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预叙利亚:奥巴马释放了什么信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8月29日,联合国专家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古塔区的一家医院与受到生化武器袭击的女患者交谈 )
8月21日,随着叙利亚内战局势的恶化,大马士革附近出现了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的迹象。8月27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称,作为回应,美国或将最早于8月29日对叙展开军事行动。据报道,英、法两国也在加紧准备,拟在稍后对选定的叙军事设施发起巡航导弹攻击。
4月份曾有证据显示,在该国冲突中有一方动用了化武。当时,早就对叙利亚划下“红线”的奥巴马因反应平淡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质疑。此次虽然依然缺乏确凿证据,但“他不能再无动于衷了”。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建告诉本刊:“虽然在传闻出现前,美国参联会主席邓普西还在强调美国无意军事干预,但奥巴马现已被逼上了这条路。他一再说使用化武是红线,可上次没有动作,这次若再不有所作为,他对国会和西方世界就不好交待了。其实,美国此时已经是一种姿态了:打了,就是我的姿态。”
然而质疑并未因此消除,只是内容从“为何不干预”变成了“何苦要干预”。中国中东学会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丁隆告诉本刊,除了履行“红线”诺言,美国采取军事行动也因考虑到要“保持其对叙利亚和伊朗战略威慑的有效性,以及改变叙利亚国内战场形势,削弱政府军力量,使反对派获得喘息机会,以便使其重新获得威胁叙利亚政权的能力”。“政府将干预理解为重振美国威力的途径,并欲以此建立战争参数,以防这场内战毫无底线地扩张下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塞班中心”高级研究员多兰(Michael Doran)则这样说,“但是这只是‘自欺欺人’的解释。”
“干预利比亚时,美国较有自信,因为当时卡扎菲的化武已在由国际社会安排的检验中减少了许多。但是,轰炸叙利亚,破坏其空军力量和军事设施,却将强迫阿萨德为政权存活走上更为极端的道路。”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中东研究员侯赛因(Ed Husain)也指出。
另一方面,“虽然化学武器可制造可怕后果,但目前它仅在叙内战中体现了有限的作用。叙内战冲突以来,10万余死难者中的大部分都是死于子弹和炮弹袭击,所以,即使美国成功阻止了化武的继续使用——这本身就是个棘手的军事任务,若目标是零使用率,则难上加难,也挽救不了多少生命”。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塞班中心”主任比曼(Daniel Byman)这样说。
并且,“这场由美国主导的对叙袭击不会改变内战的趋势。况且,叙反对派在意识形态上处于分裂状态,其中既有极度反美的‘基地’组织分支成员,也有活跃在城郊的雇佣兵——他们是无法与叙利亚的基督徒及其犹太教邻国和平相处的”。侯赛因说,“所以,后阿萨德时代的叙利亚将更可怕,一场新的内战将在反对派的不同派系间爆发,而美国,则将因此次轰炸而为该国的明日承受可以想见的压力。”
“但这场轰炸会提升叙民众及其邻国的希望,他们将期望美国介入得更深。”比曼告诉本刊,“届时,伊朗、俄罗斯等国,可能会向大马士革提供援助,财政和军事上的丰厚援助可能抵消美国轰炸产生的结果。并且,轰炸一旦发生,美国的声望和信誉便与推翻阿萨德政权连接在了一起。只要巴沙尔仍在位——在短期内看是这样的,就会凸显美国的弱点。于是,局势将停滞不前,甚至更糟。届时,无论是‘不负责任’地撤军还是硬撑着,美国的选择将会很少。”“生化武器只是催化剂,而非根本原因,而美国一旦因此介入,则将无可避免地被缓慢且深入地拖入叙利亚泥潭。”多兰说。
“所以,美国也需要考虑,打完如何收场,届时的局势会造成什么影响。”王建说,“现在有报道称,美国确定了具体的攻打目标和时长。打仗哪有这么设计的?以前打伊拉克、利比亚可不是这样。这暗示的是,奥巴马政府的攻击将是有选择性的、有限的。至于其他国家,英、法不愿挑头,德国态度暧昧,俄罗斯又坚决反对。所以,若打垮叙利亚,奥巴马也要考虑今后跟俄罗斯的相处问题。总之,美国肯定要做各种评估,奥巴马会汲取当年的布什以及利比亚战争的教训。我想这次干预,将是姿态大于实质。”(文 / 邹珊) 信号干预叙利亚政府军什么奥巴马叙利亚的局势中东局势叙利亚释放叙利亚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