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董事离任前的中国告白

作者:李三

奔驰董事离任前的中国告白0( 奔驰S63 AMG )

采访开始之前,主持人临时增加了一个桥段,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董事施密特的一番告白让原本的访谈多了一些感性的成分。今年是施密特先生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这位销售及市场营销执行副总裁明年就将光荣退休,这些年施密特曾多次到访中国,对中国市场一直有非常高的厚望,同时也充满感情。前不久他还亲口跟北京奔驰汽车销售公司总裁倪恺先生说:“明年我还会到中国去。当然,明年我就将不再以公务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我的行动范围也不仅仅只在酒店,不是只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我要去看看中国美丽的山川。”

回到业务层面,施密特认为奔驰现在已经进入上升阶段,各方面进展也非常顺利。“我们多款新产品陆续上市,包括新一代E级车、全新S级和紧凑车型。现在每款车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市场反响。”施密特一如既往看好中国市场,“目前中国是奔驰第三大市场,将来肯定会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市场。戴姆勒也会尽所能把合适的车型和产品引进中国,把像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公司这样的正确的组织架构建立起来,以便应对各种各样的变化。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们发生了很多改变。尽管任重道远,但我们坚信前途将是一片光明。”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你不久就要从戴姆勒退休,我们都知道你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你如何将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传递给继任者?

施密特:我会在今年底正式离任,我有一个非常棒的继任者,离任前我会确保和我的继任者完成顺利交接。我希望我的继任者能看到中国的发展,我也确信他会给予中国市场极度的重视,甚至比我给予的更多更高。中国,顾名思义,是世界的中心。我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在西安参观了兵马俑,印象非常深刻。中国现在的发展可以说是举世瞩目。同时,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我认为中国和德国有非常多相似之处:比如,中国人和德国人一样都对工作尽心尽职;比如,德国没有太丰富的资源,有时中国某些资源也相对匮乏,但是凭借我们自己勤奋的双手、智慧,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我们就能缔造成功。在这个层面上,我觉得德国人和中国人有很多共通之处。

三联生活周刊:为了成为最重要的市场,奔驰未来有哪些投入和举措?

奔驰董事离任前的中国告白1( 施密特 )

施密特:目前我们在中国进行了大力投入,包括工厂的扩建、国产化的全面推进、产能的提升等等。另外在中国的网络建设方面,我们今年会新建75家4S店,同时也会进驻并开拓一些以前没有涉及的城市。总体来讲我对中国在2015年成为奔驰的全球第一大市场充满信心,届时我们将在中国销售30万辆奔驰和Smart。

倪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超越美国,让中国市场成为奔驰的全球第一。

三联生活周刊:一方面美国汽车市场复苏迅速,另一方面,中国豪华汽车市场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实现两位数增长。那么这种情况下,你如何能确信实现在2015年成为最大市场的目标?

施密特:我对中国汽车增长的整体局面还是比较看好的,我们预计今年中国整体汽车市场增长能达到10%。当然,美国市场的确发展得非常好,整体销售复苏很快。但我们非常有信心能在中国实现2015年30万辆的销量目标。说到整体投入,可以说奔驰和戴姆勒在中国市场的投入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市场,其中包括大量的研发投入、发动机工厂的建设、国产化推进、产能提升、4S店的建设、不同层级的培训投入以及建立培训中心等等。这一切投入来源于对中国市场发展的信心,我们还是一直看好中国市场的前景。

三联生活周刊:全新S级正蓄势待发,梅赛德斯-奔驰为中国市场准备了多少供给?

施密特:我们的目标是在2015年计划在中国销售30万辆车。在这个目标下,相信全新S级将在进一步提升奔驰中国市场整体表现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中国市场对于奔驰S级来说地位举足轻重,我们肯定会优先考虑对中国市场的S级供给。

倪恺:预计全新S级会在9月底上市。至于供给量,供给会是逐渐上升的一个态势。先期我们会引入4款车型,随后我们将力求在最短的时间把其AMG高性能版本等更多车型引入中国市场。全新S级车是奔驰首次以长轴距版本作为基础研发车型,因此,可以说全新S级是根据中国市场特别研发的。

三联生活周刊:S63 AMG的竞争车型是什么?它针对的细分市场及销售策略是怎样的?

施密特:S63 AMG是AMG车型中最强劲的一款车型,它从0到100公里的加速时间最快仅为4秒。我们所呈现的提升不仅仅是速度和性能,最重要的是在电池在轻量化上的突破。我们直接使用锂电池当作蓄电池,这种技术不仅降低了整车的重量,更使得车辆在高速或长距离行驶时油耗更低。S63 AMG在欧洲月底正式上市,在中国也将择机上市,以尽量缩短全球上市和中国上市之间的时间差。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看到在最近两三年,奔驰在产品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产品定位更加年轻。这种“年轻化”的改变是否影响到老客户?

施密特: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有很高的灵活度,既有入门级别的紧凑车型战略,又有高端豪华车战略,继全新S级推出以后,将会有6款更为细分的衍生车型逐一推出市场。同时,我们也追求在产品配置上紧凑车型和豪华高端车型的各自匹配,使其符合各自目标客户的品位和需求。但无论是紧凑车型还是高端车型,他们都代表着奔驰的核心价值,当然我们品牌也是与时俱进的,也需要变得更加现代化、更有吸引力,更好地去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但无论怎么改变、怎么发展,我们的核心价值永恒不变。

三联生活周刊:奔驰在中国推出的E级车辆将会配置有智能驾驶技术,今后这个技术是否会进一步延展,甚至出现在紧凑型车上?

施密特:关于智能驾驶技术,我们还是会优先考虑在全新S级上率先引用。因为奔驰的S级车型一直承载着一个历史使命:所有新的技术都是从它开始的,因为它是汽车发展的先驱,是全世界汽车的标杆。我们的安全气囊和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配置和技术,都是从S级开始的。当然,新一代E级车部分车型也将随后搭载这一技术,不难想象,未来全新C级也会逐渐配备这项技术,由此一步一步传承下去。

从成本角度来说,将全新技术应用到紧凑车型上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紧凑型车方面,我们也已经配备了防碰撞安全系统(CPA),当车离前车过近时,系统自动做出反应来避免事故的发生。从技术而言,它们和智能驾驶有共享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一定会把最新最好的技术拓展到所有的产品线上。

三联生活周刊:奔驰SUV产品在中国市场如何布局?

施密特:奔驰SUV整体产品线按照细分市场划分出了G、GL、ML、GLK和GLA五款车型,它们各自的定位是非常清晰的。我们预计能在2015年,国产GLA将会在中国上市。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全球范围还是中国市场,GLK的销售是非常成功的。就中国来讲,我们希望能更为充足的配件供给,使本土产能可以进一步提升。(文 / 李三) 董事离任奔驰suv告白奔驰汽车德国汽车豪华车奔驰奔驰中国中国跑车奔驰s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