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触电

作者:李三

宝马触电0( BWM ActiveE电动汽车 )

宝马集团电动汽车项目副总裁韦伯博士(Dr.Julian Webe)、集团电动车项目经理威力米克博士(Dr.Roman Vilimek)、宝马中国电动车及BMW i发展总监昆特·奎斯特(Gunther Quest)等,几员电动车大将同时出现在交付现场回答记者的提问。为什么只租不售?为什么在选择车主时设置了车位勘察环节?可以肯定的是,BWM ActiveE项目承担了在探索电动车商业模式的特殊使命。

BMW ActiveE已陆续在全球开展面向机构和私人用户的长期使用项目,中国项目则选择北京和深圳这两个具有气候代表性的城市。

三联生活周刊:这次活动是否是BMW i上市前宝马在中国进行的最后一次测试?

威力米克:这确实是我们新的电动汽车上市前做的最后一轮项目。宝马集团电动汽车做了两大项目:一个是MINI E,一个是ActiveE。这并不代表我们会停止其他研究项目,在其他的电动汽车方面我们会做另一些测试,只是没有用户参与,比如内燃发动机测试。

三联生活周刊:ActiveE项目在中国大概有100辆车,其中35位是私人用户,而我们了解在美国测试700辆车,近600人是个人用户。宝马电动车按什么标准选定测试车主?

威力米克:我们会选取比较成熟的市场,比如电动汽车已经大量使用的市场做密集研究。在美国,电动汽车已经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另外,我们从MINI E测试中得到一个重要的经验,绝大多数用户体验是相同的,他们的共同点远超过不同点。因此,达到一定的用户数量后,再多的用户数量其实并不会产生更多的反馈,因此,我们在中国的测试样本相对来说会比较少一点。

奎斯特:ActiveE项目的执行时间比较接近BMW i3的上市时间,我们项目里一些车辆也有其他用途,基于这个原因,私人用户的数量比较受限制。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在选择车主的过程中,宝马设置了一个车位勘察环节?

奎斯特:其实对于车位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但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要求车主使用的是非露天车位。当然,北京车位的情况比较复杂,在调研过程中也遇到各种不一样的情况。电网公司有一些具体要求,比如需要配电的车位不能离配电室太远,毕竟有安装成本和复杂性的考虑。其他的条件主要是由安装供电设施电网公司的人员现场勘察,从实际操作方面考量,车位本身的确是一个限制条件。比如车主的车位在A座下,配电室在B座,因为距离太远,跨度太大,就很难安装充电设施。或者立体车库,转来转去的也不方便安装。物业非常关键,在没有比较强的政府支持下,在有的小区协调物业也有一定难度。

三联生活周刊:ActiveE每月租金4200元,定价的依据是什么?对市场预期如何?

奎斯特:ActiveE虽然是租赁模式,但我们已经收到了近千份申请,由此看出,市场的成熟度是比较高的。一些先锋用户,愿意通过电动汽车形式,表达他们对于环保的认识,对于绿色出行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车的市场预期会比较好。

每月4200元,含税,并包含所有的保险、充电设施、保养,原则上用户只需要支付电费。制定价格前首先进行调研,咨询了50位MINI E的用户车主,他们毕竟有真正长期的驾驶体验,而且收入状况相对比较好,我们从中了解他们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当然,我们也了解了一些非MINI E用户能接受的价格,尤其是租赁的模式。与宝马相同的品牌对比,最终定价还是非常低的,这一次的目的不在于价格本身,更多是商业模式探讨。

三联生活周刊:BMW i3和i8的哪些技术在ActiveE上已经应用了?在ActiveE测试过程中得到用户的反馈是否会在BMW i上做一些调整?

韦伯:BMW ActiveE和BMW i3的传动系统、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方面是相同的。但ActiveE使用的是分布式电池系统,在前盖下方、在底盘上有电池;而BMW i系列采用的是一整片单体式电池,在座位下。

关于电动车的测试,有很多并行项目在同时进行,我们会将收集到的用户意见及时反馈在这些车型上。比如软件方面,可以及时更新,及时地安装到BMW i系列最终的版本上,虽然时间有限,我们还是会尽力对它进行分析。

三联生活周刊:BMW ActiveE纯电动车的具体性能指标是怎样的?

韦伯:BMW ActiveE是以BMW 1系双门轿跑车为基础研发出的纯电力驱动车,拥有和BMW 1系双门轿跑车一样的舒适性,具有4个座椅、真皮内饰、200升的行李空间、自动空调设备和座椅加热等装备。它以32千瓦时高压锂离子电池储存能量,使用220伏/32安电源充满电量只需4~5个小时,而160公里的平均续航里程,最高车速为145公里/小时。

三联生活周刊:未来BMW i3体验将会有哪些新亮点?

威力米克:BMW i3最想强调的是驾驶乐趣。我们对它的定位是适合于超大城市日常出行的电动汽车,希望它能够结合一部分运动型车的特点,同时提升实用性。现在看到的很多小型宝马车算不上是一个运动型车,所以我们想在二者之间做一个综合,让它能够有运动型车的特点,同时也有小车驾驶的乐趣。与其他车型相比,因为在BMW i上采用了复合碳纤维材料,大大降低了i3的车身重量,提高了灵活性。另外,BMW i将拥有针对电动汽车开发的“互联驾驶”。

韦伯:我最想强调的一点是BMW i3在城市中的灵活性。汽车的灵活性和续航里程实际上是存在矛盾的,如果你要走很长的路,续航里程要很高,往往就要配备几百公斤的电池,在灵活方面就要做出让步。我们会从它灵便的角度考虑i3的设计重量,可以肯定地说,i3将比同级别车的重量小。

三联生活周刊:谁来负责ActiveE汽车的养护和维修?

韦伯:我们用5S经销商门店做销售、租赁、养护和维修。5S跟传统4S相比增加了一个S,是在可持续性方面,这些门店会使用可持续性设施,比如会使用太阳能,会对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等等,从门店的运作方面体现绿色概念,5S店跟BMW i3和i8系列整个产品概念是相符的,所以最后会优先通过他们销售。随着市场扩大,会有很多经销商入列。

奎斯特:BMW ActiveE本身是租赁车辆,虽然在北京、深圳这两个城市做,并不是所有宝马的授权经销商都可以进行维修,北京、深圳各有一家合作经销商做ActiveE售后项目支持,分别是北京星德宝和深圳昌宝,只有这两家经销商团队经过培训,具备专用的车辆诊断设备,未来BMW i会优先在5S经销渠道销售。

三联生活周刊:电动车在德国、美国等市场的推广过程中,都得到了政府补助。目前在中国,使用电动汽车方面有什么优惠?

昆特·奎斯特:我们了解的情况,进口的电动汽车是没有补贴的,并且各个城市或者示范城市只有进了补贴目录的国产电动汽车才有补贴,其他优惠的政策不是特别明朗,在目录内的应该还是比较清晰的。

三联生活周刊:在充电桩的设置方面,宝马是否跟相关的电力公司有合作?

奎斯特:我们的项目主要和电网公司合作,但目前,包括公用电、民用电以及充电的电价等一些具体问题还没有最终确认。现在以接入点电价为标准,接入的是民用电就是民用电价,如果用地下车库就是非照明的工业电。

到目前为止,仅有对国产电动汽车提供优惠补贴政策,这一点我们也理解。所有进口厂商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都享受不到优惠政策。我们做BMW i销售计划时也把这一点考虑在内。但我们相信BMW i3和i8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对它的未来我们有信心。

三联生活周刊:几个月前,华晨宝马决定推出合资电动车“之诺”,合资品牌的定位跟BMW i品牌有哪些差异?

韦伯:之诺是今年4月华晨宝马推出的新品牌,BMW i是宝马集团在全球市场上推出的纯电动汽车品牌,从品牌定位上讲,一个在全球市场,一个是源于中国的合资品牌。

三联生活周刊:你如何评价高档电动汽车目前阶段取得的成绩及其发展趋势?

韦伯:我们认为,电动出行以及电动汽车相关的产品,提供的不仅仅是零排放的优势,还可以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体验,更多的豪华感,它的驾驶乐趣也是其他机动车无法比拟的。我们相信电动汽车市场有很大的空间,人们买电动汽车不仅是为了买零排放,更是买无缝驾驶体验和操控,电费价格较低也可能是购买它的驱动力之一。总体来说,宝马集团认为在电动汽车高端路线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目标是那些愿意购买这些驾驶体验的人。

三联生活周刊:电池行业经历了很大动荡,相关企业都在调整电动车战略,这是否会给宝马电动车战略带来影响?

韦伯:宝马公司对电动汽车的期待很高,对于电动出行的期待也非常高。电动汽车并不是简简单单在普通车上装一个电机,电动汽车概念包括充电、驾驶体验等等,以MINI E和ActiveE为例,宝马集团希望通过这两个项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电动车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从而更好地推广电动出行概念。

与其他品牌相比,宝马在电动汽车策略方面用的时间更长一些,因为我们不是简单地对现有车型做一个变种,而是真正架构一个自己的电动品牌。从MINI E到ActiveE到BMW i,这是宝马一个既定战略,是一个必要的经验积累,也许这会导致我们推出最终产品稍慢一些,但最终的产品一定是可靠的。宝马的电动汽车依然是一辆宝马车,拥有宝马应有的所有特质。(文 / 李三) 宝马i3mini触电德国汽车自充电电动车宝马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宝马公司三联生活周刊劳斯莱斯