战士”系列。袖珍机器人能变形成为大机器的头部,可玩性更强。之前变形金刚的关节处是用螺丝钉拧上的,玩久了容易松。头领战士采用齿轮处理,掰起来一棱一棱的,嘎巴嘎巴响,更有质感。

窦晨在石家庄读小学,虽然他没看动画片,但依然喜欢上了精美的变形金刚贴纸。他说:“学校门口有摆地摊的,卖糖瓜,白色的。我不买糖瓜,就愿意买贴纸,黄边的那种。”3毛钱一张的贴纸,窦晨每周买一张,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集邮册里夹着。因为是同学中间收藏最全的,他从来不舍得跟别人换,也不舍得贴。“都是自己从零花钱里省下来,偷偷摸摸买的,没让家长知道。”

关中阿福告诉我,贴纸的画面要比当时的动画片精致许多:“变形金刚贴纸是一种独特文化。因为动画片在国外早已播完,有的贴纸上的场景我们还没看过,要靠贴纸去猜动画片的情节。比如擎天柱之死,这对当时的小朋友们来说太震撼了。”

当时,孩子玩得最普遍的变形金刚衍生品有两种,一个是贴纸,另一个就是拍纸。拍纸在北京叫“洋画”,在上海叫“香烟牌子”,在西北叫“拍将”,广东则叫它“公仔纸”。关中阿福说:“拍洋画是那个年代流行很广的游戏,路边砌着暖气管道的水泥台子、乒乓球案子、食堂的餐桌,都是我们的战场。洋画6毛钱一张,最喜欢的是印着博派和狂派标志的。大家还规定按照印刷顺序,前一张是相邻后一张的两倍。比如擎天柱相当于两张威震天,我们把这些顺序全都背下来。哎呀,那时候家长特别恨——放了学都不回家,都在拍洋画。”

成长

对李宏波而言,小时候的梦想已经成真。留学归国后,他依然对变形金刚爱不释手,每天一睁眼,就骑车直奔鼓楼。后来干脆自己开了模型店。如今,他的变形金刚模型完全占据了一套三居室。有的系列他完整留存了三套。一套散货平日把玩,一套带包装盒的对外展览,一套盒子崭新的私人保藏。今年,他和朋友唐惠民创建了天下模玩俱乐部,位于北京三间房的动漫产业园。俱乐部占地1500平方米,有近200个大型展柜,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变形金刚。

说起不同系列,李宏波如数家珍:“有DW系列、CE系列、MP系列、TFP系列等等。有的系列依照动漫原型做了复刻,更改包装,有的系列做成异色,比如爵士是白色的,就出一版金色的。BT系列最具划时代意义,首先它是全金属,其次它是仿真车型。变形以后,方向盘、车座、挡、手刹,都在车厢里。大家最熟悉的G1系列分为美国版、日本版和南海版,当时在广东南海县制作的国内版。其中G1日本版就有210个人物。”

“80后”孙世前在大连的一个海岛上长大,如今管理着一家设计公司。他说:“变形金刚属于那时的奢侈品,我就自己动手,用纸板做,那是我最早的美术训练。”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后,为了赚钱收藏,孙世前开始在美术培训班做辅导老师。“第一次购买是讲了四天的课,赚了1000块钱,马上花了930块买了20周年纪念版的擎天柱。”

从此,他开始收藏变形金刚,行话叫“入坑”。但慢慢地,他不满足于市面上的玩具,在对变形金刚的设计美学不断钻研后,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些艺术作品,比如将一组玩具拆解后重组成自由女神,比如打造2.7米高的纯钢骨架的巨型金刚猛大帅,这些都在圈内引起了轰动。

目前,为了纪念变形金刚30周年,孙世前的团队正在制作擎天柱和大黄蜂的变形金刚雕塑。他说:“为了达到让观众感觉金刚从荧屏里走出来一样的效果,首先我们结合真人电影造型,设计出全套的内部结构,比如液压传动装置、齿轮连动系统,减震装置、声光系统等。其中,大黄蜂的一只脚就由30多个零件组成,力求做到繁复而合理。其次是在美学上,我们反复调整每一块高级曲面甚至每一根线条的美感。我希望将玩具与现代艺术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变形金刚的美。”

今年以来,持续的纪念活动引发了“70后”、“80后”追忆童年的怀旧热。真人电影《变形金刚4》也将于近日上映。据悉,北京、天津、青岛、成都四地的新业广场、新业中心已经陆续推出了正版《变形金刚4》最新形象雕塑展。

如今,专栏作者关中阿福、顶级收藏玩家李宏波、媒体工作者窦晨、拥有设计公司的孙世前,已从孩童蜕变为男子汉,成长为社会中坚。在他们眼中,变形金刚不仅是玩具,它是体现工业设计美感的艺术品,是收藏界的新宠,是物质匮乏年代最纯粹最快乐的童年记忆,更是凝结了渴求与打拼的成长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