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英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这些天我犹豫着是否给5岁儿子报个英语班,其他兴趣班都没报,也没想给他报。面对英语,我挠头了,因为老被叨唠好的小学常会面试英语,目前是最佳学习期等等。正纠结中,恰好“北京高考改革意见稿”公布了,亮点是:2016年起,北京高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50分增至180分,英语卷总分值由150分减至100分,可多次参考,按最好成绩计入总分。此外,还透出消息,英语所占比例还将降低,这无疑对其他省份有较强参考意义。

我对各类考试过于重视英语素有反感,对其在华夏大地的枝繁叶茂深有感叹,带给我的麻烦更是“罄竹难书”。虽然我高考英语成绩尚可,后来又陆续通过四级、六级、考研、考博英语,但我依然不喜欢——准确地说是厌恶它。我的整个学习生涯,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被它耗费了。估计天生语言学习能力较差,加上出生于山区县,英语启蒙晚,相对其他课程,英语一直是我的短腿,只好花更多的气力在它上面。中学期间,我陆续干过语文、数学、物理等课代表,唯独没有英语,为它我需要花最多的时间,晨读夜习,可根本没有用的机会,学的是哑巴英语,20年过去,家乡的孩子依然如我当年。老师若带有鄂西口音,我们怕多不能免俗,且一脉相承。

大学四年,本该博览群书、夯实专业,不料学校早早下有死命令:不过四级不发学位证。于是花前与月下,专业与文艺都变成了头悬梁、锥刺骨的疯狂英语,逃课、占座、上辅导班都只为了过四级,四级过了,六级还在前面狰狞地笑。临近毕业,应届生中还有近一半人未过,学校无奈,只好草草弄个学校四级英语让大家考试通过,敷衍了事。我等不禁长叹:早知如此,何必疯狂。

第一次考研,专业课不错,都80分左右,英语差2分没及格,所报导师惋惜地说,学校有硬性规定,没办法,明年再考吧。一时间是非成败转头空。我心戚戚然,叹戏如人生,人生不如戏。待我考上后,发现诸多同学曾经都是学英语的,中学英语老师尤其多,英语的拉分效果太强悍了。读研、读博以及工作后,包括在上海、北京等地陆续工作了较长时间,实在没发现英语有啥大用处,它明显被人为地强化,以致耗去了我辈的近半青春,培训、考级、枪手、出国中介等群体却获得利益上的巨大成功。

在键盘、鼠标、触摸屏、进口片的冲击下,当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擅长写汉字,不愿意看中文书,不乐意看国产剧,终于有人开始着急,开始反思这些年漠视母语、强化英语、舍本逐末的得失。

没了英语的重压,我们的孩子,或许可以解脱些了,或许可以比我们活得更舒展,却不知道会不会更中国?但我愿意相信,这个转变是极有价值的一种尝试。(文 / 湖北宜昌 聂武钢) 英语疯狂英语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