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投资进行到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将投资进行到底0( 4月23日,在香港一家珠宝店内,顾客们正在选购黄金饰品 )

危机之辩

第一次见李明哲是在2011年一个朋友张罗的“庆功宴”上,外表朴素、身材瘦削的他是那次庆功宴的主角。

那年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正式开始交易,在交易所上市的文化艺术品包括书画类、雕塑类、瓷器类、工艺类等国家管理部门允许并批准市场流通的文化艺术品,这些文化艺术品根据价值被分解成相应的份额,直接像股票一样到网上交易,这是国内首次出现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一度轰动了全国投资市场。

第一波上市的两幅作品《黄河咆哮》、《燕塞秋》价格被疯狂推升,开市前就已经开好户头的李明哲虽然看好这种新型的投资品,但他并没有在第一波进入,等看过两幅作品的走势后,他与这位朋友联合,对接下来上市的每幅作品都进行了上限的申购,即按规定每件作品每个账户的申购上限为总份额的5%,几天的工夫申购资金抽回,留在账上的是四幅作品的8000份额,实际耗资仅仅8000元。等到作品正式上市交易,出现的就是资本的狂欢,每天一开盘价格就直接涨到交易所规定的涨停限制,没有人卖出,只有挂在那里的买单静静地守候,每一份额从1元一直毫无倦怠地拉升到了6元以上。在涨停第一次有效打开之后,李明哲将这些份额果断了结,而在之后的漫长日子里,这些份额又下跌到了1元多的价位上。

虽然李明哲说,这次投资就是一次小游戏,但他同时也承认,这是在寻找投资的新路径。对于做过外汇、股票、期货的他来说,艺术品是他相对陌生的领域,而这个市场的疯狂甚至超过了他所熟悉的各个领域。他认为,在投机火爆的投资市场中,一种新型交易品种一定会像当年的股市一样有一波疯狂,但疯狂之后一定还会回归理性,这次尝试也证实了他的想法。“一件现代绘画作品标到400万~600万份额,相当于价值400万~600万元。等单一份额涨到6元,表明这些作品的价格至少要在2000万元以上,太离谱了。”

将投资进行到底1( 5月7日,一名观众在中国嘉德春拍预展现场欣赏拍品 )

在李明哲看来,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脚步慢下来是一种正常选择。而由此带来的影响是,投资环境已经不可避免要出现一些振荡,这次银监会的表态,银行股带动的股灾,以及钱荒甚至经济危机的讨论,在近几年都已经在各种渠道广泛传播。

李明哲的资产配置中,早已经没有股票、期货等高风险的品种,对于艺术品份额交易出现的过渡狂热也暂时打消了他介入这个相对陌生的市场的念头,并且他已经在20%所得税的政策发布前变现了两套房产中的一套。他觉得,房产即便还有上升,空间也不会太大,而在资本市场上,只要投资得当,人民币现金的保值还是可以实现的。他对中国经济的长期未来依然保持乐观,他认为外资虽然唱空中国,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力已经显而易见,即便影子银行、地方债、创新不足、产能落后等问题广泛存在,但中国经济出现严重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我们的政府是有能力在关键时刻利用政策、经济等手段来化解危机的。”他说。

将投资进行到底2( 3月1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房展会上,参展观众向工作人员了解某楼盘情况 )

从投机开始

“资金安全意识、风险意识的强弱可以作为区分投资者与投机客的重要标准。”李明哲完成这一角色转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李明哲说,他进入投资领域其实很偶然,他2002年考上大学,学的专业方向是IT,“大一”下半学期开始他便与几个朋友一起在外面帮人干活,以后几个人又合作开始自己揽活,因为都是一些硬件、软件的相关业务,所以经常要买一些新技术、新产品的书来学习。一本外文的介绍美国公司证券自动化交易系统的书让他猛然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他觉得“有点意思,可以试试”。

令他有点着迷的是这套系统的智能互动性,系统仅仅提供了通道,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加入自己的算法。在有了一点读书心得后,他跃跃欲试开始了实践。2003年下半年,他用2000美元的底限在国外开了一个美股账户,他还记得当时操作的第一支股票就是Google。但兴致高涨的他并没有停留在美股交易上,那时候挣钱还不是他的首要目的,他想通过实践学习更多的东西,所以没过多久,他又花500美元开了个外汇账户,同时开通了国内的A股账户。A股账户上,他几千元随便打了个新股便中签了,股票一上市就给他带来了当时很不错的收益。“现在看,没有百万级别的资金打新股几乎是很难中的,那次就像中彩票一样。”

李明哲感觉这可能就是命运的安排,一次次小成功更激发了他的兴趣,三个市场几乎是每天24小时都有交易,他一有空就要到网上去盯一会儿,其他同学沉迷的各种游戏丝毫引不起他的兴致。

“几年做下来也没挣着钱,亏的时候多。”尽管如此,几年的资本市场历练还是从根本上影响了他的职业观念,他已经对这种纯粹金钱的搏杀有了几分痴迷。

临近毕业,李明哲颇为犹豫了一阵子,放弃专业进入金融投资领域的想法首先遭到了家人的坚决反对。父母都是踏踏实实的工薪族,道听途说的了解让他们把金融投资简单理解成了炒股,而他们身边都不乏因炒股而败家的鲜活例子。但最终,李明哲还是觉得不能违背了自己的兴趣,至少要给自己一次去试试的机会。

他应聘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期货公司做投资顾问,主要职责就是联系客户、联系资金,而工资结构就是底薪加佣金。这时候,大学期间跟朋友一起接活积累的那些关系就为他奠定了第一批客户基础,而几年间美股、外汇、A股市场学习的知识和自己的操作心得又为他服务客户提供了有力的能力保障。从东城到西城,从北边到南边,客户有疑问有需求,他都会积极上门沟通。客户介绍客户,很快,他每月的佣金水平好的时候就已经能拿到几万块。期货公司员工禁止做期货交易,但不禁止员工参与股票、基金、外汇等投资,更让他感觉兴奋的,是他可以在系统中看到客户的实盘操作记录,而很多客户也会拿着自己的股票操作细节与他探讨。“一些操作简直荒唐得触目惊心,看得多了,我也就不断地在反思自己的操作。”

2008年,证券公司快速扩张,新的营业部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期货公司的人员动荡也开始激烈起来,投资顾问们或者跳槽到证券公司做了高管,或者在有了一定客户积累后,单独出来做起了居间人,这样就可以与不同公司谈判,佣金水平可以从原来的20%提高到60%甚至更高。李明哲的一个要好的老同事当时一个月最好时候佣金已经能拿到三四十万元,他的离开也最终坚定了李明哲离开公司单干的决心。

但单干除了自由和更高的佣金外,李明哲似乎感觉自己的进步慢了下来。不到一年,也就是2009年底,他到了现在服务的这家投资顾问公司。当时这家公司正好在北京设点,期货公司的服务背景让他顺利通过了面试,并且得到了一个中层的管理职位。

这家公司业务比较广泛,一方面利用自有资金做各领域的投资,另一方面也吸纳资金共同投资或者做投资项目的中间人。还有一块不甚张扬的业务是,公司为股票期货投资者提供高息融资,融资比例可以由1∶1到1∶3,按融资比例不同月息从1.5%到2.1%不等。但这些账户都必须由公司统一开设,融资者把自有资金打入账户,公司也按照约定比例打入资金,无论账户盈亏,公司每月结息。为了保障不会爆仓,账户的操作完全在公司的监控下。这又为李明哲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逐渐地,他总结出这些账户的共同特点:短线为主,高频交易。

经过对以前期货账户和现在股票账户的长期跟踪,他发现,在这种高频交易模式下,长期下来,佣金往往就占去了本金的50%~100%,他把这种交易叫作“死胡同模式”,他得出的肯定结论是:“这样做100%挣不到钱。”

钱途设计

期货公司和投资公司的历练,终于让李明哲慢慢有了一点投资者的味道。对自己的资产安排也逐渐有了一些清晰认识。

“期货特别是股指期货大起大落,瞬息万变,操纵感太强,一般的小资金进去不确定性太大。而A股股票由于各项机制不完善,作假普遍,公布的东西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说选股更像撞大运,也是无稽之谈。我现在就是根据一些成熟的交易模型逢低就买一些ETF指数基金,长期拿着,静等股市红利。中国股市每过六七年就会发一次疯,平时的起起落落都不用多看。”

李明哲觉得自己这些年在股票、基金市场上的投资更注重安全和稳健,而盈利最好的还是他在2008年果断买入的房产。

他准备在2009年结婚,2008年房产回调,周围都在躁动,李明哲的家人也催促他赶紧买一套房子,他当时其实并没有这个意识,在父母和未婚妻带动下,新房、二手房的看了很多个项目,他唯一的感觉就是很累,最终,他们选定了一个二环边上的老房,离上班的地方比较近,小户型,70多平方米,每平米1.8万元多点,当时他首付了四成。

进过赌场就不会再玩期货,玩过期货就不会再玩股票,玩了股票就不会去碰基金,李明哲觉得这是人们赌性中的刺激递减法则。毕业直接进入期货公司的他,见惯了几十万元、几百万元资金的瞬间变化,听惯了几万元变上千万元的神话,其他投资品种于他已经没有了什么刺激,房子作为一种变现繁琐的不动产,一直没有引起过他的注意。但通过买房的经历和见闻,他忽然发现这里可能蕴藏着机会。于是他开始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调控和房价的关系,忽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政府越调房价越涨,同时他注意到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以至中央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这钱来得也太容易了,谁舍得放手”。由此,他断定房价至少还应该有一次上冲。他迅速出手拿下了北五环一个新项目,面积140多平方米,每平方米开盘起价也才1.8万多元。

按照以前的设想,李明哲是计划在2011~2012年这一时间段卖掉房产,然后跟夫人一起投资移民,他的算计是,将来要了孩子,仅在北京把他养到18岁,200万元可能都下不来,然后上大学、留学,这还是一笔至少100万元以上的开支,而国内的福利和养老体系又有诸多的不确定性,所以移民应该是最好的选择。然而,这两年他借着工作的便利,在各个目标国家做了些考察,他开始对自己的移民计划产生了动摇。“钱多钱少还不是关键,重要的是那里根本没有我想要的工作生活圈子,种族歧视、华人内部的地域歧视,看着都不舒服。”移民或者留在国内发展,李明哲还需要进一步的斟酌,但对正确投资的坚持依旧是他内心毫无动摇的信念。

(文中人物为化名)(文 / 庄山) 股票投资李明哲进行期货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