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比亚:是什么牵绊了战后重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11月19日,的黎波里民众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政府解散占据城市的民兵武装
)
事发后,许多市民自发拿起武器试图驱逐米苏拉塔民兵(利比亚最强大的民兵力量),但该组织坚持不撤出市区,致使的黎波里安全局势紧张,零星武装冲突频发。17日,的黎波里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大罢工,要求政府解散占据城市的民兵武装。近百名抗议者冲进了正在举行会议的议会,导致会议被迫中断。
此事件之外,16日,一队民兵武装袭击了市郊的军队营地,与政府军交火致4人死亡。17日,利比亚情报部门副主管也在机场遭到了武装人员的突袭。去年底,两个民兵组织在位于市中心的利比亚最高安全委员会总部大楼附近交火,一度动用了迫击炮等重型武器。议员甚至因此讨论过是否将议会迁至其他城市。
当年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功臣”之一——民兵武装组织在新政权建立后并未解散,势力迅猛发展,不仅相互冲突,还经常从事暗杀、绑架等犯罪活动,让民众苦不堪言。“互相为敌的民兵同时控制了领土和经济资产,并且试图永久保持掌控权。现在,这些武装组织牢固地盘踞在利比亚社会中,为建立后卡扎菲时代的社会秩序投了下不少绊脚石。他们还建立了一个个平行的行政部门。每支民兵力量都宣称自己的敌人与旧政权有联系,没人愿意将手中的权力交给他人。”美国密尔斯女子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劳森(Fred H.Lawson)告诉本刊。
“毫无疑问,民兵是眼下利比亚民主进程中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威胁,即使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仅仅是人身安全环境使利比亚平民难以投入到公共社会建设中。”英国杜伦大学政府与国际事务学院教授墨菲(Emma C.Murphy)告诉本刊,“政府在解除民兵组织(以及不时表现出的不情愿),迫使人们重回原始的团结,也破坏了他们对于政府的信任。”
但政府掌握的薄弱军警实力并不足以应对这些割据势力。“卡扎菲在位时并未建立国家化的专业军队。他留下的是一系列分散的军力,其中大部分非常忠心于他,并且是由家庭成员组成的。这些军力是不允许向国家部门靠拢的,因为卡扎菲担心一个统一的军队将对其发起政变。”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大学政治学教授拉荷蒙(Ricardo René Larémont)告诉本刊。
与衰弱的国家军力相似,虽然重建进程开始已久,利政府却始终在通过各方协商来建立国家,面对乱局时常力不从心。许多评论将矛头指向了当年对利实施干预的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指责他们未能“善始善终”。但是,美国密歇根大学中东政治学教授特斯勒(Mark Tessler)告诉本刊:“国际因素的确影响了利比亚局势,但主要在于别国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向其境内的渗透。美国和北约已向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提供可观的支持,他们的确可以做得更多,但这不是关键,利比亚的中心问题,是国家认同与统一体制的缺乏,以及卡扎菲倒台后四处扩散的武器。”“缺乏有效的政治领导者,才是利比亚最深层问题所在。”墨菲也说。
这是因为,“在社会层面上,利比亚是以部落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拉荷蒙进而说,“由于缺乏国家认同感,民兵想要在其部落或宗族中维持团结的愿望也非常强烈。这种社会组成形式是建立国民军队和超越部族差异的国家的首要障碍。由于部落制影响的存在,利比亚国家内部在战争前后都是呈分裂状态的。所以,建立国家认同感对于其民主重建而言最为重要,但想要达成也很困难。因为,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西方国家,都无法代替利比亚人去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而任何人,也都无法为其发展出一支国家军队。美国与欧盟可以做的,充其量不过是在战术上训练士兵与警力。”
不过,“我们的‘利比亚选后调查’显示,约83%的利比亚人坚定地认为民主是最适合自己国家的政府系统,并且对政府的法治建设表示支持。”美国波特兰大学中东政治学教授本斯特德(Lindsay Benstead)告诉本刊,“在我看来,法治建设过程中引发暴力行为是正常的。而民众向政府提出的抗议,恰好反映了利比亚社会对于法治的要求,并非该国走向无政府混乱状态的必然预示。”
(文 / 邹珊) 战后牵绊什么利比亚利比亚战争重建卡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