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时捷 (Ferdinand Porsche,1875~195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1950年3月27日,费迪南德·保时捷在他的保时捷跑车前留影 )
1875年,当费迪南德·保时捷出生在波希米亚小城海森堡附近村庄中的一个铁匠之家时,谁也不会想到,他将成为全世界最奢华的高端汽车之父。父亲安东希望他能继承家业,成为一名出色的铁匠,但他从小就表现出电工和机械方面的天才,16岁时他就用一块蓄电池为家里制造了一套包括电灯、发电机与配电盘在内的照明装置。1894年,19岁的保时捷来到维也纳,在今日电气工程巨头ABB的前身贝拉·埃格公司开办的电力工业大学进修,他在1897年担任了这家电力公司实验部门的经理,开始接触汽车。1898年,他设计出可装在汽车传动轴上的电动机,这一杰作被奥匈帝国皇家马车厂——洛纳公司看中,他们聘请保时捷设计洛纳公司的第一辆汽车——洛纳·保时捷1号(Lohner-Porsche)。这是一辆小电瓶汽车,它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前轮上各装有一台电动机、直接驱动车轮,并于1899年巴黎世博会上展出。遗憾的是,直到保时捷去世,混合动力这一革命性设计仍然没能投入大规模生产。
1922年,保时捷设计了他平生第一辆传统内燃机动力汽车“Sascha”,最高时速能达到89公里,凭借这一设计,他加入了大名鼎鼎的戴姆勒-梅赛德斯汽车制造公司。1924年,他设计的梅赛德斯赛车——梅赛德斯2I参加了大名鼎鼎的意大利塔加-费罗里奥汽车拉力赛,一举打破了意大利传统汽车霸主阿尔法·罗密欧对该项赛事的长期垄断、
1926年,在困境中,戴姆勒与奔驰两家公司按1比1的参股比例实现了合并,带有全新戴姆勒-奔驰商标的第一个新车型,即是当年度同类排量引擎中速度最快的K型车,是天才工程师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心血的结晶。它采用了凸轮轴六气缸发动机和ROOTS增压器,在汽车说明书中,梅赛德斯-奔驰充满信心地宣称,“在发动机罩旁的镀铬合金排气管与增压器,是权柄和荣耀的象征”。
尽管如此,由于保时捷无休止地提出各种堪称“空中楼阁”的未来式汽车设计方案,与管理层冲突不断,最终导致他于1929年辞职。辞职后的保时捷博士于1930年创建了自己的公司——保时捷汽车设计所。1934年,他以全新角度为德国汽车联盟设计出了具有16缸增压式发动机的第一辆保时捷赛车(车头约占1/3,车尾占2/3,车的前后配重比为1∶1,油箱安置在车的中部——无论油量多少都不影响车的重心位置),引擎气缸以45度角安放,以便给连接引擎后部罗茨式增压器的进气歧管留出足够的空间,排气量仅在4.4升以下、转速也只是刚达到4500的时候,V16引擎就可以产生295匹的马力输出,这款封号为银箭A型(Auto Union Type A)的革命性中置引擎大奖赛赛车,其改进型C型在1936年纽伯格林的Eiffelrennen比赛中首尝胜果,然后又在同一条赛道上的德国大奖赛中再次取得胜利。随后接连拿下瑞士和意大利大奖赛的胜利。
然而除此之外,很少有汽车公司敢于接受保时捷博士推出的各种大胆设计方案,就在保时捷陷于四面楚歌时,纳粹党人夺取了政权。保时捷向德国交通部递交一份报告,建议着手设计小轿车,以提高居民的机动性,又向德国政府报送大众车发展的详细财务计划。这份报告正中希特勒的下怀,这位雄心勃勃的独裁者希望每个德国人都有一辆汽车,就像美国一样。
( 洛纳· 保时捷1号 )
上台后,希特勒决定建立专门的汽车制造厂来生产这种“国民轿车”。为此,在劳工阵线负责人莱伊博士筹划下,劳工阵线拨出5000万马克,与汽车联盟公司(奥迪、霍希、DKW和Wanderer合并而成)组建了德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任命费迪南德·保时捷为技术总监。很快,保时捷在希特勒的要求下拿出了设计蓝本:售价为1550马克左右、四轮独立悬架、速变速箱、大动力输出26bhp、料消耗为35mp、轴距2.5米、轮距1.2米、整车重量650公斤,而基于该设计方案的另一升级版170H,则成为战后保时捷356型汽车的基础。
1938年5月26日,大众汽车厂在德国中部布朗施威克市以北10公里的小村法勒斯累本举行奠基典礼,保时捷亲赴美国底特律订购设备,并聘请一批美国工程师当指导,他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以福特汽车公司成功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实行量化生产。“国民轿车”在1939年2月的柏林汽车博览会上首次亮相,其独特的外观被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称为甲壳虫。
然而“甲壳虫”并没有按照计划成为7000万德国公民出行的代步工具,1939年8月,仅仅在投产一个月制造了630辆后,大众汽车就不得不按照希特勒的旨意将其改装为军用车,以应付即将爆发的战争。在加强了“甲壳虫”车身钢架的质量和硬度后,它被定名为62S型,其后的改进型82S搜索车与166型水陆两用军车,成为“二战”中与美国通用“威利斯”吉普齐名的多用途军用车辆,分别生产了6.5万辆,活跃在从北非炎热的沙漠,到苏联冰原的各条战线上。
1939年9月3日,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被任命为德国战车发展委员会首席设计师,是希特勒在战车发展上的首席顾问,1941年初,随着盟军战车吨位,火力装甲的不断升级,希特勒要求必须研发下一代重型坦克,而保时捷设计公司拿出的油电混合动力重战车VK4501(p)由于技术不成熟导致的故障率过高,最终败给了亨舍尔公司,已经量产的90辆保时捷“虎”最终被改为安装88毫米43“象”式反坦克炮的自行火炮(Sd Kfz184 Elefant)。
“二战”的结束并没有意味着“甲壳虫”和保时捷传奇的终结,费迪南德与次子费利在斯图加特重新开办了独立的汽车工厂,并以170H为基础,设计出了时速高达130公里的保时捷356跑车,1951年首度参加当时车界“耐力指标”的法国勒芒24小时大赛的356赢得1.1升级冠军。次年,费利·保时捷发明了同步契合齿轮箱,这一革命性装置使得在1954至1956年的3年间,保时捷在各项赛事中夺下400多项锦标,后来全世界的车厂都向保时捷交付专利费,以取得同步契合齿轮箱的使用权,而在1972年3月,重新开工的大众汽车也宣布“甲壳虫”的产量达到1500万台,超过了福特著名的T型汽车,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汽车型号。2003年,就在大众公司宣布关闭在墨西哥的最后一条“甲壳虫”生产线前夕,美国《消费者报道》杂志在50周年汽车专刊中,将“甲壳虫”列为有史以来最经典的十款车型之一。(朱步冲)(文 / 三联生活周刊) 费迪南德·保时捷1875Porsche保时捷甲壳虫德国汽车豪华车大众汽车Ferdinand跑车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