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的动力源
作者:邢海洋年末各大投行给出了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的预测,充满乐观气氛。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报告称新的一年将会是更好的一年;德意志资产及财富管理市场展望题目便是《全球经济生枝发芽但尚未枝繁叶茂》;瑞银财富管理认为在各国央行采取宽松政策立场的推动下,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加速。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好转似乎笃定,其动力主要来自活跃的资本市场、政府宽松的财政支出和欧美国家的产业复苏。
2013年,资本市场收益颇丰,全球股市录得2009年以来最好的年度回报。MSCI全球指数上升20%,其中美国和日本股市表现最优异,而房地产市场同样有不俗的成长。更高的资产估值推动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趋向活跃,如本轮经济复苏的初级阶段,美国成屋销售一直不如以往的水平,但2013年下半年显现出了抬头迹象,新屋开工也一直稳定攀升。英国的地产之于经济增长更为立竿见影,受全球买家追捧,伦敦房价升至历史高位,房地产的建设也持续高涨。超级量化宽松的政策终于结出果实:在美国,“两房”已经连续多季度盈利,其清偿美国财政部1880亿美元贷款的进度完成大半,还有一年时间即可还完,远远快于当局设定的10年期债务完全偿还期限。英国央行行长卡尼表示,英国经济复苏终于“站稳了脚跟”,他预测英国经济今年将增长1.6%,明年增长2.9%。
尽管仍有经济学家质疑2013年下半年欧美国家的强劲表现仍属于几年来频繁出现的“复苏假象”,但从活跃的资本市场和就业市场观察,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酝酿中,美国的经济复苏是确定且真实的。如在能源领域,页岩气革命极大提升了美国的能源自给率,低廉的能源价格正成为美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一部分,能源工业的持续发展促进了美国就业、家庭收入、政府收入的增长。机器制造方面,由于科技进步和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许多迁往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回归美国。本轮全球经济的周期性复苏,一个重要特点是无就业复苏。但美国制造业领域的就业增长一直非常强劲,超出了以往经济复苏时期的水平。并且,制造业领域的平均每周工时增长率也超过了以往的经济复苏水平。
11月,美国失业率降至7.0%,为2008年来最低。悲观者认为美国的就业状况并无实质性改善,就业率下降是因为很多人放弃了找工作,但一幅就业增减的细分图足以显示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美国私营公司、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就业状况持续改善:虽然制造业如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雇用工人距离峰值还有一大截,但诸如制药业和休闲产业雇员已经远超过危机前水平。从金融危机结束至今,美国制造业共增加了50多万个工作岗位,目前美国制造业拥有1200万名工人,事实上,美国正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从未经历的制造业用工增加的局面。经过5年的重新整合,一个更为合理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美国商务部报告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惊人强劲,年增长率达3.6%。
发达经济体的另一个增长潜力还在于它们节制的财政支出。金融危机后宏观经济格局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财政拖累,欧美等主要西方国家政府削减预算,而私营领域需求的增长往往无法抵消政府支出缩减的影响。如今,经济的持续改善使赤字规模正在缩减,美国和欧元区决策者发现,目前没有必要继续大幅收缩预算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G7国家2014年预算削减幅度将是2011年以来最少,其减支幅度预期仅为2013年的一半,平均预算赤字预计将降至3年前的四分之一。高盛和德意志银行的计算是,如果放松财政紧缩,G7国家2014年经济增长率能翻倍达到2.2%,为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速最快。
毋庸置疑,正如2013年全球资金流动所显示的,全球增长的发动机已经从新兴市场转向发达国家。欧美国家痛苦的去杠杆调整释放出增长的潜力,新兴市场的结构问题却被此前的长期繁荣所掩盖,资金回流后突然爆发。但总体而言,中国经济的成功着陆,预示着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仍将以7%~8%的增速,引领全球经济以超过3%的速度增长。历经5年的起落,诚如花旗所言,2014年将是全球经济“革命性”的一年。
不应忽视的是,5年中,MSCI全球指数已经上涨了140%,全球经济扩张持续了17个季度。投资者即使不是在火山喷发的现场,也该看到了远处丝丝冒出的蒸汽。摩根士丹利的报告因而命名为《土壤肥沃,分歧加剧》。(文 / 邢海洋) 世界经济经济2014动力源国外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