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访中东:美国的中东政策失败了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11月5日,克里前往拉宾广场献花,以悼念为推动中东和平而遭刺杀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图为克里与拉宾的女儿在交谈 )
11月3日至11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出访中东。行程虽然涉及包括约旦、阿联酋在内的多个国家,但重点仍是美国的传统地区盟友:埃及、沙特和以色列。
克里此行被戏称为“灭火之旅”,因为这三位盟友正因美国近期的中东政策而恼火。三周前,因流血冲突在埃及屡禁不止,也因新过渡政府具有明显的军政府特征,奥巴马停止了对埃军援。而在叙利亚问题上对美国不满的海湾国家向埃及提供了450亿美元的援助,使埃及的对美态度逐渐强硬。今年8月,奥巴马高调宣布攻打叙利亚却无果而终,让积极备战的沙特颇为尴尬。而美国同伊朗的“秘密交流”,则不仅让沙特极为不安,也令正在与巴勒斯坦更新和谈进程的以色列忧心忡忡。就在克里访问前夕,以方突然宣布在约旦河西岸以及东耶路撒冷新建1859套犹太人定居点,给了正为推动和谈而努力的美国当头一棒。
评论者们对当下美国中东政策的评论是:“美国的中东政策失败了!”“中东似乎回归了原本的模样:伊拉克动乱依旧,叙利亚战争无情外溢,埃及内乱难复,内战一触即发。曾被称赞为美国首位中东挚友的土耳其总理将埃及暴乱的责任推到了犹太人身上,但其他人恐怕都在指责美国。”美国巴德学院外交事务与人文学教授米德(Walter Mead)这样对本刊分析。
在米德看来,美国的中东战略是自以为聪明:通过与温和的伊斯兰组织(比如土耳其的正义与发展党和埃及的穆兄会)合作,深化中东的民主化进程。这是个“一石三鸟”的策略:首先,在结盟中,奥巴马政府缩短了穆斯林世界“温和的中间派”与美国的距离;其次,通过向穆斯林展示和平、温和的政党所取得的成绩,孤立恐怖主义和极端分子,使其在伊斯兰世界中进一步边缘化;最后,这些温和组织在美国支持下,可将民主带入更多的中东国家,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消灭那些迫使人们盲目加入恐怖活动的社会积怨。但是白宫最终还是失策了:“它错误地估计了美国所支持的这些伊斯兰组织的政治成熟性与能力、错误估计了埃及的政治局势、美国与以色列和沙特的关系策略、中东恐怖活动的新动态,以及对叙利亚战事坐视不管的后果。”结果便是美国陷入了两难境地:一边是自己的安全利益,一边是因维护利益而在盟友间引发的疏远甚至敌意。
为何失策?“在美国与中东地区的深层关系中,存在着‘民主与安全’的对抗。”华盛顿卡内基和平研究院访问学者哈桑(Oz Hassan)告诉本刊,“这个问题来源于‘利益冲突’。中短期看来,美国寻求的是对石油和天然气向世界能源市场自由流动的稳定控制,苏伊士运河是其利益的保障,地区盟友的安全以及与他们在军事、情报、反恐和防止核扩散事务上的合作,同样是利益的保障。但在保证美国利益的基础上,至少要在言辞上支持该地区的民主进程。但是,虽然安全考量促使美国寻求合作与稳定,宣扬民主却带来了直接对抗,妨碍合作,甚至制造动乱。”比如,“美国为获得石油资源而支持独裁国家(比如沙特),支持承认以色列的国家(比如土耳其、埃及和约旦);而保卫以色列的安全却常与抑制恐怖主义和伊朗的核野心冲突,所以,在利益中少不了左右权衡”。欧洲大学研究院美国中东政策研究员拜迪采(Gregorio Bettiza)这样告诉本刊。
“在阿拉伯步入觉醒期之前,‘利益冲突’就已是干扰美国决策者的基本问题。在中东环境变得更为流动和复杂之后,依然如此。”哈桑进而说,“所以,当民粹运动将新一轮乱局从大西洋带入波斯湾时,美国仍然在民主宣扬过程中踉踉跄跄,也并不奇怪。这种语境下,美国扮演的是正在回归自己的地区核心利益的旁观者角色。”
哈桑认为,克里的中东之行将有效修补与地区同盟的关系,因为他带去的信息是,美国希望一切照常,不会向该地区的政治改革施压。但此行的长期效果却并不乐观,因为政策赶不上局势变化,而且,鉴于“阿拉伯之春”仍然贯穿其中,中东地区的危机将来肯定不少。(文 / 邹珊) 失败克里中东局势美国中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