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莫迪与“古吉拉特邦模式”

作者:邹珊

( 5月16日,莫迪在获选印度总理后,回到位于艾哈迈德巴德的母亲家中接受祝福 )

5月16日,印度第14届人民院(下议院)选举投票结果揭晓,人民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543个议席中夺得334席,获压倒性多数。人民党总理候选人纳伦德拉·莫迪将成为下一任总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原执政党国民大会党的惨败。印度独立后的67年中,国大党主导政坛50余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由尼赫鲁家族领导,颇有“世袭”色彩。该党派虽然带领印度经济挺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但近一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却快速下滑至5%,无法满足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数百万年轻人的就业需求。与此同时,私营企业对政府的繁文缛节也已厌倦透顶,投资额滑落严重;而通货膨胀率和物价却长期居高不下,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均无法保证。与此同时,政府还不时爆出贪腐丑闻,令民众大失所望。此次国大党所获议席还不足50个。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教授德赛(Radhika Desai)告诉本刊:“其实,人民党领导的民主联盟仅获得了31%的投票率。仅靠这么点选票便在议席获得如此多的席位,这一方面是印度所采用的‘单一名额相对多数选举制’所致,另一原因则是国大党支持基础的崩塌。与上次选举相比,该党丢失了约10%的选票。城市中产阶级,尤其是年轻选民将支持率大幅移向了人民党。”

而携政绩而来的莫迪则使人们看到了希望。参选前,他曾担任过三届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这12年间,该邦的经济增长跃居印度首位,自2001年以来人均收入增加了两倍。虽然人口仅为总人口的5%,工业产值却占据了国家的16%,出口总值的22%。“良好的治理模式是莫迪的选战王牌,他表示将在全印度复制古吉拉特邦的快速经济增长模式与基础设施改善模式,非常鼓舞人心。他做首席部长时曾废除了行政程序上的繁文缛节,这一点深受企业家的欢迎。选民们期待莫迪可以为政府注入新鲜活力,并满足选民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社会流动性的渴望。”印度尼赫鲁大学的教授阿罗拉(Balveer Arora)告诉本刊。

但莫迪身上的担子绝不轻松。“若出任总理后莫迪果真照搬古吉拉特邦的治理模式,就意味着他会优先满足印度资本家的需求。而资本家们最想要的是加速国内外投资项目的批准速度,但仅此一点似乎并不足以解决印度的经济问题。”德赛说,“从古吉拉特模式中可以看出,莫迪对劳动人民可没那么好。这将产生两个问题:首先,西方经济危机后的这些年中,印度发展经济的最可靠方式是扩大国内市场。这需要提高工资。而莫迪若继续采取新自由主义政策,将很快遇到麻烦。第二,古吉拉特邦的反对派非常沉默,但其他地区并非如此。届时,其治邦模式是否能在全国范围内贯彻下去,是个问题。”

令外界持观望态度的还有外交前景。2005年,美国曾因莫迪未能妥善处理2002年古吉拉特邦的回教徒暴乱事件而拒绝向他颁发入境签证。“印美关系看似被此事件蒙上阴影,而中国对莫迪态度友好,早在任首席部长期间,他就与中国建立起了长期的经贸与政治往来。人民党也愿意借鉴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并吸引中国对印直接投资以改善印度的基础建设,从而推动经济。所以,莫迪政府是将成为美国战略远景的一部分,还是与中国共建亚洲纪元,现在还有待观察。”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教授奥格登(Christopher Ogden)向本刊如是分析。 大选国际社会模式古吉拉特邦印度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