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满的杯子和阿航未来
作者:李三( 阿联酋航空A380飞机头等舱客人专用的水疗沐浴房 )
三联生活周刊:有报告显示,在往来中国的航班中,如果按座位数量排名,阿联酋航空只占第15位?
安霆睿:对于很多航空公司来说,通常比较重视机上座位数量,按照一般理解,数量越多,航空公司收益越大。可我们总裁蒂姆·克拉克就不这么想,他指出,应该把上一层的商务舱座位减少,比如减少20个,空出来的地方辟成一个真正的机上酒廊,这个宽敞的独立区域非同于机舱转角处的局促酒廊,很多乘客可以在这里社交。
保持顾客的满意度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同其他的航空公司比,阿航在机队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是A380和波音777这两种新机型的最大用户,我们在网络、航空食品以及机上娱乐系统方面的投入也高于其他航空公司。在客舱服务方面,我们只做加法。
三联生活周刊:在座位减少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较高的收益率?
安霆睿:顾客对于阿航的需求非常高,无论头等舱、商务舱还是经济舱,我们的价格并不是最便宜,但提供的附加值最高。我们的机队无论在规划运行还是保养方面,资产生产率可以说是最高的。总体说,空乘和驾驶员经验丰富,阿航的资源使用率非常高,航班运行良好,客户上座率很高。目前我们每周对中国的航线有35个航班,上个财年阿航的迪拜到中国航线的客运量达到了120万人,每年的货运量达到6.4万吨。
( 安霆睿 )
三联生活周刊:在你看来,与其他航空公司相比,阿航的优势是什么?
安霆睿:很多航空公司的广告通常都是提供最好的航行,而我们的广告词是“你好,未来”(Hello Tomorrow)。我们一直认为机遇大于挑战,这是因为全球有70亿人口,总的来说社会财富比以前更加富有,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在加深,人们对于移动性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个行业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我们感觉自己非常幸运,迪拜处在中国和非洲、印度和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东南亚和南美洲之间,世界约1/3的人口生活半径从迪拜飞行4个小时就能到达,70%以上的人口距离迪拜只有不到8小时的飞行距离,迪拜可以一站式连接世界各地。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航空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安霆睿:现在主要的挑战就是燃油价格,油价在过去18个月增长30%~40%,燃油成本占阿航总成本的43%。燃油价格非常高,部分原因是市场的投机行为,对我们的收益率、营业率影响比较大。43%无法控制,我们只能控制产品质量和其他成本。
我们的机队主要由宽体机组成,在过去26年里,我们一直保持盈利,非常不容易。我们有很多机遇,如何转化这些机遇有几个关键因素:飞机、训练有素的人员,还有一个就是航权。飞机可以购买,我们现有201架宽体飞机,订单中还有195架飞机待交付。航权是一个问题,在我们眼下遇到的挑战中,航权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阿航在中国运营如何?是否打算开辟更多的二线城市航线?
安霆睿:我们的发展战略和中国的发展战略差不多,中国现在人口和经济都处于世界前列,而阿航在国际航运旅客人数方面总数量占世界第一,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功不可没,阿航是第一家在北京、上海开辟A380商业定期航班的,也愿意在中国其他城市开辟这样的服务。很多中国内地二、三线城市还没有连接到世界航空枢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持开放态度,阿航相信自己的产品和品牌。
在中国,阿航眼里看到的杯子总是半满,而不是半空的。相比非洲的中转站,阿航提供的服务更好,因此我们自信这方面的机遇会越来越多,现在阿航的运营状况非常好,也希望增加更多的航权。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阿航正在考虑开辟跨太平洋的航线,目前进展如何?
安霆睿:关于航权,我们是乐观而有耐心的,中国人非常睿智,我们认为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近年来中非之间、中国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迅速,阿航在双边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知道航权只是时间问题,我们愿意去等。如果这个决定明天能够到来,我们将感到非常高兴,如果这个决定后天到来,我们会耐心等待。
关于跨太平洋的航线问题,我相信基于阿航的品牌知名度,理论上是可以开辟跨太平洋航线的,只要拿到航权就可以这么做。但目前这并不是我们主要的目标,我们还是希望继续以迪拜作为枢纽开辟更多的战略市场,通过迪拜提供一站式服务,连接更多的大陆,比如连接中国和非洲,连接中国和南美。
三联生活周刊:阿联酋航空在一些区域市场比如欧洲扩张时,是否遭遇过政策限制?现在这种情况是否还存在?通过什么方式解决?
安霆睿:在欧洲我们的确遇到一些限制,比如税收比较高。这是因为欧洲的航空业并不是他们的战略产业,因此他们的机场并不是24小时运行,而且基础设施也没有随着需求而进一步改善。我觉得过高的税收不仅无助于当地航空业发展,也无助于欧洲的乘客出行。当阿航在某些城市的运量需求不是特别高时,我们并不需要每天24小时开放的机场,也没有必要提供每周7天的航班服务。
在希思罗机场我们就遇到一些限制,现在A380航班每天有5班飞到希思罗机场,上周上座率达到98%,基本上满员了。以后我们有可能会考虑在盖特威克机场启用A380。但在其他的航点没有太多的问题,因为经济危机,欧洲乘客没有增长,欧洲的航空公司正在变得增长越来越困难。我们同美国有开放天空的协议,因此在美国运行得还不错。北美问题来自加拿大,由于航权问题,每周迪拜到加拿大的航班只有3班。
三联生活周刊:过去26年阿航一直在高速增长,按照规律,扩张到一定程度会放缓,阿航下一步的增长动力是什么?
安霆睿:对于增长我并不是特别担心。我们非常幸运,迪拜政府已经建好一个新机场,无论客运还是货运方面,都能够提供新运力。现在机场运力有限制,但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案,只要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人们就需要出行,航空业务也会不断增长。我认为2050年将会有更多的人出行,基础设施良好的话,航空业也会进一步发展。
三联生活周刊:阿联酋航空对于自己的常旅客计划是怎样的经营思路?
安霆睿:航空公司的常旅客计划主要是为顾客提供多重服务,第一重就是你的级别,级别越高受益越多。第二就是里程兑换。我们的合作伙伴不是那么多,可供里程兑换的产品也不像有些公司那么多,这是我们的常旅客计划中唯一的不利因素。但我们的网络非常多,为兑换提供的可能性也非常多,比如我们和日本航空公司、大韩航空公司以及澳洲航空公司都有合作伙伴关系,现在我们也寻求一些新的合作伙伴,也想找一些中国伙伴进行合作,进行里程对换。
三联生活周刊:记得阿航总裁克拉克原来说过他不会考虑航空联盟,目前,阿航是否还将坚持之前的态度?
安霆睿:我们并不认为航空联盟代表这个行业的未来,尽管我们尊重航空联盟,但我们不会加入。我们觉得顾客买一个航空公司的机票,却乘坐另一个航空公司运行的航班,这会让他们感到困惑。我们希望顾客买的是阿航机票乘坐的就是阿航的飞机,我们希望把资金更多投入在飞机上,而不是投入在联盟上,希望有更多的客户透明度,也希望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入这些联盟耗时非常长,需要同20个成员伙伴进行商谈,我们希望把更多时间放在提高自身产品和照顾顾客方面。
三联生活周刊:阿联酋一直通过一对一谈判的形式扩展自己的合作伙伴吗?
安霆睿:通过双边谈判,比如说最近我们同澳大利亚航空公司达成了代码共享协议,通过合作照顾好彼此的顾客。在澳大利亚市场和欧洲市场,我们有着互补性,可以提速连接澳大利亚和欧洲的航线。在这方面我们并不教条,我们会选择性地进行双边合作,而不是加入航空联盟,我们有自己的运行方式。
三联生活周刊:有的航空公司通过购买其他航空公司股权的方式连接更多的航点,对此你有何评论?
安霆睿:我们尊重这种战略,但我们不会这么做,因为阿航不需要。我们的投资主要放在飞机改善、产品改善等方面,而不是在其他航空公司的股权上面,因为我们足够大了。比如阿航的座位数比卡塔尔航空公司和阿提哈德航空公司加起来还要多,我们的机队中A380、777、A330、A340加在一起平均的座位数是354个,我们更愿意让顾客感到满意。至于联盟或者用股权换航权的做法,谁对谁错,未来会告诉大家答案。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阿航2016年将在A380和777的航班上取消头等舱?
安霆睿:我们的战略并不是取消头等舱,头等舱也是阿航的优势所在,我们将保留很多头等舱座位给旅客升级。在2016年将会有19架A380飞机投入使用,目前我们机队有35架。我们计划只在少数架次和少数航线上采取两个舱位,大部分还是三个舱位,两舱位意味着只保留商务舱和经济舱,主要是为了增加座位,以满足某一些区域市场对座位数量的需求,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因为那里游客数量更多,而商旅客人相对少一些。在中国的航班上,尤其北京、上海还有香港,肯定会保留头等舱。(文 / 李三) 阿航半满杯子航空未来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