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在石碑上的警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前不久,到婺源游玩。在一个村庄的入口处,赫然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凡山脉水口及一切公所关系处概不许明伐暗砍,并暨有时或被水倒风扰,亦归公用,不得争取以为己有。如有贪图渔利仍蹈前辙者,鸣公究治,决不徇私。”这里的一位村民告诉我,先前的那块清朝嘉庆年间的石碑在“文革”中被毁,这块后来立起的石碑也有40多年的历史了。
看着字迹依然清晰的碑文,我感触颇深。眼前秀丽的景色,真可谓:“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树梢烟如带,村外水如环。”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的真实写照。境内群山环绕,泉水飞流,树如盖,花似锦,禽鸟徘徊,空气清新。真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骄傲。
在这里,尽管没有金碧辉煌的富丽,也没有高楼大厦的巍峨,却无处不蕴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青砖黛瓦,显示出大自然的主色调;按天圆地方而建的民居,显示出“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一面面高出屋顶的“山”字垛、马头墙,一根根雕刻着福禄寿的椽头,一幅幅描绘飞禽走兽、鸟语花香的画图,将古人潜在的环境文化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古村的现实环境透视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轨迹。周边参天的古树,盛开的百花,清纯的流水,都可见证历尽沧桑却完美无缺的生态历史环境。受到数百年和谐文化的熏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极佳境界。走进古村,一队队狗儿定会以礼相迎,绝不会对人狂吠;一群群鸟儿还会热情接待,与客人嬉戏对语,显现人类与其他物种亲近友好的和谐气氛。
我意识到,如此优美的环境,得益于当地群众自觉的保护意识。在古代的时候,居住在崇山峻岭的先民们就崇尚天人合一,主张把八卦地舆融入到大自然中。“地滋润草木茂兴隆吉庆”;“草木郁茂,吉气相随,故生气自然”;“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而立,后有峡谷幽然而深藏,左右河水回环,绿树阴翳”。当地人把八卦地舆与林木景观、生态环境有机地糅合在一切,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环境。他们认为,一旦风水地舆被人为破坏了,就会招致上天的惩罚。
先民们把村规民约勒碑其上:“如有私自携斧偷伐者,罚谷三担,重者猪一头,并燃炮环村行走,以警示后人。”这样真正做到妇孺皆知,形成了共识,让大家不敢逾越半步。小小的一块石碑默默地矗立于村口,它时刻警示着人们。如此这般的守护,真是婺源之大幸也。
(文 / 江西九江 江初昕) 石碑警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