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资打造的“美丽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小村就在高速旁,三四百户人家,几十幢明清时代的建筑;村外是几百亩油菜田,已快到了收割的季节;一处空地上,停满了私家车,县城里的交警也赶来维持秩序。我从高速下来发现前面道路被管制,听交警说这个“五一”假期,预计会有上千私家车自驾进村,所有车子都得绕行。不知道多少次经过这个村,村里的祠堂、旧房、香樟,还有田野里的凉亭,几年前全都默默无闻。大致两年前,我突然在微信上看到大家都在分享这个村的照片,黄灿灿的向日葵、华荫如盖的古香樟、香气四溢的农家咖啡屋……这让人非常意外。更让我意外的是,在这个小长假里,一个普通的农村,前来游玩的人需要动用交警来维持秩序。于是,我把车停在村外,步行入村,一探究竟。
我发现这里的一切与两年前完全不同。村里的主干道已铺上沥青,路上画好了停车位;村中的小路全部铺上了打磨光滑的青石板;旧祠堂也整修一新,门口悬挂着导游提示牌;在沿路的农家旧房窗口,挂着一篮篮的花草……这已然不是农村,每一处看似无意,实则都经过了造景,那些造景石、花架实木,我知道它的价格不菲。村中遇到了一位熟人,说起村中变化,他说村里有些地方变漂亮了,有些地方还是原先的样子。他带我从他家的旧屋走到后门,发现后面真的是另外一番光景:破败的房子、灰扑扑的土路,就是两年前的样子。他说,为了改造村前近百米周围的区域,已经了花了5000多万元,听说县里还要拨款下来,把整个村进行改造。我问他游客多了,家里的收入有没有提高。他摇摇头,村外的田地本来是口粮田,现在要求统一种,主要为了观光。游客现在的确多了,但大家就是在卖卖冻水糖、油沸馒头,“你说能赚几个钱”。有些家居面积大的,开个农家乐,但生意主要集中在假期,平时冷冷清清的。
这位村人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因为这个村让我强烈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中的“样板”气味,财政高强度投入,所谓的“美丽”实则是用钱砸出来的。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普惠农民的伟大工程,任务艰巨,且非一日一朝可以成就;农民家底薄,也非一日一朝就能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在这个村子里,却让前来游玩的城里人看到了农村的外在风光,他们会以为每一个新农村都可以是这个样子,在农民家里也可以像城市里一样喝咖啡,农民不用种庄稼,而是在田地里种花草。
我并不想批评这样的新农村,而是因为我知道,绝大多数农村根本不是这个样子,也绝对不可能像这样用巨资去砸出一个“美丽村”,我们需要冷静地看待新农村建设。农村不像城市,它遍布大江南北的山山沟沟,无论是村容改善,还是农民增收,这根本不是一年两年即可完成的事情,也不是仅靠政府财政注入就能解决的事。
(文 / 流沙) 美丽打造巨资农村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