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与性格

作者:袁越

性别与性格0

几乎所有加在人身上的标签都必须谨慎使用,一不小心就会有歧视的嫌疑,比如肤色、出身、血型和星座等等,这些概念单纯用来做形容词也许没问题,但绝对不能以此为标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否则肯定吃官司。只有性别是例外,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心安理得地依照性别来把人分成男女两类,从体育比赛的分组到相关法律的制定都会对男人和女人区别对待,无人对此提出过异议。

问题是,上述的区分主要是指生理上的差别,男人和女人在心理上有没有差异呢?这就不好说了。虽然几乎所有人类社会都认为男女性格有差异,西方人甚至把前者安排到了火星,后者送到了金星,但这方面一直缺乏过硬的科学证据,谁也不敢下定论。

今年12月2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刊登了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放射学系副教授拉吉尼·维尔马(Ragini Verma)博士及其同事们撰写的一篇论文,首次提出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证据。研究者们通过一种名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的技术,绘制出了大约1000名男女志愿者大脑各部位之间的神经连接分布图,从中发现男人和女人的大脑结构虽然没有火星和金星的差别那样大,但确实存在明显差异。

具体说,这种技术可以测量大脑中水分子的流动情况,从而间接地衡量出神经细胞之间信号通讯的强度和方向。研究人员招募了428名男性和521名女性志愿者,他们全都身体健康,年龄从8岁到22岁不等,然后运用这项技术研究了志愿者们的大脑,并汇总了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数据,绘制出不同人群的大脑神经连接分布图。

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类似研究,维尔马教授希望从中看出男女两性在大脑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女性大脑的左右连接比例较高,男性则正相反,前后的连接更多一些,只有一个部分例外,那就是小脑,男性在这个部位的左右连接也是比较多的。已知大脑的前半部分主要负责指挥四肢的运动,后半部分负责控制知觉系统,比如视觉和听觉等等,前后大脑连接紧密这个现象很好地解释了男人的运动能力为什么比女人高。另外,已知小脑也和运动能力密切相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男人在这个部位的左右连接比女人发达的原因。

大脑的左右两半球也是有分工的,左脑一般负责逻辑思维,右脑则更擅长直觉思维。女性在左右半球之间的神经连接比男性多,这个事实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擅长社交,记忆力也比男人好,而且善于一心多用。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这个结果是有道理的。我们的祖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有分工的,男人负责出去打猎,自然需要灵巧的身体和专注的精神,女人负责在家采集野果并照顾孩子,或许在这一过程中完善了“多任务模式”和社交才能。

男女大脑之间的这种结构差异和年龄有着密切关系。研究显示,两者在13岁之前大体相似,看不出明显差别。14~17岁这个年龄段开始分化,最终形成了两类不同结构的大脑。这个结果说明男女性格的差异是在青春期这段时间里形成的,很可能与激素的变化有关。

这篇论文发表后引起了诸多争议,维尔马教授坚持认为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医生们找到男女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因为不少疾病存在性别差异,比如自闭症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远比女性要高。但是媒体记者们显然不这么认为,大家一致把话题引到了男女性格的差异上,似乎该研究为“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个著名论断找到了科学根据。

不过,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比如英国《卫报》的科学编辑罗宾·麦基(Robin McKie)就专门为此事撰文指出,该研究只是说明男女大脑结构存在差异,没有说明这种差异到底是因还是果。麦基认为,男女性格的差异只有很少部分来自遗传,大部分来自后天的教育,以及社会对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期待。

其实维尔马教授是认同这个说法的,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类似看法,但她更想强调的是:这个结果只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男女这两个群体的行为模式,但无法帮助人们了解具体哪个人到底属于何种情况。事实上,维尔马教授本人就是一名女性,却从事着在大多数人眼中相当“男性化”的职业。

所谓歧视,指的就是用群体的特征来衡量其中的每一个个体,这不是科学,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文 / 袁越) 性别性格

上一篇: 更真实的宇宙
下一篇: 2014年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