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Fashion传奇,她的Image百变”

作者:王鸿谅

“他的Fashion传奇,她的Image百变”0( 刘培基为梅艳芳2002 年演唱会设计的压轴礼服 )

三联生活周刊:在自传里,你非常详细地回忆了第一次和梅艳芳合作,当时是什么情况?

刘培基:是苏孝良打电话来找我,说梅艳芳即将到日本参加东京音乐节,问我可否替她做表演时的衣服。好朋友要帮手,再忙也无法推却,我说请Anita(梅艳芳)到我写字楼来一趟。当我正忙得不可开交时,梅艳芳来了。当日天气也不是太冷,她在衣服外穿了外套,把自己包得密不透风。我匆忙看她一眼说,把衣服脱掉,让我看看。她吓得发出一声“啊”。我丢给她一件吊带背心,“把它换上”。当她从试衣间出来,身上仍穿着外套,还用手拉着衣领,非常害羞。我将她的手松开,看到她的锁骨——她真的很瘦。我细细打量她,头发太俗气,牙齿不漂亮,也许因为小时候吃过黄霉素,牙齿很黄,而且不整齐,所以不大敢笑。她最大的优点,是一言不发时,嘴角歪歪的,似笑非笑,看上去有点骄傲。我喜欢这种感觉。

三联生活周刊:其实在梅艳芳之前,你已经和汪明荃、许冠杰这些大牌都合作过,替他们做过舞台服装设计?

刘培基:对,汪明荃第一个演唱会和好几个颁奖礼的服装都是我做的;1983第一个在红馆开唱的歌手是许冠杰,他的演唱会造型也是我做的。

汪明荃是一个电视艺人,很多时候就会配合公司的活动,比如保良局的慈善活动,公司就会请人做很多衣服给她,我不想别人误会这个衣服是我的,衣服出来有夸有骂,如果是我做的,我都能承受,但如果不是我的,我要解释,这很不好,因为就有媒体会傻乎乎打电话来问,这就很烦。我也跟汪明荃谈过这个问题,我的时间也忙不过来。我们非常了解电视台的需要和我工作的困扰。但我跟汪明荃的关系一直保持到现在,去年她自己开了个展览,还放了一件我原来帮她做的衣服。今年年头遇到她,我问她我帮她设计的《千王之王》的衣服还在不在,她说保存得非常好,还专门送来博物馆给我展览用。她懂我的衣服真的非常棒,我的发布会或者什么活动,她一定第一时间来。

“他的Fashion传奇,她的Image百变”1( 梅艳芳2003 年“经典金曲演唱会”开场时穿着的宫廷服 )

汪明荃的演唱会间隔时间很长,1979年开了第一场,过了好多年才开第二场,许冠杰也是。就在这个间隔期,1982年梅艳芳就出道了,苏孝良就找到我开始负责做她的设计了。我记得其间我还帮许冠杰做了一个唱片封套,那时候我真的非常忙,刚从事业困难的时期熬过来,在香港连续开了很多家自己的服装店,又开始跟中艺公司合作,又接手了梅艳芳,就更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我记得做完许冠杰的唱片封套后,许冠杰去拍戏,得了高山症,停了好久,隔了六七年才出来,还不是开演唱会,是出席一个劲歌金曲颁奖礼,可是观众的反应不是太好,很多人责怪TVB,怎么这种身体情况还要许冠杰出来。

三联生活周刊:从东京音乐节开始,苏孝良先生就一直希望由你来负责梅艳芳的设计?

“他的Fashion传奇,她的Image百变”2

刘培基:没有苏孝良,就没有今天的梅艳芳。从东京音乐节设计,第一张唱片,第二张唱片,都是苏孝良来找我帮忙。第一张唱片《赤色梅艳芳》,不用大头照做封面,因为我不喜欢她的头发,有点老气,可是刚开始第一张做她,也没想太多,所以我跟苏孝良讲得很清楚,拍出来的照片封套,你们一点都不能改,不然胶片我都毁掉。我把分色做好给他们看,他们很惊讶,怎么没有大头照?我说有,在封底。她是一个新人,其实一个感觉就可以了。我不准他们做任何改动,他们没有退路,别无选择就用了,但一出来,哇,所有唱片公司都很惊讶,还可以这样。第二张《飞跃舞台》出来更轰动了,一个新人,连续两张唱片封套居然都不是用她的真人大头照,可是第二张我是没有办法,因为梅艳芳不会跳舞,所以才用喷绘的方法来表现,那是用喷枪打出来的,是我在英国学的一种技术,当时香港根本就没有。

因为两张唱片都很成功,所以苏孝良就找我出来谈,邀请我正式加盟华星,做形象指导。我说我很忙,真的没那么多时间,只做一个梅艳芳,他同意了,让我做总顾问,其他艺人就随便看一下。第二、第三届新秀大赛陆续举行,华星签了更多艺人,我忙不过来,请人帮手,选了李进,带他进入唱片界。基本上我完全没有过问其他艺人的事情,只要求李进每个星期给我一份报告,让我知道各人有什么工作就可以,多年后,他带着第五届新秀季军黎明离开华星,另起炉灶。回想那时候,唱片公司做一张封套是没什么钱的,每一套衣服都很重要,真的要付出很多想象力。

“他的Fashion传奇,她的Image百变”3( 刘培基 )

三联生活周刊:梅艳芳和张国荣都在华星旗下,也是同一个时期的歌手,为什么你跟张国荣的合作没有这么多?

刘培基:我跟张国荣的关系其实一直非常好,但张国荣是陈淑芬签回来的,那个时候苏孝良是我的好朋友,但陈淑芬跟我不熟。她签回来张国荣,有她自己的班底。她给张国荣做了两张唱片,《一片痴》和《风继续吹》,两张唱片封套上,张国荣都是不笑的,都没有表现出来他的年轻、青春特质,两张都卖得不好,《风继续吹》那一年也没有拿到劲歌金曲奖。她看着我做梅艳芳两张唱片都那么成功,所以希望我也能帮忙做张国荣,她怕说不动我,是请苏孝良来找我谈的。张国荣《夏日精选》那张专辑封套和首场演唱会的海报,都是我接手设计的,我塑造他的形象,就是青春、简单、一脸笑容的大哥哥。这次我的博物馆展览,苏孝良也出来帮我录了视频,他是很少出来讲话、很低调的一个人,有很厉害的艺术家脾气。展览开幕那天他来了,当时大家都很惊讶。这都是因为合作成功,大家才能相互那么欣赏对方的才华,如果不是成功,也不会走到今天。

“他的Fashion传奇,她的Image百变”4( 香港文化博物馆展出刘培基的设计作品 )

三联生活周刊:从早期的陈幼坚到后来日本摄影师,你在打造梅艳芳的百变形象时,为什么更换过许多团队?

刘培基:与每个班底的合作都不同,其实没有跟陈幼坚继续合作,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唱片公司觉得陈幼坚收费很贵。我是艺术家,陈幼坚也是艺术家,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不可以跟陈幼坚议价的。虽然那时候陈幼坚也刚出道不久,但他的收费就是很贵,他是一个艺术大师,背后有一个非常聪明支持他事业的太太,所以两方面兼顾得很好,身价很高。苏孝良跟我说,他真的收得很贵,那就只有换团队。我是艺术家,这个圈子非常熟悉,也能找到很多合作者,在日本选的不是最棒的摄影师,所以成本还好,回来再做平面设计,合作的都是挺好的朋友,所以后来每一张唱片封套设计的班底我都会换,因为平面设计我自己也非常懂,不一定固定要跟谁合作。我把陈幼坚介绍给了陈淑芬,后来她做张国荣就一直跟陈幼坚合作,直到张国荣退出再复出,陈淑芬认识了另外一些艺术圈的人,才改用其他人。

“他的Fashion传奇,她的Image百变”5( 电影《爱君如梦》剧照 )

三联生活周刊:你从合作之初就看好梅艳芳吗?

刘培基:一开始合作,怎么可能知道她就会成为大明星?你以为我是算命的?我们都是一步一步地走过来,每一张都是用心地做,从来没有预想到她会成为大明星,我也没有想到我以后的服装能进博物馆。

三联生活周刊:你打造出了梅艳芳的“百变”,所有专辑造型中,你个人最喜欢的是哪一款?

刘培基:每张专辑都好,没有偏爱,都爱。每一张都是用心地做,每一张都成功,都是我的孩子。每张碟,听一首主打歌,听一次就可以了,然后就会找到感觉和灵感。我不会理会时代的需求,我就是我,跟着社会风潮,那怎么可以带领潮流?我们是做自己的风格,做自己觉得好的事情。

三联生活周刊:你眼里的梅艳芳是怎样的人?

刘培基:她是一个很叛逆的小孩子,从小长大吃了很多苦,出来之后,她有能力了,就变得超爱朋友,吃喝玩乐。她有一点大大咧咧,买了很多金链很名贵的,就随便放在家里化妆台上,都不知道不见了多少。我有时候去她家里,看到这些情况,都非常不高兴,其实不碍我的事情,可是我就会说这样不好,不能这样,不见了好可惜。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是唯一一个能说动她的人,她很信任我,听我的话。她这一辈子,最听我的话。她说:“只有Eddie哥哥(刘培基的英文名)说话,他说Yes,我永远不会说No。”她知道我跟她说的话都是疼她,为她好,我们走过来都不容易。我们之间这就是缘分吧,可能我们经历过共同的身世苦难,各种感觉都有。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艺人,梅艳芳非常成功,可是她的生活似乎并不快乐?

刘培基:她外表就是非常大大咧咧不计较的人,内心是特别的善良,很容易相信人。从1982年到1992年就是这个性格。从1992年退出后,就开始有些变化了。因为在过去10年里,她经历了太多欺骗,那些疯狂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玩也玩够了,所以她退出后,1995年再复出就变了另外一个人,成熟了,再不去夜店了。她有了自己的想法,每一个人去跟她说事情,她都会坐下来,跟别人好好地谈这个事情。她以为自己不去夜店、不乱喝酒就成熟了,会变聪明了,其实,她还是一个艺人,她不是一个商人。很多事情上,她自己开的公司,跟人合作搞的公司,总是亏欠,她不懂得打理,就变得有时候话就少了。

我常常劝她,不要开公司,好好的一个巨星,做好歌手的本分就可以了。可是一个女人待在家里,情路上又不太好,又不往外跑了,总是要找一些事情来做,来弥补那个时间。她还是天亮四五点才睡,睡到下午三四点起来,起来吃点东西,到六七点,然后到凌晨四五点,还有十几个小时,怎么过啊?如果自己有事情做,聊一下,时间就好过很多。如果那时候她可以结婚,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就不同了,可是她没有。所以我觉得那段时间,她不快乐。

她就是不开心,没有了1982年到1992年那种意气。她的笑、豪迈都比较少了,因为经历了太多事情,她很不容易。我看到,听到,只能劝一下,她长大了,我希望她开始有自己的责任感,因为我不能老是在她身边陪着她、教导她。

1998年我决定退休,在泰国买了房子,她很不舍,我说我做了那么久,已经够了,泰国跟香港那么近,你飞过来就是了,所以那时候她常常飞过来看我。那几年真的是非常开心,罗文买的房子在我隔壁,张国荣也常常过来看我。那真的是非常快乐非常好的一段时间,每个人都是快快乐乐地拎着行李过来,只有快乐的笑,快乐的酒。后来发生那么多事情,再回去就待不下去了。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梅艳芳是一个好的艺人,但不是一个商人,那试图劝阻过她吗?

刘培基:我当然有劝她,她有很多公司,做了不行,就停了,后来又搞,总是有人不停地劝说她。我已经不在香港了,也没有办法,我觉得一个女人三十几岁,应该成熟,应该吸取很多教训,假如你还是觉得不忿,不服气,还是要去做这些事情,那我也不劝,不看,不理。有时候做朋友你不能过于指手画脚,到一定程度,要懂得她的性格是这个样子,她身边一直有很多那种人,梅姐梅姐地叫着,夸着她,夸到飞上天,天花乱坠。一直下来,跟她合作搞公司的朋友,我一个都不来往,因为没必要,我也看不起他们,我知道他们在搞什么东西。假如真的发生什么很严重的事情,只要我在,梅艳芳饿不死的,我一定有办法帮她的。其他只能由她去了,我不能24小时管着她。

三联生活周刊:你参与了梅艳芳的每一场演唱会,但2002年那场演唱会,你却只给她做了一套压轴礼服?

刘培基:她从出道,所有演唱会都是我参与的,只有2002年,因为整个班底我都觉得是错的。2002年她的演唱会,是她自己做老板,我觉得是她这辈子做得最差的一个演唱会。她的状态不好,演唱会整个流程不好,都不好。她打电话给我,请我帮忙,我说我不想看,不想参与这个事情,我要参与就会把整个班底换掉了,我已经叫你不要搞这个公司,不要跟这帮人合作,你偏要,那好,你去合作,去做这个公司,自己做老板,做这个演唱会,那我就不管了。我就把电话扔掉了,我没有那个耐心去劝你,我不是一个多话的人。突然一天,在泰国,她又打电话来,说知道我不高兴,求我帮她做一件衣服,我说好,做一件,只可以给她最后一个晚上压轴的时候穿。

她演唱会的第一场,我跟张国荣都在泰国,我们在一个酒店的游泳池边喝酒,国荣说上网去看演唱会评论,结果有些痛心,因为有套衣服走光了,不知道怎么搞的,这个我不能评论,我给你做了那么多年衣服,“烈焰红唇”的衣服那么厉害,我都没让你走光,所以心里很不舒服,可我不能评论人家的设计,人家也是用心帮你做的,可能只是经验不足。张国荣说他最后一晚去做嘉宾,我说我也是最后一晚上服装。

演唱会最后一晚,我跟《明报》周刊的黄丽玲一起去的。我把衣服挂好,去告诉梅艳芳我来了,那时候18点多钟,她正在化妆,谁知道我一过去,她就抱着我,哭得真的一塌糊涂,我从来没有把这个事情告诉过任何一个人,只是后来梅艳芳走了,《明报》周刊写梅艳芳跟我的感情,黄丽玲才把这个事情写出来了。黄丽玲说,那时候梅艳芳瘦成那个样子,只有两个大眼睛。我抱着她,安慰她别哭别哭。最后穿着衣服上台的时候,她唱了一支歌,说了一段话,说这件衣服给了她自信,浓浓的爱。她说那段话的时候,我知道镜头对着我,我其实心里很难受,我知道她吃亏了,我知道她真的懂了,怎么从19岁到了现在,你才懂?经历了那么多你才懂?她之前都没有试穿过这件衣服,可是过了一会儿,她就懂这件衣服了,开始很有自信地舞动这件衣服了,这就是我们20年合作的默契。

她跟张国荣合唱《芳华绝代》,安可完了,她进化妆室,我就跟黄丽玲一起进去,什么话都没有说,她抱着我又哭了,也是哭得一塌糊涂。黄丽玲很爱她,看到她这样都吓一跳,心痛死了。晚上回家,她又哭了,说这个演唱会,她做了10场,一点钱都赚不到,还亏了,其他人都赚了钱,只有她赚不到。我说你还有巡演的,之后就可以补上这一块了。她说,我知道巡演之后,这些钱还是赚不到的。我说,明白了,那就让它过去,不要再想这些事情,不要再让我看到你因为这些事情这样难过,不要再因为这样的事情让我不再理你。我不会离开你的,没事,以后好好做。

我不是胡言乱语、说三道四的人,眼睛雪亮的人都知道,2002年跟她合作的人,到2003年她走,她有没有再跟这些人合作?有没有再让这些人上舞台?你们自己去查。2002年这些事情,对她的伤害太大了,所以我真的觉得,2002年假如有在这个演唱会里赚过梅艳芳钱的人,假如不是应该得到的酬劳,这个世界上总有因果的。(文 / 王鸿谅) 百变Image刘培基汪明荃许冠杰Fashion唱片演唱会传奇三联生活周刊张国荣梅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