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坏消息(74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通过提早为HIV检测阳性患者提供治疗,到2025年时,全球至少可以有300万人免于死亡,350万人避免新感染。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前召开的国际艾滋病协会年会上公布的数字。截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病毒治疗开始标准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CD4细胞的数量少于350个,但新的标准将其提升为500个。此时,感染者的免疫系统仍相当健全,病情恶化的风险会因此降低50%到60%,将病毒传染给性伴侣的风险也会降低96%。事实上,此前的多项临床试验显示,按新的推荐标准提前治疗,在治疗3到6个月后,80%的HIV感染者血液内的病毒浓度已经可以达到无法检出的水平。
现代非洲象臼齿的牙冠是其祖先的三倍高,而牙釉质上的牙嵴也更多。通常认为,这些特征令其更适合啃食牧草。此前的研究者猜想,这或许是因为从距今1000万年前起,东非开始从林地变成相对较为干燥的草场,根据适者生存的理论,长有更强壮牙齿的非洲象生存下来,而不适应新食物的那些非洲象则逐渐灭绝。然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通过碳同位素法对非洲象牙齿化石进行的检验显示,许多非洲象在800万年前就开始以草为食,但却又等了300万年才开始发生牙齿形态上的改变。这意味着非洲象并非完全被动接受选择,其主动行为也决定了其进化路径。
为了合理安排葡萄园中的剪枝、浇水和除虫,种植者需要对葡萄的产量心中有数。然而,这常常是一件极其耗时耗力的工作,而且准确率也不高。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工程师日前研发出了一套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自动化葡萄计数系统。该系统的摄像机可以用每秒5张的速度拍下葡萄树的高分辨率照片,同时激光扫描仪为每一棵树构建影像。随后,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侦察到枝叶隐藏下的葡萄并完成清点。针对200棵葡萄树进行的初期试验结果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产量的误差可在9.8%之内。
肥胖通常与多种癌症风险的增加相关,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为人们理解这一关联性提供了参考。研究者发现,肥胖实验室小鼠肠道中含有更多梭菌,它们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出大量脱氧胆酸,当被吸收入血液并进入肝脏后,便会导致DNA损伤,促使细胞老化,从而增加肝癌风险。在该项研究中,胖瘦对小鼠的肝癌风险影响特别显著。在其他环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进食高脂肪食物的肥胖小鼠30周后全部患上肝癌,而作为对照的纤瘦小鼠仅有5%长出肿瘤,而且还是在肺部而非肝部。
经过麝香猫胃肠的发酵消化之后,猫屎咖啡会因此拥有奇妙的香气。在最新一期《生态学通讯》杂志上,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小组报告了另一桩自然界中的奇妙因缘:一种南美特有辣椒品种的种子在经过一种名为小嘴伊拉鹟的鸟类的肠道之后,发芽率可以提高4倍。生态学家很早就知道,鸟类可以帮助植物播散种子,避免生存竞争。但在这一特例中,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鸟屎——它能杀死一种常见的妨碍辣椒种子萌发的病菌,而且其臭味也可让爱吃种子的蚂蚁退避三尺。 环球要刊速览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