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要刊速览(743)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环球要刊速览(743)0上星期《明镜》曝出美国也在窃听包括德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这个报道直接被使馆翻译成英语递交白宫。一周过去,被窃听的欧洲国家没有站出来反抗的,相比愤怒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恐惧。令人惊讶的是,默克尔对此计划早就知晓。美国不仅窃听德国,在对欧洲其他国家的窃听中,德国甚至还帮了忙。从重点监测的国家来的E-mail和电话首先在法兰克福汇集,在黑森州首府威斯巴登也有一个极大的数据实验室用于信息分析加工。斯诺登显然对此不知情,他还曾经向德国申请过政治避难。目前斯诺登依然滞留在莫斯科机场,每一次起飞的航班都在宣告美国的霸主地位。而厄瓜多尔这个可能的避难地经济上严重依赖美国,国内货币甚至还是美元,互联网时代的英雄们前景十分不乐观。

《纽约客》 2013.7.8被埋葬的秘密

在西非几内亚的群山里埋藏着世界最大规模的铁矿。2008年,与以色列情报部门有密切关系的以色列首富班尼·斯坦梅茨获得了在几内亚开发铁矿的许可。有报告称,非洲国家政府在以过低的价格变卖国家资源,这些交易都是由政治腐败促成的,斯坦梅茨的买卖就是其中之一。斯坦梅茨很早就开始掺和非洲政治的浑水。上世纪90年代,他是安哥拉钻石最大的买主,也是塞拉利昂最大的私人投资者。今天,他是第凡尼的主要供应商。他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网络已经覆盖了20多个国家。他的法国掮客则因为大规模的送礼在非洲被称作“圣诞老人”。几内亚总统孔戴上台后开始清肃矿产业,但他无法触动斯坦梅茨这样的巨鳄。大量前政府的官员依然在任上,孔戴甚至无法让他们开启调查。

《外交政策》 2013.7~8硅谷能否拯救世界?

全球贫困问题是近年正在兴起的一个问题,全世界在努力,而硅谷也在做出他们的努力——用高科技解决贫困。然而美好的愿望却在落空。毫无疑问,他们的资金和技术已经大大改变了全球穷人的生活质量。但也仅仅如此,过去200多年的科技进步依然未能终结全球贫困。全球依然有半数人每天生活费不到4美元,24亿人更不到2美元。2003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要求硅谷的大亨视野放宽广些,努力让硅谷为发展中国家带去活力和创新。加利福尼亚的新老大亨都被调动起来去迎接挑战。最著名的就是微软比尔·盖茨夫妇,他们每年捐助大量钱财,帮助非洲和亚洲南部地区的人致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事实表明,与其对一个新的想法盲目地砸钱,不如认真思考后再行动。

《经济学家》 2013.7.6埃及的悲剧

当穆尔西2012年当选埃及总统时,自由民主派别的支持者担心穆斯林兄弟会会将宗教凌驾于政治之上。但不管怎样,52%的选票给了穆尔西合法性,人们在为埃及成为民主国家欢欣雀跃。6月30日开始的街头示威显示出埃及人的不满。穆尔西没有能够拯救经济崩溃的国家。埃及货币贬值,外汇储备下滑,通货膨胀上升,24岁以下青年的失业率超过了40%。在炎热的夏天,停电已经是家常便饭。犯罪率上涨,谋杀的发生数量在革命后翻了3倍。由于社会观念、意识形态上和宗教上的社会分歧,埃及一直是个难以管理的国家,而穆尔西没能保证司法、媒体和公共机构的中立。街头示威者和军人们一道将穆尔西赶下台,这为中东树立了可怕的先例。如果军方不能迅速还政于民,埃及的前途将是渺茫的。

《大西洋月刊》 2013.7~8垃圾食品如何终结肥胖?

当涉及食品和肥胖,即便是在硅谷,科技或者至少是食品加工技术仍会被广泛视为问题所在。硅谷已催生出一个由风投公司、企业加速器和网站构成的小型生态系统,以资助、培养和监督那些致力于帮助美国人回归自然简单饮食习惯的年轻公司。这样的食品革命,只能是为一小撮精英量身订制的不靠谱的健康幻想。对于大部分肥胖人群而言,那种食品绝不会够便宜够丰富,成不了他们的主要膳食。广受欢迎的食品生产商和快餐连锁店,已运用各种技术来创造热量更少、价格更低又尽可能保留原味的食品。这些被全面妖魔化的公司在5年内为公众健康所做的事,比“有益健康的食品运动”可能在今后50年内达到的成果还要多得多。而后者却通过其对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影响力阻止了食品加工工业的进步。 环球要刊速览

上一篇: 老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