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福尔茨海姆的古老黄金
作者:杨聃( 华洛芙金丝编花项链及制作工具 )
“黄金之城”
普福尔茨海姆(Pforzheim)地处黑森林山北缘,恩茨河、纳戈尔德河和维尔姆河交汇处,有“黄金之城”之称,其与珠宝的渊源可追溯至18世纪。当时普福尔茨海姆的经济十分低迷,越来越多的孤儿涌现街头。巴登公爵卡尔·弗里德里希(Karl Friedrich)及夫人不仅收留了这些孤儿,还于1767年建造了一所国内最大的孤儿院,这便是多明尼克修道院的前身。但这所孤儿院却给巴登公爵带来了日益沉重的经济负担,巴登公爵和他的大臣们不得不探寻出一条既能帮助孤儿又能使国家富裕的道路。
普福尔茨海姆小镇作为三条河流的交汇之处,有着便捷的地理优势。在巴登公爵夫人的建议下,巴登公爵在当地开设了一所珠宝学校。到1789年中,逾40家的珠宝及手表制造工坊在普福尔茨海姆开设,雇用工人近800名,渐渐这里成为整个欧洲的珠宝中心。一个多世纪以来,小镇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者,例如珐琅师、雕刻师、抛光师以及珠宝镶嵌师等等。显然,普福尔茨海姆已经覆盖了珠宝产业的各个环节。
1893年,集合了小镇的资源,金匠恩斯特·亚历山大·华洛芙(Ernst Alexander Wellendorff)在此成立了华洛芙珠宝工坊。“我的曾祖父恩斯特·亚历山大·华洛芙曾就读于普福尔茨海姆的巴登大公爵工艺美术学院。能够成就华洛芙在欧洲贵族中的声望,无疑要归功于曾祖父的艺术才能,但机遇同样重要。”华洛芙的第四代传人之一乔治·华洛芙(Georg Wellendorff)说。
离普福尔茨海姆只有60公里车程的巴登巴登是欧洲的度假胜地,当时颇受贵族们的青睐。恩斯特·亚历山大·华洛芙曾受德国贵族之邀到那里展示定制珠宝,借此机会,从英国王室成员到俄国沙皇贵族,华洛芙打开了欧洲的销路。如今,在华洛芙工厂自家的珠宝博物馆里还能看到当时恩斯特·亚历山大·华洛芙在巴登巴登所展示的珠宝项链。翻看华洛芙120年来悉心保存的设计手稿,就会发现深受法国新艺术派(Art Nouveau,1890~1914)的影响,那时欧洲皇室都偏爱花卉主题,和采用金丝工艺打造的装饰性珠宝。
( 华洛芙旋转指环传统的钻石镶嵌方式 )
真正的价值
战争让一切美好戛然而止,两次世界大战让华洛芙不得不停止运营。战后,华洛芙家族两代人重组华洛芙工厂。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渴求美丽、多样的事物,珠宝又开始活跃于人们的生活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尚”成了珠宝的主题,几何图形慢慢融入并逐渐取代了花卉图案。大部分的设计都采用白色钻石搭配另一种彩色宝石——红宝石、海蓝宝、祖母绿镶嵌在对称设计的戒托上。在设计风格上华洛芙也曾潮流化,但采用黄金为唯一金属材质的坚持却从未妥协过。
( 小镇普福尔茨海姆的珠宝产量占德国的80%、欧洲的30%,被誉为“黄金之城” )
从60年代开始,汉斯佩特·华洛芙(Hanspeter Wellendorff)接手了华洛芙工厂,成为第三代掌门人。“潮流主导设计的时代应该终结了,市场上需要出现拥有高品质的珠宝让人们欣赏和佩戴,这逐渐形成了华洛芙的品牌理念——真正的价值(Genuine Value),并且华洛芙必须走向世界。”汉斯佩特说。广告的出现开始告诉人们品牌与产品的概念,而1977年出现的这样一幅广告插画标志了华洛芙自那时起时至今日的形象,也敞开了汉斯佩特带领华洛芙通往世界的大门。这幅广告描绘了女模特的双眸上蒙着一条完全由黄金丝线编织的项链,其寓意是“如果不用眼睛来辨别,身体的触碰完全察觉不出这是黄金打造出的丝滑感受”。插画中的产品就是华洛芙最受欢迎的金丝编花项链。
“珠宝给别人的印象都是通过视觉来实现的,但只有自己知道佩戴起来的感受。”汉斯佩特的太太伊娃(Eva Wellendorff)说。伊娃从70年代加入华洛芙,担任品牌传讯经理,与汉斯佩特共同打开了奥地利、日本等市场。他们不仅根据各地市场赋予华洛芙珠宝不同的特点,还为每件珠宝取了极富想象力的名字,例如1985年推出的将钻石切割出镜廊效果的“Magic Mirror”和1987年推出的香水瓶项链“Golden Scent”。
( 恩斯特·亚历山大·华洛芙与他1893年创作的第一款华洛芙项链 )
1993年,华洛芙第一只珐琅戒指诞生了。“珐琅丰富的颜色让单一的黄金材质变得鲜活起来,为此独创的冷珐琅工艺不仅对戒指起到了保护作用,更让戒指三层雕刻的不同色彩反射出温柔的光泽。”汉斯佩特说。无论主题和设计怎样变化,黄金打造和佩带舒适始终是华洛芙最大的卖点。
家族精神
( 华洛芙第三代与第四代家族成员 )
从品牌创立至今,华洛芙一直由家族经营。绝对的经济独立和完全的家族控制权保证了华洛芙“单纯”的属性。工厂内从事制造的只有60多名员工,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0岁了,从原料熔炼、材质锻造、手工编织到钻石镶嵌……每一部分都在自己的工厂内完成。并且,任意一件珠宝都有其独特的手工技法和检验标准。
长度仅有40多厘米的金丝编花项链要由长160米、直径仅为0.3毫米的18K金丝手工缠绕而成,金匠要花几周的时间来独立完成制作一条项链的所有工序。每根华洛芙金丝编花项链虽然细软,但却能够承受60公斤重的抻拉。为什么是60公斤?“因为超过60公斤就有可能威胁到佩戴者的安全。”由数个18K金独立指环排列而成的旋转指环是华洛芙另一件标志性产品。每个独立指环上的微雕嵌刻了三层金丝花纹,每层的高度仅为0.15毫米。而独立的指环之间1/100毫米的缝隙保证了彼此独立的自由旋转。
( 恩斯特·亚历山大·华洛芙1893年创作的第一款华洛芙项链 )
为了保证质量,工厂每天的珠宝产量控制在30件以内,即使加足马力,一年供给全球的产量也不超过1万件。“百分百的出厂质量保证并不是华洛芙对顾客唯一的承诺,我们还承诺‘终生维修’。”华洛芙第四代掌门人克里斯托夫·华洛芙(Christoph Wellendorff)说。如今,品牌早已由华洛芙第四代传人克里斯托夫·华洛芙和乔治·华洛芙兄弟二人接手。汉斯佩特担任起企业顾问的角色,而伊娃作为家族中的女性与育有两个儿子的太太仍然要肩负着体验试戴的责任。她们要在每一件珠宝出厂前,贡献最终的修改意见。“我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是,作为一个家族生意,除了质量,什么都可以妥协。家庭永远比个人重要,留给后代的遗产比自己独占的财富重要。”
专访华洛芙第三代传人汉斯佩特·华洛芙
( 华洛芙经典系列金丝编花项链 )
三联生活周刊:是由于“黄金之城”的关系,华洛芙才会坚持以黄金为本的珠宝么?
汉斯佩特:我的祖父恩斯特·亚历山大·华洛芙认为,采用至臻至纯的黄金和钻石,经过最好的金匠和最专业工具才能打造出最高品质的珠宝,即便最挑剔的珠宝鉴赏家都会为之震撼。为贵族供应珠宝,对设计和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黄金是当时的不二之选。到了我父亲这一代情况不同了,战争之后经济形势比较紧张,流行的时尚趋势并不能负担贵金属的价值,当时的趋势是在非贵金属外镀上一层金子,但是我父亲并没有随波逐流,他仍然坚持用足金打造高品质的珠宝。当我接手华洛芙的时候,当然也不会颠覆父辈们的传统,但是在技术上有所改良。于是,黄金变成了最理想的材质,可根据不同珠宝的需要调节金、银、铜颗粒的比例以达到适合的硬度及色泽。
( 华洛芙金丝编花项链制作过程 )
三联生活周刊:两次世界大战给华洛芙带来不小的影响。
汉斯佩特:相比于“一战”低迷的经济环境,“二战”给小镇和家族都带来的是毁灭性的打击。“二战”时期所有男人都入伍了,每个家庭都是女人们支撑着。我们所处的德国西部被轰炸得最严重,你们现在看到的70%以上的房子都是战后重建的,包括华洛芙现在的工厂。机器被搬走了,工厂被炸毁了,工厂不得不停止运营。家族将仅存的珠宝都放在煤气罐里,埋在山上免遭盟军抢夺。即便如此,战后我们还是能够从头再来。1956年,我们有了新的厂房,一切重建得和之前一样。随后,工厂继续易址扩建。没错,战争曾经摧毁过我们,但我相信包括华洛芙在内的少数品牌之所以能够存活至今,是因为最根本的核心技术都根植在我们脑子里,并且我们从不放弃。
三联生活周刊:你接手后的华洛芙曾遇到过哪些困难?
汉斯佩特:我和我太太做的最明智决定就是把华洛芙从一个家族经营的工厂变成一个珠宝品牌,尽管这一决定让我们当时丢失了近一半的生意。从1893到1975年,华洛芙的家族标志“W”共经历了四个不同的版本。为了让华洛芙珠宝区别于其他质量劣质的品牌,华洛芙家族决定将“W”印刻在每一件珠宝上。这一举措一反当时的市场惯例。有一段时间,当我把珠宝拿到珠宝商的店里售卖时,得到的回应都是“不”。老板们不能接受“W”这个标记,客人们只需要知道哪里能买到喜欢的珠宝,至于是谁制造的并不重要。还有一部分顾客要求把“W”去掉,因为他们觉得“W”与他们毫无关系。即便因此当时的订单减半,这仍然没有动摇我们的决心。上世纪70年代,从意大利开始盛行的装饰珠宝风靡德国,人们可以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看起来十分具有设计感的珠宝,应该说是饰品,因为他们并不是由贵金属或者高品质的宝石制成的。所以,我将一枚全钻嵌入了“W”之中,凸显高级珠宝的“真正价值”(德语Wahre Werte意为真正的价值)。现在,每一位华洛芙的顾客都为钻石“W”商标而自豪。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珠宝与人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汉斯佩特:珠宝最初的价值是给人们带来喜悦并且提供保护。早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出征的士兵在大臂和胸前都会佩戴金属珠宝,原因就是家人乃至君主希望借此传递神灵对他们的庇佑。所以,今天我们仍称华洛芙的项链吊坠为护身符(Amulet)。2012年,华洛芙推出的“天使之翼”(Angel's Wings)也是想铭记这一点,而其中的天使形象其实是来源于一位叫海迪·托马斯(Heidi Thomas)的女士写给华洛芙的信件。信中她描述了一个手绘天使形象的挂饰,是如何帮她找到共度29年欢乐时光的爱人的经历。受她的启发,我们希望华洛芙的天使形象能传递更多“真爱、希望与保护”的寓意。
( 从海迪·托马斯的爱情故事中获取灵感的天使形象 )(文 / 杨聃) 珠宝家族海姆巴登普福尔茨古老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